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女山!

禁区!!

不能上!!!

山崩苏如画是见过的,山上很有可能土层全部滑走。正是因为那样,村长爷爷才说山崩不是大事,和自家院墙倒了一样,修修补补就好了。

可是那得修呀,西陵人连山都不上,那可怎么修?不把裸露在外的石头覆上土层,怎么能长出草和树?

还是这个“不能上”,也难怪他们发现不了天昆山有水,再说不上去怎么引下水来?

苏如画不死心的又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上山的?”

徐舌人摇头,“在下在这边跑商路有十六年了,没听说过。”

苏如画微笑点头,表示谢意,“麻烦徐舌人了。”

徐舌人一看没事了,行了个退礼,“徐某告退。现下里商路不通,在下以舌人谋生,有事只管来找徐某。”

徐舌人前脚一走,苏如画抱拳,对丛中郎将道:“末将想出关一趟。”

丛昱神情温和的多了,好像只是一个关心晚辈的长者,“为什么?只为找水吗?”

苏如画郑重点头,“找到水才能平息此次战事,趁他们现在退出二十里,看不到开关门,请中郎将让末将出去试试。”

丛昱宽厚一笑,“倒是不用开关门也行,有一条斥候走的秘径。”说着眯了眯眼,“这可是军事机密,除我陵域关斥候,可没让别人走过。”

苏如画没想到这种机密,从将军会告诉自己,一时有点受宠若惊,“这……”

从昱大手一挥,“没事,本将军不会看错人,信你!”

苏如画忙行大礼,“谢将军,末将定不负期望。”

“好说,定下几时走,好给你派人带路。”

苏如画连犹豫都没有,“末将带上人,今晚就走。”

陵域关是南边依仗天昆山,北边依仗河下山,在中间依山修筑的关隘。

河下山那边是镜面崖,是攀无可攀立直崖壁,只能听到崖下阴风阵阵,却没人知道崖下是何种模样。

而南侧天昆山侧是高耸入云,山上高处那是四季如冬,所以才会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斥候走的秘径便是在天昆山上。

窦家军这边,苏如画之下就是云天,她嘱咐云天有事多问邹主簿,又带着亲卫出发了。

一个步伐轻盈的斥候来接他们的时候,苏如画注意到斥候兄抬眼看了几次霍十三。

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苏如画猜是有事,问斥候兄:“怎么了?有事但讲无妨。”

“也好告诉将军知道,这位兄弟不太适合此行。”斥候兄低声在苏如画眼前禀报。

苏如画是个听人劝的,心里猜到个大概,指指于二驴,“那这位哪?”

斥候用眼睛在于二驴周身打量了两圈,点点头,“这位应该是可以。”

苏如画看霍六,霍六秒懂,“十三,给你个任务:哥回来之前,你在这保护好邹主簿和云天,每天最少去看两趟,听着没?”

霍十三一口应下,“好,交给十三,六哥放心。”说着就轰轰轰的跑走了,看着是去找云天了。

苏如画于是趁着夜色,带了霍六、吴老三、于二驴、江北、马材、钱六,跟着斥候兄进到天昆山。

就在一行人从营地往天昆山走,今晚巡夜的一个将军,隐隐约看到了什么。

他让身后的兵卒继续巡逻,他却远远的跟了几人行了一段路,直跟着走出营区,走进天昆山,他才停下脚步,返回营地。

“这些人是去干什么?”他心里生出了问号,决定以全要注意一下这边的动静。

而全无察觉的苏如画走在天昆山上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四渊的斥候能发现秘径,走过去,而西陵人却始终没有发现路能走过来?

那秘径有多密只是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西陵人跟本不上天昆山。

到了天昆山,在完全没有路的野林子里走了有半个时辰。

钱六问了句,“怎么连条路都没有?”

苏如画以为不会有人答这问题,斥候兄却回答了,“这是一条秘径,不能让人发现,我们斥候都不会一直踩一条线走。”

钱六竖竖大拇指,这样都不丢,果然是斥候!

再往上走发现也确实算的上秘径。

走了不到一个时辰,斥候兄把几人带到一处山洞,洞内还有守卫。

斥候兄拿了一摞手指大小的牌子给守卫看了,几个才进到洞里。

斥候兄把牌子递给几人,说:“这个小牌子,一人一个,回来还要查。”

穿过山洞时,苏如画才明白斥候兄为什么说霍十三不适合了。

有段洞口极小,几人是爬过去的,十三那体格,真是能卡在那里过不去。

从山洞的另一端出口出来,斥候兄说:“到了,现在是西陵境内了。”

苏如画看着眼前还是山,疑惑的问:“这全是山,西陵大军在哪?”

斥候兄一下笑了,“将军,这要是洞口一出来就看到西陵大军,那我们不早让人发现了?”

苏如画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莽撞了!

斥候兄继续说:“咱们刚穿那个山洞是在往西南走,现在再折回去西北走才能看到,绕过前面两个山就能看到西陵大军的动向了。”

苏如画也不想看西陵大军,从这里应该往山上走,于是问:“这位兄弟,你是还要刺探军情吧?带个人过去看看,我们要往别处走。”

斥候兄点头应是。

苏如画招手叫过江北,“江北,跟这位兄弟去探个路,回头来找我们。”

几人单独出来时,都是江北和吴老三当斥候,江北去探路,吴老三就跟着大家以便给江北留下暗号。

江北抱拳,“得令。”跟着斥候兄走了。

苏如画领一众人,往山坳里走。山坳里是最容易有溪水的地方。

没想到天昆山西陵这边向阳,山坳里只看到有过小溪的痕迹,现在却没有一滴水。

看着山坳里一个细带的鹅卵石,这就应该是曾经小溪流过的地方。

苏如画决定:“走,咱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