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2875章 王治与他的文武群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75章 王治与他的文武群臣

在这个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里,王治正端坐在那张由整块紫檀木雕琢、镶嵌着九条金龙的龙椅之上。

龙椅宽大厚重,扶手处被历代先帝的手掌磨得温润如玉,椅背高耸,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王治的身姿挺拔如松,虽只是静坐,却自然流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身上那件明黄色的龙袍,以金线绣出繁复的云海蛟龙纹样,在宫殿内无数烛火的映照下,流光溢彩,仿佛有真龙在其中游弋。

他的面容俊朗,线条刚毅,下颌微收,一双眼睛尤其引人注目——那目光犹如深不见底的寒潭,深邃而锐利,平静的表面下似乎蕴藏着能穿透重重迷雾、洞察王朝内外每一处细微变化的智慧光芒。

登基十载,王治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掌大权、略显青涩的新君。

十年的励精图治,十年的风雨历练,已将他打磨成一位沉稳、果决、深谙治国之道的帝王。

他深知,一个庞大王朝的稳固与持续发展,其复杂与艰难程度,远胜过建造一座世间最宏伟的大厦。

这座名为“天下”的巨厦,需要最坚实的地基,那便是朝堂上文臣们依据圣贤之道、结合时局变化,所精心谋划出的治国蓝图与长远策略。

同时,也需要最坚韧的梁柱来支撑,那便是疆场上武将们凭借赫赫武功、无畏勇气,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用热血和忠诚铸就的钢铁屏障。

文治与武功,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近日,边境虽暂无大战事,但西方戎狄部落时有骚扰,东南海疆亦传闻有海盗出没,加之国内虽总体富庶,但各地发展不均,漕运、吏治等方面亦有可改进之处。

王治深感,有必要将这群支撑起王朝的栋梁之才齐聚一堂,既可彰皇家恩典,融洽君臣之情,更可借此机会,让这些顶尖的头脑在宽松的氛围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为王朝的未来谋篇布局,未雨绸缪。

经过深思熟虑,王治决定举办一场盛大非凡的宫廷宴会,宴请所有三品以上的文武重臣。

他向来注重效率,不喜浮华,但此次宴会,他特意下旨,要求务必将“恩”与“威”、“乐”与“思”完美结合。

旨意一下,整个宫廷乃至相关的衙门都迅速行动起来。负责宫廷事务的内务府总管太监亲自督阵,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治特意召见了御膳房的总管太监,吩咐道:“此次宴席,不必过分追求食材的珍奇罕见,而要重在烹制的精良、口味的调和与意境的营造。

要让众卿家既能品尝到美味,又能感受到宫廷的品味与气度。每一道菜,都需是色、香、味、形、器俱佳的绝世佳肴。”

御厨们领命,绞尽脑汁,翻阅古籍菜谱,研究新式烹饪手法。

来自天南海北的顶级食材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宫中:北地的熊掌、鹿茸,南国的鲍鱼、鱼翅,东海的黄鱼、海参,西域的羔羊、驼峰,以及各地进贡的时鲜蔬果、陈年佳酿。

厨房里日夜灯火通明,切菜声、翻炒声、吊汤的咕嘟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复杂香气。

同时,王治也吩咐了宫廷乐师令,要求排练一套既能彰显皇家气象,又能烘托宴会欢愉氛围的乐曲。“乐者,天地之和也。”

王治对礼乐教化颇为重视,“乐曲既要庄重典雅,体现盛世风华,也要有轻松愉悦的篇章,让众卿能够放松心神。”

乐师令召集了最好的乐工和歌者,精心挑选和改编曲目,从祭祀天地祖先的《韶乐》中汲取庄重元素,又从民间采风得来的欢快曲调中融入生机,日夜不停地排练。

宴会的地点设在皇宫中最大的宫殿——太极殿。早在数日前,宫女太监们就开始精心布置。

殿内巨大的盘龙金柱被擦拭得锃亮,悬挂起无数盏精美的宫灯,有琉璃的,有绢纱的,上面绘着花鸟鱼虫、神话故事。

崭新的猩红色地毯从殿门一直铺到御阶之下,踩上去柔软而无声。

一张张紫檀木雕花桌案按品级次序排列整齐,每张桌案上都铺着明黄色的绸缎桌布,摆放着官窑烧制的青花瓷餐具和银光闪闪的象牙筷、银匙,以及晶莹剔透的玉酒杯,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宴会当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阳光明媚。

金色的阳光洒在琉璃瓦顶上,折射出万道霞光,使整座皇宫宛如一座神话中的琼楼玉宇,巍峨壮丽,守护着这片繁荣的土地。

宫殿墙壁特有的朱红色与金黄色交相辉映,墙上镶嵌的各色宝石和珍珠(虽是装饰,亦显奢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高耸的重檐屋顶,如同大鹏展翅,欲上九天。

巳时刚过(约上午10点),受邀的群臣便开始陆续抵达宫门。

他们身着按品级定制的朝服,文官禽纹,武官兽纹,色彩分明,绣工精细无比。

每位大臣都神情肃穆,在礼官的引导下,经过严格的检查,缓缓步入宫门,穿过广阔的广场,走向太极殿。

彼此熟识的同僚相遇,也只是微微颔首,低声寒暄几句,气氛庄重而有序。

接近午时,群臣已在殿内按照文武分列、官阶高低各就各位。

文臣们多身着紫色、红色、蓝色的锦袍,袍服上绣着仙鹤、锦鸡、孔雀等象征文采品德的禽鸟,头戴展脚幞头或进贤冠,气质多儒雅沉稳,举止从容。

他们三五成群,低声交谈,内容或是诗词歌赋,或是经史子集,或是时政要闻,声音温和,语速平缓,显得风度翩翩。

武将们则大多身材魁梧,气宇轩昂。

他们身着戎装或象征武力的礼服,铠甲虽未全副 披挂,但护心镜、肩兽等部件依旧闪闪发光,腰佩仪剑(殿内已解除实战兵器),更显英武。

他们的交谈声音洪亮,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谈论的多是兵法武艺、边疆轶事,举手投足间带着战场上的杀伐果断之气。

整个大殿内,衣香鬓影,冠盖云集,虽然人数众多,却秩序井然,只有低沉的嗡嗡声回荡在高大的殿宇梁柱之间,混合着淡淡的檀香和酒香菜香,营造出一种既隆重又期待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