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面历法1669年1月28日,距离乾沧共和国正式统一已经过去了半年,亚细亚迎来了它久违的和平。
期间,“太行”、“王屋”二舰交接入列,“吕梁”、“珠峰”两舰的改造改建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她们将会与舰体设计相似的“天柱”在同一个分舰队编组使用。
二舰的防空火力和火控设备在乾沧海军看来非常原始,但那杆460毫米主炮倒是给军械局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立刻被定为下一代战列舰的主炮,在这个半年便完成了试制工作。
而随着高加索帝国侵占的领土悉数退还,原乾沧国总统孙南中也和高达一亿两白银的首批赔偿款与物资一同被从高加索帝国引渡归国。
但在交接返程之后,乾沧方面才发现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前帝国亲王、乾沧国总统,居然已经精神崩溃,出现了明显的人格分裂症状,健康状况也急转直下,在接受审判之前就呕血而死,好在其余伪政权的所谓内阁成员都接受了应当接受的惩罚,对原乾沧国的清算基本达成原定目标。
由于战火并未在北沧核心区的群岛燃烧,大部分区域是和平移交,给战后重建工作省下了大量时间与经费,接受乾沧国原领地的进程非常顺利,接受完成之后,原乾沧国、第二帝国、共和国境内的群岛全部转设为群岛市,由海区行省管辖。
这样,在共和国东部、南部完成工业化的前提下,乾沧境内的基建也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以飞快的速度推进。
利用落后战舰的锅炉和拆解的钢铁等物资,再利用北沧的丰饶资源,沧西海区和核心区的电厂、工厂飞快地拔地而起,经济开始良性循环,信用货币的可行性也进入论证阶段。
几乎占据了整个东南亚细亚的乾沧共和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苏醒的巨人,国力之强盛前所未有,以詹眷诚为首的交通部工程师们正在策划一个宏大的计划————先从资源丰富的北沧开始,将群岛市内相邻的群岛通过桥梁进行连接,而后尝试在较近的群岛市之间建设跨海的铁路桥、方便将物资转运至大型港口,乃至最终建成覆盖全境的铁路网......
一旦完成这个目标,那么此前因为地质运动而导致的出行困难问题就可以大大缓解,货物运输速度也会大大提高,只不过,这个计划实在是太过于宏伟、太不可思议,工程量也是个天文数字。
后面的设想基本只停留在技术论证阶段,尽管这个位面内海的水深、风浪不能够与那几片大洋相比,但也不敢想象去建设如此之长的跨海大桥......
即使是工程师们的规划,即使考虑到今后的技术进步,整个计划的工期或许也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耗费几代人的努力!不过,从目前来看,依托现有的运输船队,海运已经可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所以,楚清的批复是先完成第一阶段、修建沟通群岛市内部的桥梁,至于后面的......还是先等等吧。
现在,楚清和共和国高层们有一个更高优先级的计划要先实施————解放储存于微观粒子之中的创世伟力!
“今后,无数台这样的机器将会在地下串联数千级,机器内的薄膜将会将仅有微小分子量差异的气体分离出来,串联的数量越多,原料的富集程度也就越高.......”
北沧海区,长白山地下,“21号后勤仓库”厚重的铅门内,负责某个绝密项目的技术人员叶鸿眷、李润章盯着一台圆筒状的机器,为楚清讲解着他其实在原本位面就早已经听过的知识————事实上,这个基地里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楚清秘密提供的。
对此毫不知情的两名年轻技术人员心情无比澎湃,一方面是见到了缔造了共和国的元首,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自豪。
他们师从铁血国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放射化学部负责人奥托·哈恩教授,是共和国物理学最杰出的学子,但也有许多知识是他们来到这个基地之后才接触到并根据资料实践验证的。
这个项目没有任何铁血国专家参与,全由共和国自己的技术人员主导,计划一旦开始,核心人员只进不出!方圆百里被列入管控区,基地负责人甚至能够直接向楚清汇报。
包括他们在内、所有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一开始都不理解,但在亲自于仪器下见证了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之后,所有人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项国运级的任务!
是的,原子能技术,原蓝星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锋利的双刃剑,一面是无污染物排放的清洁能源,一面是能够毁灭人类的潘多拉魔盒!
这种能够直接改变时代进程的技术,成品在时空商城里的售价是天价,即使楚清现在的时空点余额足够买它5条大和加上8艘埃塞克斯,也支付不起原子武器成品的费用。
而即使是相关的技术资料,价格也抵得上四条大和级了......
别瞧不起这些技术资料,寻常人最多能够喊出核裂变原料的名称,再精进一些的可以说出不同技术路线,更能钻研的还能比对出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优劣.....
可要问多少度下最适宜、扩散薄膜的孔径尺寸是多少、材质是什么?该如何合成制造?多少台机器才能够提取到足够的纯度,那就是真正的从业者们在实践中才能摸索出的答案。
而楚清斥巨资购买的技术资料就是省去了这些摸索的过程、避免探索的弯路和偶然误差,只要保证投入,一定会有产出,这已经是莫大的助力了。
以现有技术,共和国还制造不出6万转以上的高转速离心机,所以,技术路线还是回归了最原始的气体扩散法。
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化学手段制备剧毒的六氯化碳气体后,再加压让气体通过机器内的多层多孔薄膜,则含铀-235的较轻的气体分子会比含铀-238的较重的气体分子更能迅速地通过薄膜,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就能够让较轻的U235富集起来、提升浓度。
今后,无数台类似的机器叠加构建成一个扩散厂,而扩散厂由于需要不断重复分离气体,能耗十分巨大,光是满足这个扩散厂的能源需求,就必须专门为它建造数个发电厂。
而这还只是后续的资金投入,时间成本现在都不能够确定,现在,为了研制出扩散用的设备和制备原料气体,刨除时空点数收益,所耗费的资金都能够再造一条“剑阁”了!
这值得吗?
来自后世蓝星的楚清深知其中利害......它值得!一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