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设司司长:“回皇上的话,这个下水道根据您的要求需要两条,一条是粪道,一条是雨水管路!建设部召集了相关方面的工匠,集体议论了许久,大家一致认为,粪道不能修建。因为没有合格的管道和清通手段,要是淤堵了就成了摆设!”

崇祯点点头,这点的确是他没有考虑周到,后世那种光滑的pvc下水,都十分容易堵住,更不用说现在了。他忘了去研究一下现代的下水,那些厕所的污水流去哪里了!

“那你们有什么替代的方案没有?”

“回皇上话,下官是规划司长王陶!根据图纸,以及城市规划,下官每隔两排房子加了一间公厕!当然百姓要是觉得不便,可以在家使用马桶。由专业的挑粪工去处理!”

古代,城市里面没有茅厕,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准备一个木桶,大小便就排放在里面,大清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会有夜香郎推着粪车,奔走在大街小巷,收集百姓的夜香,然后运出城进行储存,售卖。这可是上好的农家肥。有人靠着这个发家致富!

哪怕是到现在,也有一群挑粪工活跃在城市里。百姓住上小区,大小便排入马桶,直接排入化粪池。这个池子满了就需要挑粪工开着车来清运!

不过好就好在他们是直接用污水泵抽吸,稍微要干净利落一些。不过有些地方还是要人工挑!

看似已经文明先进的时代,其实处处都是古老的事儿!

崇祯听完有些沉默。现在整个城市都是这样运行的,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行吧,那就先这样!房子整体进度如何了?”

建设司:“回皇上的话,这次拆迁总数约三万二千余人,总拆迁数约三百九十五亩。总建筑面积约五十三万余平方。安置百姓约四千六百余户。目前咱们采用的是前面拆后面建的方法,保证工期快,质量稳!完成地基建设约一百六十余亩。完成一层建设的约六十亩,完成二层建设的约十八亩。现在主要是砖块,水泥供应不足,速度有所减缓!”

崇祯听着这些数据,有些云里雾里的懵,他对数字不敏感,听到这些也没什么耐心,只能挑他会的说了。:“砖块不够,可以开多几个窑口,以后城里改造,少不了要用。”

建设部:“回皇上,这烧制砖块的匠人十分稀少,普通人无法胜任。开了窑口也没办法烧制啊!”

古代建房子用青砖,青砖相比于红砖,具有坚硬,耐腐蚀,耐水,等优点!就是制作困难,时间久,烧制难度也高,主要是对温度的掌控需要很高。在烧制的过程中浇水降温,除氧。如果不是有经验的老师傅,可能就要毁了一窑口的砖头!

崇祯:“朕不是给了工业部烧制红砖的方法,让工业部大量烧制红砖!后面的房子就用两种砖混搭。外墙用青砖堆砌。内墙用红砖堆砌。”

“臣遵旨!”

其实以前工匠会烧制红砖,只是没有人使用,才会一心的烧制青砖。

李长乐出列小声道:“皇上,这青红砖搭配,怕是质量会有所下降。”

“朕知道,红砖的确比青砖差了一等,不过对于普通的房屋来说也足够用了。现在有了水泥,与沙子混个成浆后,均匀的涂抹在红砖墙上,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好的弥补,不敢说传承百年吧。保证五六十年的使用肯定没问题的。”

后世农村,基本上都是用红砖建房子,没钱的人家外墙的都没粉浆,还不是照样用了几十年。只要水泥不要减料,基本上问题不大。坏处就是红砖房子不如青砖耐用。时间久了,风吹日晒雨淋,红砖会粉化!

某些小区房,连红砖都没有了,楼板大梁还要偷工减料,用手都能把混凝土抠下来,妥妥的豆腐渣。就这样人家还敢建个十几二十层。

现在只有两层,用红砖都是良心做事的人!

李长乐:“皇上如此一来的话,这房屋年限就需要缩短了。否则,时间撑不到百年就出现问题,会影响朝廷的声誉!”

崇祯:“朕给的图纸不是标注了,房屋售卖年限永久,但是房屋质量年限不标啊!你们不会跟老百姓说大话了吧?”

李长乐:“没有,咱们一直都没说过保质量多少年这个话,图纸,售卖协议,包括产权证的印制都没有提过!”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点头,买卖房屋,谁敢保证质量,建造出来什么样,卖出去就是什么样,好不好老百姓自己看,后期出现什么问题损坏了,都是老百姓自己掏钱修补。

古代的房屋能传承这么久,离不开三五年一次的大修缮。瓦片坏了,换新的!梁坏了,换新的,墙裂了推了重建,所有的房子都是经过修修补补,不停的翻建,才能保持质量。

“那就好,虽然不能保证使用年限,但是质量还是要做好,不能偷工减料,老百姓买一次房屋,可能就要负债一辈子,咱们要对得起百姓的信任!这次使用红砖也是无奈之举。届时,物料上的差价也要扣减出来。”

众人恭敬的行了一礼:“臣等遵旨!”

李长乐出列喊到:“下官保证,时刻钉在工地上,绝不出现质量问题。”

崇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你们几个,也要有这个决心。咱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这是为百姓做事,也是为你们自己做事。只要踏踏实实的做好,以后照样可以升官。这不比以前送礼升官来的安全吗!”

规划司王陶出列:“回皇上话,下官科举做官不为升官发财,只想一心为百姓做事。下官家父被贪官污吏迫害,落得个尸首不明。皇上圣明,整顿吏治,诛贪官。想来家父也能瞑目了!本来下官参加科举,还有同窗劝阻,说是皇上,,,。”

王陶说到这里就突然一个激灵,来了个急刹车,连忙闭上嘴低下头。自己也是太激动了,看到皇上来了,有些语无伦次。这话是能说出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