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87年12月31日,好久没见面的夏成益突然来到周兴然办公室。

周兴然见到夏成益还有些惊喜:“夏哥,你怎么突然来了?哪天回来的?”

夏成益:“昨天才回来,这不是想着要过年了嘛,在羊城我最想的就是你,所以第一时间来看你来了。”

夏成益五十多了,这些年在外面奔波创业,好在一切顺利,财气养人,看着倒比前两年更年轻一些。

“那你今年回来的可真够早的,以往都得过年或者过年前两天才着急忙慌的赶回来。”

现在连元旦都还没到,夏成益就回来了。

“嘿嘿。”夏成益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周兴然身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块黑砖头放在桌子上,“你瞅瞅这是什么?”

周兴然惊呼:“大哥大!”

夏成益哈哈大笑,此行的目的之一得到满足:“我就知道来找你准没错,还是周老弟你识货!”

夏成益当着周兴然的面用大哥大给周兴然办公室的座机打电话,想展示一下,结果没有任何响动。

夏成益懵了,周兴然忍俊不禁:“平城还没有安装移动电话的电话网。”

夏成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周兴然伸手接过他手里的大哥大,夏成益也没有反对。

入手第一感觉:真沉!

周兴然掂了掂,至少得有两斤:“好沉,拿着挺费劲儿,夏哥,我看报纸11月下旬才出现大哥大吧,你这么快就给自己安排上了?”

进入九十年代,大哥大才在大陆流行起来。

随着羊城发展,去阳城做生意的香港人变多了,有的大老板手上、腰间都别一块黑色大砖头。

见的次数多了,自然会有人好奇、会问,然后在羊城做生意的大陆老板发现带着这块大砖头竟然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纷纷心动。

一块大哥大并不便宜,和一辆国产小轿车是一样的价格,既然有人想要,说明有市场,自然有人不辞辛劳的过来卖。

今年11月下旬,大陆终于也有卖大哥大的了。

第一个买大哥大的人还被登了报纸,周兴然也是看了报纸才发觉时间过得可真快,大哥大都出来了。

前世周兴然并没有用过如此古早的手机,所以对大哥大很感兴趣,翻来覆去的研究。

夏成益:“是不是个新鲜玩意儿?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和你一个模样。”

“虽然拿着沉、打电话信号也不好、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总之毛病一大堆,可它拿着有面儿呀!”

“生意场上就这点不好,看衣装、看鞋、看包、看车…他们用这些给你划分级别,行头贵的受人尊敬、做生意也方便;穿着破烂的,可能就被拦在门外、被他的小弟嘲笑。”

羊城的治安不比平城,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每天进出上万口来自五湖四海的掘金人。

一开始看行头炫耀的成分多一些,当羊城人足够多时,这成了一种筛选手段,导致恶性循环,个人行装打扮的价值真成了一块敲门砖。

毕竟一个大哥大的入门价格就要两万块,不是一般小商小贩能买的起的。

夏成益伸出三个指头,然后又比划了一个六:“我花了这个数才买下来。”

“三万六?!”

夏成益点头:“我一看到报纸就托人去买了,所以买的价格还算便宜,现在一个难求,卖价已经提到五万一个了。”

周兴然打消了托夏成益给他购买的想法,现在就算买了没有网他也用不了,还是等平城这边自己出了大哥大再说吧。

夏成益此行过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明天元旦,带上弟妹孩子,再叫上苏厂长一家,咱们好好聚一聚?”

“行。”

88年4月份,顾强军提前毕业,进入了周兴元所在的部队。

因为边境刚被印度侵扰过,而且印度来势汹汹,要不是印度的擅自行动干扰了美苏两国的谈判事宜,中印可能真的就打起来了。

这时候是进军队的最好时机,加入战场的危险已经解除,边境线却需要多加派人手。

顾强军参军后,被周兴元调到边境线驻守积累军功章去了。

印度脑子一热,倒是让周兴然的腰包又鼓了两分。

五四军工厂生产出来的三代坦克99%都流向了国外,更确切一点说是留下了两伊战场。

国内部队偶尔也会订购,受军费影响,买的也不多。

之前军队里的人都以为这次和印度打定了,又是调兵遣将,又是大肆购买武器、给武器更新换代,这笔钱算意外收入。

8月份,两伊战争结束。

9月份,邱慈兴高采烈的来到平城,亲自将坦克的最后一笔分红交给周兴然。

自此,周兴然和邱慈的合作彻底告一段落。

三代坦克即使以后卖出一亿辆,都和周兴然没关系了。

周兴然打开存折看了一眼:“这么多!”

“战争要结束了,下一个买家还不知道在哪里,可不得狠狠赚他们一笔。”

表面上签订了协议,结束了战争,暗地里两方都在担惊受怕,怕对方撕毁协议,趁己方不备偷袭。

要想脱离这种氛围,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慢慢疗愈。

邱慈就是借他们风声鹤唳的心态,两边游走,又卖出了大批武器。

“兴然,合作愉快,期待下次。”

周兴然嘴里应着好,心里却想着没有下次了。

军工企业马上要迎来自己的腾飞,接下来数十年军工都是重中之重,到时候还和军工厂混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对,还是有机会的,周兴然突然想起一个绝妙的时机。

“邱哥,如果有机会再合作你可得多分我一点钱。”

“分分分,这次算我占你的便宜。”邱慈犹豫了一下,“后续坦克的收益你真不要了?”

周兴然要了三代坦克40%的利润,但是只要到两伊战争结束前这段时间。

按照付出比例,给周兴然40%的利润高了,可三代从研制到售卖到战争结束,才两年的时间。

邱慈还分得了8千万的研究经费,如果中都厂没有研究出来z85和Z85-k,邱慈也不会有这8千万。

武器为何要分一代、两代,就是因为它的更新换代有点久,只要研究出来,可以长长久久的收钱。

比如几十年前苏联卖武器给中国,中国又卖往国外,一代武器流传了五六十年,比人的寿命还要长。

给周兴然50%、60%的利润邱慈都不会亏。

“不要了,拿了这么多钱我都怪不好意思的,邱哥现在觉得亏欠,下次不要感到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