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863章 置唐州,迁宗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

即便是李牧已经八百里加急了,可伐唐之战已经结束的消息,可终究没有在旧的一年结束之前传回来。

时间上终究还是太赶了一些,等到这个消息传过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乾元八年正月八日。

这一年的新年,洛阳虽然依旧热闹如故。

可是,整个皇宫之中,却没有以往的过年的氛围,皇帝不仅没有像往年的时候举办宫宴,甚至连个像样的庆祝的活动都没有举办。

各个战场都在打仗,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钱粮,故而,对于宫里面来说,这个年已经是能省则省了。

打赢了仗之后,等朝廷的情况缓和了过来,有的是理由和时间进行庆祝。

再则,现在这种关头,对于皇帝以及朝廷大多数高官来说,根本就没有心思来过这个年。

而随着正月初八的这一天,伐唐之战结束的消息传了过来,整个朝廷都为之松了一口气。

东线的战场结束了之后,足足节省出了三十万左右的兵马,减轻了他们多少的后勤压力。

而且,这些兵马回防到幽州之后,不要说是守住幽州了,反推回去都绰绰有余了。

而皇宫之内,冬日的寒意,被大殿里升腾的炭火驱散。

“诸卿!”李翔的语气中带着兴奋道。

“唐皇授首,半岛尽伏,海东之地,自乐浪、带方故郡以北,鸭绿江以南,东抵大海,已尽入我大晋彀中!此乃秦汉以来未有之拓土!”

下面,从王猛和诸葛亮,再到房玄龄,李靖,以及不久前接任了刑部尚书的李斯,衮衮诸公,目光灼灼,皆落在那片象征着无上武功的新土之上。

狄仁杰在去年秋的时候就已经告老还乡,致仕而去。

毕竟,他的年纪确实是不小了。

而狄仁杰之后,接替了他的刑部尚书职位的,就是从地方上重新调回来的李斯。

以宗亲的身份,却能够成为六部尚书之一,也算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彼时的大晋,收秦汉之河套为河州,控南蛮之地为南州,南伐南洋为琼州,东收半岛为韩州。

而且,经过了三年的时间,在三大帝国的攻打之下,贵霜帝国那里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整个贵霜帝国南部的肥沃平原,几乎都被白起所掌握。

此时的大晋疆土之大,亘古未有。

如果能够收复凉、西失地,北击草原,对于众多朝臣来说,那就是完美了。

近一年时间的大战,随着元蒙各部兵马先后到达,如今,大晋这边在收复了武威和张掖之后,又将酒泉也收入了囊中。

如今的战线,已经推进到了凉州西部的最后一块地区,敦煌所在之地。

忽必烈明显是做好了在敦煌进行一场决战的准备,打赢这场决战的话,接下来收复西州轻而易举,这个阻碍将会降到最低。

可如果这一场决战要是打输了的话,那么,之前的战果也将会一点点失去。

能在这种关键的时候,结束了东线战场,不可谓不是一个好消息。

“依古制,朝廷当划野分州,以安黎庶,而固疆圉。”

李翔目光扫过殿中六部重臣,“朕意已决,于此新得之地,仿效冀、青诸州,新置一州,总揽军政,教化生民。此州之名……”

李翔顿了顿,声音洪亮道,“便称‘唐州’!以此永为大汉之屏藩!”

说罢,在宫殿中挂着的那一幅巨大的地图上,李翔亲自在那原本写着唐字的地图一角之中,重重的画上了一个对勾。

从此,这里就是大晋的唐州。

从此,这里也将会成为大晋的疆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晋,再度收复一块故土!

“陛下圣明!”

六部尚书之首王猛起身,语气之中,同样带着压不住的兴奋。

“唐州初立,正为百废待兴之际,首重者,莫过于择贤牧守,宣威布德,使新附之民知王化,感天恩,以此永绝反复之心!”

“此唐州刺史及武卫将军之人选,关乎唐州长治久安,万望陛下慎择!”

“南阳郡守姬奭,这几年政绩不错,也该叫他升一升了!”想起了过年的时候汇报工作的那些官员们,李翔慢慢的念出了一个名字。

刚刚好过了年,各地的官员们都赶着年关来汇报工作来了。

因此,李翔对于一部分政绩比较好的官员的印象相对突出一点。

“姬奭之才,可安唐州!”

对于这个人选,众臣并没有什么疑议。

年终来汇报工作的这些官员之中,同一级官员之中,也就只有李德裕等少数几个官员能够与之相比。

从能力上来讲,那他提拔为一州刺史,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他在郡守的位置上已经打磨了20年左右了,再怎么也该轮到让他来升上来了。

尤其,这还是一个功臣家族。

昔年,郡守姬高英勇抗元,连续几次以弱势兵力击败元军,并斩杀元蒙皇子,最终壮烈殉国。

军中的姬雷震,同样倒在了西州战场上。

时值收复凉州和西州之战,这个时候提拔这么一个人,倒是也相当的合适。

“至于唐州卫将军,这个位置就交给李成梁吧!”

“唐州一应驻军,其规置与各州等同,由其自行组建!”

“诏命所至,即日赴任!不得迁延!”

李成梁不仅是宗亲的身份,而且还是功臣的身份,让他当一个卫将军倒也无妨。

“此外,子房,拟一道诏书,册封李治为韩侯,李唐宗亲,一应迁入洛阳!李唐一众旧臣,入洛阳谨见!”

“户部这边,也从洛阳中选几个合适的宅子,一并作为封赏!”

李世民虽然自刎,自始至终都没有低头。

可是,他最后毕竟让李唐的臣子降晋了,而且这些人之中更加是不乏人才,同样不乏天下顶尖的人才。

该给的赏赐,还是要给到的,以安这些李唐旧臣的心。

一个县侯之位,还是应该给出去的。

而且,有这些人的帮忙,接下来的李唐故地,才能够让他尽快的安稳下去。

打下一块地方容易,可治理好一块地方,却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