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日月战旗 > 第233章 多尔衮的算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上!城内尚未稳定,此时还有不少清军在顽抗,您现在还不能进去!”卢象升有些着急的拦在崇祯面前。

现如今,咱们这位文武全才的儒将可是憋屈的不得了,自从当上了这个大明首辅兼兵部尚书,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

虽说现在要统筹全盘的大军调度以及后勤补给,相比于以前更加重要,权利也更大。但是作为一名能使70斤大刀的猛人,他体内的洪荒之力早就快将他憋出内伤了。

之前看着骁骑营的小伙子们大战两白旗骑兵的时候,卢大人就恨不得亲自抄刀子上去。说实话,卢象升手中那把沉重的大刀,再加上他那过人的刀法,战场上的杀伤力比之冯六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即便是这样,眼前这位万岁爷却是越来越不让人省心了。一看修罗营冲进了沈阳城,立刻就嚷嚷着要带领勇毅营一起进去。卢象升心说,要不是为了护卫您老人家,本官早就带着天雄军冲上去了。

“我们有30万大军,还不能护朕周全不成?卢爱卿,你未免也有点太过于小心了吧?不行,今天朕说什么也要入城,这么多年了,朕也想要在今天会会这个皇太极,问问这厮当年打到北京城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今天。”崇祯明显已经有些不高兴了。毕竟现在的崇祯皇帝也才只有31岁,正是一个男人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年龄,面对着前方的血与火,面对着帝国王师在他眼前攻陷了敌国的都城,朱由检很难按下他那颗躁动的心。

“卢大人,不如就让你的天雄军与陛下的勇毅营加强防备,再派人到前方通知修罗候做好准备,让圣驾进城吧。毕竟这么多年,咱大明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这一次,您也得让万岁爷高兴高兴不是?”王承恩这个时候出来打圆场说道。

“唉…王公公,不是在下不通情理,谁还不知道如今攻陷沈阳万岁爷高兴,可是…之前的一切您也看见了,建奴差一点就直接攻击圣驾了。万一皇上的大旗不稳,那么很可能几十万大军瞬间崩溃啊!”

王承恩点了点头,他也不是糊涂人,人家卢大人说的有道理,而且他也知道卢象升的为人。毕竟这一战不仅仅是一座沈阳城的得失,更是明清两大帝国的终极对决。这一战,大明输不起,大清更输不起,现在就看双方谁先犯错误了。

但是,皇太极驾崩的消息此时还没有传出来,就连底层的清军都不知道,就更别提明军了。

“报!陛下,修罗候求见!”

“哦?燕震来啦?哈哈哈哈…好,正好朕问问他,城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朕到底能不能进城。”

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燕震已经卸下了一身的银色甲胄,策马来到崇祯面前,下马行礼道:“陛下!臣燕震,率修罗卫前来护驾,恭迎陛下进入沈阳城。”

“哦…哦哦,好!好啊!哈哈哈哈…朕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朕失望,哈哈哈…来人!备马!”

其实,此时城中的战斗还在继续,但是明军已经控制了沈阳城以南的区域。清军被向着城南挤压,而且明军是四面围城,唯独留出一个南门。

但是留出的南门真的就安全吗?傻子才信!反正皇太极是不信,但是现在皇太极已经骑着仙鹤往西边儿飞了,剩下的大清国遗老遗少们可考虑不了这么多。

眼看着明军步步紧逼,如今只有大清国的正牌满八旗和部分铁杆汉八旗还在战斗,蒙八旗早就开始渐渐的往后退了。善于审时度势的蒙古人可不愿意给女真人陪葬,当初女真八旗强势的时候实在打不过,那是没办法。如今明军都打到了盛京,早就有部落首领私下里联系明军,探一探明军的态度,看看如果投降能有什么好处。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燕震才有把握请崇祯皇帝入城,而且还是亲自带领修罗卫护卫着。

不仅如此,燕震还拦住了兴冲冲正要备马进城的崇祯,说道:“陛下先别急,您换上这个!”

说着将一套修罗卫的银色板甲双手递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来一看,心领神会,很高兴的换上了板甲,也戴上了和修罗卫们一样的金属面罩。这下,就算是崇祯出现在战场上,也没有人知道这位就是大明朝当今的皇帝了。

盛京城的的皇宫内,豪格大喊着要率领八旗铁骑死战到底,誓要将燕震碎尸万段,为大清国战死的将士们报仇。济尔哈朗和岳托在一旁劝慰着豪格不要太伤心,多尔衮则是站在一旁沉默不语,静静的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突然,多尔衮向前跨出一步,跪在地上,对着豪格行了一个大礼。

“肃亲王,如今皇上殡天,大清国内忧外患,眼下乱局唯有敏能力挽狂澜,臣多尔衮望肃亲王早登大位,主持大局!”

多尔衮的话说完,整个屋子里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多年以来,豪格继承皇位的最大障碍正是多尔衮。

多尔衮与豪格的矛盾由来已久,当初努尔哈赤去世时,就有传言多尔衮可以成为下一代大汗。但是结果大相径庭,最后皇太极登上帝位,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被迫殉葬。多尔衮与皇太极的裂痕就产生了。

豪格背靠两黄旗,又是皇太极长子,身份尊贵;多尔衮三兄弟(多尔衮、阿济格、多铎)手握两白旗,朝中势力遍布。

但是现在,皇太极驾崩,明军三十万大军已经攻破了大清国都。清军损失惨重,能战之兵不足二十万。

多尔衮这边,多铎战死,两白旗基本被打光。虽然在朝中还有不少支持他的势力,但是如今他手里没兵,这些人的忠诚度究竟如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但多尔衮毕竟是一代枭雄,在对形势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后,他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那就是暗地里投靠西班牙人,做他们在大清国内部的代理人,同时也充当他们在华夏大地攫取利益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