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1691章 投资三兴的设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选定需要引进的车型后,三兴公司也就向公众高调公布了自己的三兴汽车。当时的三兴,已经是寒国数一数二的大财阀。和寒国的其他财团的关系,因为彼此的赛道不同,平时的相处也算是相安无事。

可这一次,三兴这样强势的带着资本和技术,大摇大摆的进入新的行业,自然遭到了寒国绝大多数车企的反对。给出的理由也有点无语:三兴这么大的体量,是绝对不可以进入到汽车行业的,否则会破坏寒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大家强调的竞争力,说白了就是造廉价车,用低质量换来的高利润。雄心勃勃的李健西,自然对这些指责是不以为意的。本身,他就是狂热的汽车爱好者。再加上他投资汽车领域,也有向时任总统金泳三示好的意思。

不出所料,三兴汽车的制造工厂,也就放在了金泳三总统的家乡釜山。1997年,随着寒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寒国制造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为了能收回银行给各个财阀的巨额贷款,也为了能减少财阀之间的过度竞争,寒国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产业交换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将三兴汽车部门交给大宇集团,同时大宇将半导体部门交给三兴。

这样的政策,本身就存在各种的诟病。虽然能暂时的消除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内耗,让企业能集中资本去发展某一行业。但其实也变相的助长了,财阀对某个行业的控制力。

一心发展汽车行业李健西,显然是不准备接受寒国政府的提议。甚至反客为主的试图收购已经破产的起亚集团,来维持三兴未来的汽车业务的体量。但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收购计划失败,起亚最终被现代集团收购。

前世,1998年的3月,三兴公司生产的Sm5汽车开始正式下线。这辆车的性能可以说还是很优秀的,只不过这个时间点出现有点生不逢时。

金融危机下的寒国,民众的购买力也是直线下降的。很多民众连生存都成问题,就更不要谈买车辆。这种经济环境下,Sm5的销量只能用惨淡经营来形容了。

一年多的时间,Sm5只卖出了不到五万辆车。这种糟糕的业绩,不可避免的让三兴汽车陷入到经营困难的境地。面对高达7万亿寒元的亏损,哪怕是强如三兴公司也有点吃不消了。

于是在公司股东的集体反对下,强势的李健西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他私人掏出一大笔钱,作为自己决策导致亏损的补偿。同时,也终于同意出售三兴旗下的汽车产业。

而最终的接盘侠,则是刚完成日产收购案的雷诺集团。结果,命运却跟李健西开了一个大玩笑。2000年三兴旗下的汽车产业刚出售给雷诺,销量就开始现扶摇直上。

连续数年达到年销十万的优秀成绩,力压现代Y3和索纳塔EF,成为寒国中型轿车中的新霸主。哪怕是20年后的寒国街头,Sm5车型依旧有一定的保有量。

李福真说起的三兴股票,是李舜最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最头疼的东西。三兴的旗下拥有三兴电子、三兴物产、等80多家企业。

其中三兴电子是三兴集团最大的子公司,占了整个三兴集团利润的90%。后世李健西家族只持有2%的三兴电子股份,却牢牢的掌控住整个三兴集团,得益于李氏家族控制住了三兴物产。

三兴集团的子公司之间往往都是互相出资,形成超级复杂的网状结构。在这样的股权架构下,三兴的子公司互相勾结,通过内部交易互相支撑,大大削弱了三兴企业的透明度。

而三兴物产通过交叉持股,牢牢的控制住所有的三兴子公司,这里面就包括最赚钱的三兴电子。三兴物业股份的体量太大,再加上李家一直重视对整个三兴集团的控制权,因此想拿到三兴物业的股份难度很大。

李舜想投资三兴,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掌控整个三兴集团。因此根本没必要斥巨资,去做收购三兴物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退而求其次的入股三兴电子,才是投资的最佳选择。而三兴电子的股票,又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相对于普通股,优先股则只享受分红权。

后世,三兴电子的股份可以说是非常抢手的。同样想获得的话,限制也很多。李舜记得后世,贝莱德为了能拿到三兴电子5%的股份,可是书面承诺不参与公司任何的经营管理。

而现在的三兴电子还没有真正起飞,想要获得三兴电子股份的难度也就小了很多。其实收购股权的最佳的机会,应该就在2000年。随着三兴汽车的巨额亏损,三兴电子的股价受此影响开始大跌。

到那时,也是他入股三兴电子的最佳时间点。只不过李舜最想拿到的,还是拥有投票权的三兴电子的普通股。同样都是出钱买股票,购买普通股获得的隐形福利,可比购买优先股要多的多。

不过李舜也知道,想要获得大量的三兴电子的股份,光靠在二级市场上收购是不可能获得的。和大户机构之间的私下交易,才是获得大量股份的唯一途径。

而李家又对普通股看的很紧,很多时候没有他们家的点头,转让是没法成交的。因此得到李健西的首肯,才是自己获得三兴电子普通股的关键。

作为一名外国人,想要获得普通股的难度很大。如果由李福真出面的话,收购也就变的轻松了很多。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李福真代持那些股份,相信这样李健西也就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把心中的这个想法和李福真一说,她的内心也有所意动。如果李舜的股票能由她代持的话,相信到时她在三兴的话语权,也会有进一步的扩大。

只是李福真心里也有点纳闷。李舜只是让她先跟那些大户保持一定的接触,但却没有明确表示要立即收购那些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