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舰长,敌舰队正从右舷前方接近,已进入目视范围!五个大型舰影!航速25节!”

“我知道了,维持当前航速、航向不变!”

“剑阁”号的航海舰桥上,舰长缓缓放下望远镜,还在头顶战斗着的战机已经越来越少,舰队上空的空战即将分出胜负,只要高加索战机没能让他的战舰受到足以影响航速的损伤,水面战斗的主动权就还在共和国海军手里。

海面射向天空的火网中分布着诸多灰色烟团,远处升腾的黑烟亦格外显眼,谁都知道那艘霍金斯级的甲板上正在燃着大火,看上去的确凄惨万分,但水线附近并没有损伤,储备浮力充足,只要损管做的好,并不至于有沉没之虞,回港翻修就又是一条好汉。

不过这也就是第一波高加索机队所造成的最大毁伤了,外围的屏卫舰艇忠实地履行了职责,从他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真正因为袭击而战损的也就只有那艘霍金斯和外围的一艘驱逐舰。

霍金斯级的原始设计并没有这么大量的防空火力,全依赖于后期加装的40毫米与20炮,也并没有对空的统一火控,反应不及时也是情有可原。

位于内圈的航母与两艘战列舰完好无损,甚至主力舰上的40炮与厄利空高炮都没有开火机会————这是因为共和国海军防空炮的火力分配也遵从分层原则,4000米之外,由120高平两用炮负责驱散,而敌机一旦进入3000米这个由40毫米博福斯炮负责的防御圈,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外圈驱散的大口径高平炮都不会再将该机作为打击目标,后续敌机进入1500米范围后中口径与小口径高炮之间的交接也是如此。

高加索人的双引擎鱼雷机编队也开始与防空火力接战,由于一艘霍金斯暂时退出战斗,所以第二波次攻击机队都选择沿那条先前友军以生命铺开的道路进行突破,但当他们突破了外围防空、直面舰队中央的两艘高速战列舰时,挑战才真正开始了......

“敌鱼雷机群,9点钟方向左舷接近!”

“左舷120炮组,拦阻射击!”

不需要等待战情中心的命令,舰长便能自行决定对空作战的命令。

“二号引信!二号引信!”

双联长管120炮在电动回旋装置的指引下,遵照对空指挥仪下发的诸元进行方位与俯仰角的调整,剑阁级的设计让它单舷至多可以集中五座双联炮塔、共10门120毫米高平两用炮,这些火炮对海射程大约米,肯定是比不上那些6寸炮,但胜在射速,即使是大仰角对空射击,这些120炮也能够打出15发每分钟的实战射速。

至于二号引信,这是一种少量实验性配发的引信,关于此种引信的具体信息,炮组成员们尚不清楚,只知道它不需要像此前的定时或定高引信那样在射击前进行装订,接近敌机后会自行引爆,不过这个效果在抗击金属蒙皮的飞机时才能发挥出来,具体原理尚属机密。

突破外围防空网让这第二波机队承受了巨大损失,老式的m5\/m9水上飞机终于全部折损殆尽,只余最后的7架携带航空鱼雷的tb1,在靠近到5000米距离时,等候已久的120炮群终于打出一轮齐射。

“剑阁”的舰长只是感觉自己的座舰轻轻一颤、舷侧喷出大团硝烟,而在tb1驾驶员的眼里,看见的就是火光一闪,身边的友机毫无征兆地凌空爆炸,虽然视觉效果上并不如此前海面上“升起一堵烟墙”那样壮观,但这种无处循迹的攻击在恐惧感上是更加胜出的。

一轮齐射,便击坠了2架鱼雷机,而它们即便散开了攻击队形、也在四秒之后的第二轮炮击中再次被击落一架,而第三轮炮击来临时,竟然有一架tb1的驾驶员被吓得提前投放鱼雷掉头脱离。

这便是无线电近炸引信,引信内塞入了多个小型真空管向外发射高频率的无线电波,而接收天线则是弹体本身,由于多普勒效应,接收到的电波频率会高于发射频率,而这个频率差会逐渐产生电压脉冲,当脉冲强度超过设计阈值、也就是弹头与目标接近到一定距离后,引信便立刻引爆炮弹————对于5英寸左右口径的火炮而言,近炸距离一般设置为10米。

或许是tb1的巨大的体型增大了被弹面积,原本用于驱散的大口径高炮效果极好,最后只剩三架可怜的tb1闯进了由中小口径高炮打造的防空圈,“剑阁”级上插满的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与见缝插针式安装的厄利空高炮所织就的火力密度可不是“霍金斯”们可以相比的,乒乒乓乓的嘶鸣声中

高加索海军航空队最后的悲壮冲锋终于结束了,28架战斗机!20架单引擎鱼雷机,16架双引擎全金属鱼雷机与20架老式水上飞机组成的编队在舰载机与远中近三层防空炮面前撞的头破血流、最终全军覆没,给共和国舰队造成的损失只不过是一艘重巡起火、4架战机的损失,整支舰队依然保有几乎完整的对海作战能力。

“报告!鱼雷已通过舰艏!敌水面舰队迫近至米!”

战情中心的众人感受到脚下甲板正在慢慢回正,鱼雷规避机动结束,表明对空作战也终于结束了,接下来,是否要迎击来袭的敌水面舰队?

一艘装备12门406毫米炮的大型战列舰,还有四艘28节航速、9门356炮的战列巡洋舰,与“剑阁”、“峨眉”坐镇的这支舰队对向驶来,55节相对速度意味着要不了几分钟,两支舰队就将进入各自主炮的有效射程,战还是走?

刘丰环视了整间战情中心,已经从每人的脸上读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