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兴文把烟头摁灭,穿好鞋子,站了起来。

“粉条两毛,你这是二十斤。”

“冻豆腐三毛,这是九斤多点,算你十斤。”

“干香菇三毛,算你六斤。”

“熏肉一块三,这是五斤。”

。。。。。

出来之后,村民早就在村干部的安排下,排好队了,张兴文索性也不耽搁,直接拿着宋红星递过来的秤就开始了。

他在这过称,宋红星帮着记账,然后他在给钱,俩人之间合作过好几次了,所以相互之间也有点默契。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东西收完了,地上堆放着十几个大包。

这上堤村还是有点货的,收的东西不算少了,张兴文最后拿着纸计算出来了总数。

粉条一共103斤,冻豆腐50斤,干香菇、干木耳等干货一共是85斤,熏肉、腊肉有63斤,鸡蛋是206个,最多的就是红薯干、萝卜片这些东西总共341斤。

“行了,给我找个地方放一下吧,我过几天过来拉。”张兴文对着宋红星说道。

“没问题,赶紧弄完,上家吃饭。”

宋红星叫着几个人,帮着把东西都放进了大队部隔壁的房间,弄好之后,张兴文清点了一下,最后走出来,宋红星锁上了门。

张兴文拉住要往回走的宋红星,笑呵呵的说道:“我说,你上次不是说村里养着的猪了快出栏了嘛,怎么样,剩下了没有。”

这个年代,村里是有“交公猪”的任务的,这个“交公猪”的“公”是公家的公,可不是公母的公,就像是“交公粮”一样,条件好的村子每年是要给公社交几头猪的。

而这养猪可是有讲究的,一般村子里边养猪,都会特意多养殖几头猪,一是为了防止意外,万一死了,好有个替补,不至于到时候完不成任务。

要是中途没出现意外,那完成任务指标之后,多养殖的猪就会由村里处理。

而张兴文以前都会在村里问问的,像赵村,那压根就没养过,至于上堤村,那当然是养着了,他们背靠大山,里面就跟原始深林一样,在山里边圈一块地方,在弄点草,安排人照顾着就成了。

像张兴文今天收的蘑菇、木耳干货那都是在山里边弄的。

宋红星看着张兴文,哼了一声道:“我就知道你忍不住,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张兴文嘿嘿一笑道:“怎么样,说说吧,剩了几头啊。”

“服了你了,还有三头。”

“那分我一头?”

“行,卖谁不是卖啊,本来我们村一致同意说过年杀一头,卖一头,你要是在晚几天,我就卖了。”

宋红星瞪着张兴文说道:“算你走运,占了这个大便宜了,不然要买猪的人海了去了。”

“走吧走吧,看看猪,称一下,给你钱,就算是我的了。”

宋红星带着俩人和张兴文来到了养猪的地方,看着猪圈里边那三头肥硕的猪,张兴文很高兴。

宋红星指挥着绑猪过秤,最后这头猪是231斤,但是毕竟是活猪,里边的脏器等,那出不了这么多肉,顶多出个一百七八十斤。

“价格上我给你八毛一斤,总共算来是185块钱。”

张兴文说话就掏出一叠钱递给了宋红星,然后宋红星叫会计收了钱, 给他写了一个收条,这交易算是完成了。

“放开吧,现在你这养几天,到时候我一块拉走。”

“知道了,走吧,赶紧回去吃饭,都饿死了。”宋红星说道。

跟着宋红星回到家,他就叫媳妇开始张罗饭菜了。

“嫂子,这是盐和白糖,还有这块肉,填个菜。”

张兴文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东西,递给了宋红星的媳妇。

“咋的,城里边紧张了?”

宋红星坐在椅子上,给张兴文倒了杯水说道。

张兴文则是拿着烟递过去,点上说道:“你说呢,以往我只要鸡蛋和肉,现在不成了,只要能吃的,愿意卖,我就要。”

“我瞅你这回收货的价格可不低啊。”

“废话,城里现在都减少定量了,肉和口粮那是蹭蹭的上涨。”

张兴文没好气的继续说道:“涨那是必要的,要是不涨点,那城里边的粮食早给你卖完了,谁不想吃饱啊,都不愿意饿肚子。”

宋红星点了点头说道:“嗯,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没有那么多粮食,就像我们村,要是没有前几年攒下来的家底,现在也得过的紧紧巴巴的。”

张兴文笑道:“得了吧,你就知足吧,赵村现在都吃开救济粮了,你还不知足,跟我这炫耀个屁啊。”

“这回也不赖,有在你这弄的这头猪,我也算是有交代了。”

“你就偷着乐吧,要不是咱俩关系好,我早卖给别人了。”

“那我谢谢你,一会好好敬你几个。”

俩人说着话,宋红星媳妇很快就把菜和酒送过来了。

俩人聊着天喝着酒,很是快活。

酒足饭饱,张兴文在宋红星家小鼾了一觉,醒来之后,张兴文穿好衣服,跟宋红星说了一声,就拿上自己的东西离开上堤村。

。。。。。

离开上堤村的张兴文,下一个目的地是秦家村,也是最后一站,其实不去也行了,有上堤村这头猪,他已经超额圆满的完成任务了,但是要不是答应秦三娃给他老丈人送东西,他还真就不去了。

都是劳累的命啊,现在村路上,经过中午的太阳一晒,温度上升,路上的积雪融化,张兴文走在上边那可真是爽歪歪的不行。

还没走多远呢,棉裤和鞋子,还有他的自行车,那都已经沾满了泥点子。

不过也算是时间算的正好,在太阳落山之际他算是走到了秦家村的村口了。

张兴文刚到村口,而在城里的四合院。

三大爷闫福贵那是等的花都要谢了,可是他要等的人就是不回来。

“唉,兴武啊,三大爷问你啊,你哥今天回来不。”

闫福贵看到张兴武和张兰欣俩人回来了,赶紧走上前问道。

张兴武看到是闫福贵,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三大爷,这个问题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您遇到的四次,您每次都问我。”

“三大爷,我在跟您说一遍,我不知道我哥回不回来,他说了,要走几天,但是没具体说是几天回来。”

张兴武说完,便带着妹妹张兰欣开门回到了倒座房。

解释:(这是小说,时间上人物和剧情有出错的,我不否认。)在年代上食物和物资上的短缺肯定和我写的不对,而且那个年代钱也没啥用,不如粮食。

但是我这是写小说,那个年代的很多东西是没办法写的,计划经济可以有,但是主角也得发展啊。

不妥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