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俺老爹是程咬金 > 第153章 发现未来名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传单贴出去了。

内容并不是真实事件的全部,而是做了些许改动,没有提及程处默遇刺之事,只是说倭人山本一郎听到窦府的爆炸之后便动了盗取炸药配方的心思,瞅准机会率领属下闯入太史局公然抢夺,甚至差点误伤太子殿下。

消息一出全城沸腾,官吏百姓的情绪瞬间被引爆。

倭国是个什么玩意,竟敢抢夺大唐的炸药配方?

抢配方也就罢了,还差点误伤太子殿下?

突厥人都不敢在长安城里横行无忌,你小小倭国算特么老几?

这事绝不能忍,若是忍了周边国家怎么看大唐,到时突厥还不得三天两头入关南下,逼迫大唐签订更多的渭水之盟啊。

被突厥欺负了大唐上下还没这么愤怒,被倭国欺负却是说什么也忍不了的。

鸡被虫子抽耳光了,猫被老鼠戏耍了,这谁接受得了?

看到传单的百姓纷纷嚷嚷着报仇,一些激进的官员则直接去找上司,要求上司报奏陛下,出兵教训倭国。

值得注意的是,大唐上下没有一人提议沿途设卡抓捕抢配方的山本一郎,而是直接将矛头对向了倭国,准备用武力逼迫倭国投降,让倭国乖乖将配方奉上,再给大唐一些赔偿。

唐人就是这么彪悍,不需要解释。

如此反而让各衙的主官头疼了,不得不出面安抚属下的情绪,劝他们稍安勿躁,静等朝廷消息。

百姓和基层官吏很急,李二却半点不急,任由事情发酵了两天,等百姓情绪堆积到顶点,即将彻底燃爆的时候才悠哉悠哉的颁下圣旨,任命程处默为游击将军,水师提督,前往东海负责打造战船组建水师,所需人员可前往吏部自行选取,有兴趣的人也可以主动去找程处默报名。

圣旨一出满朝皆惊,游击将军可是从五品,这起点也太高了吧。

有人提出质疑,李二直接一句他程处默自己拉的屎自然要自己擦屁股,他不合适你合适,建造水师的数十万贯经费你出啊?

听到这话所有人偃旗息鼓。

程处默则拿着圣旨悠哉悠哉的去吏部选人。

到了吏部自然要先去拜见尚书,原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升右仆射了,目前礼部尚书由杜如晦担任。

程处默进门来到杜如晦面前拜道:“下官拜见杜尚书。”

杜如晦跟个宽厚长者一样询问了下督造水师的大概规划,又交代了些注意事项才笑道:“去选人吧。”

“下官告退。”程处默跟着一位主事赶往档案库。

吏部的档案库可是很全的,除现有官员的档案之外还记录着程处默,杜钰等二代的资料。

他们这群二代也算后备官员,就算不当官也会干些影响朝政的工作,自然要格外重视提前准备。

程处默在档案库逛了一圈才感叹道:“真大啊,这规模堪比秘阁(图书馆)了吧?”

眼前的档案库怎么着也有数千平,不比他上大学时学校的图书馆小。

带他进来的主事刘哲笑道:“这里不仅有现在官员的档案,还有前隋官员以及北周官员的,有些甚至去世多年但档案依旧没有销毁。”

说着带程处默走到一座书架旁,指着书架说道:“这座架子上堆放的都是关中六品以下的官员,你可以随便选。”

程处默指着架子说道:“下面两层不要,看中间两层的。”

刘哲好奇问道:“这是为何?”

看都没看就说不要,太任性了吧。

程处默理所当然的说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他们运气不好,被我淘汰了。”

刘哲:“……”

你特么是懒的弯腰吧?

程处默却不管那么多,随手抓起一份档案展开查看,档案中的人名叫林晨,大理寺主簿,从七品,为官的风评倒是不错但年纪太大,都四十二了要来干嘛,果断放弃。

又拿起一卷继续看,连续看了几十份也没满意的,程处默都准备放弃了,想想又拿起一卷准备看完走人,看到上面的名字之后却走不动道了。

卷宗的主人名叫刘仁轨,尉氏刘氏族人,今年二十六岁,目前在咸阳担任县丞。

发现宝了啊,刘仁轨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

此人的一生简直就是传奇,自小孤贫却勤奋好学,以直言敢谏闻名,但这种有脾气没背景的人在哪都不好混,刘仁轨六十岁还只是个六七品的小官。

普通人到了这个年纪早认命了,但刘仁轨六十岁时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那一年苏定方率兵灭了立国六百年的百济(后世南朝鲜),在百济建立了熊津都护府,然后就高高兴兴回国献俘领赏了。

与此同时,熊津都护府的新都督王文度却在上任路上挂了,百济见此果断反了。

当时大唐疆域太大,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导致人手严重不足,平叛无人可用的唐高宗只好乱抓壮丁,将刘仁轨给提溜了出来。

当时的刘仁轨只是个小小的给事中,还是个花甲老头,让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老头救援百济怎么看都有些病急乱投医。

谁料刘仁轨丝毫不怂,到了百济轻松解围,对着百济叛军咔咔一顿削,接着又在白江口全歼百济与倭国联军,打的倭国八百年不敢进犯。

这特么是一个握笔杆子的文官能干出的事?

这种战绩传出去估计都没人信,结果刘仁轨做到了,此战之后便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一路官运亨通,短短数年便做到了大唐左相,开府仪同三司位极人臣。

“这个人我要了。”程处默将刘仁轨的卷宗夹在腋下,对着档案一通翻找,很快找到了另一位名人,刘仁愿。

刘仁轨攻伐百济救的就是这个人,这也是一位名将,他俩听名字像亲兄弟实际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别说血脉了连民族都不同。

刘仁轨是汉语,汉章帝刘炟的后人。

刘仁愿则是匈奴族,匈奴右贤王刘豹的后人。

将两人的档案递给刘哲笑道:“就这两个了,都是你们老刘家的人,麻烦刘主事帮忙问问,若是愿意就尽快找我报道,若不愿意也不强求。”

这次组建海军肯定会有不少二代跟着刷资历,吃闲饭的这么多,总得找一两个干实事的不是,否则你吃谁去?

刘哲疑惑问道:“刘仁轨是个县丞,刘仁愿是弘文馆的学生,他俩有何独特之处?”

程处默笑道:“不知道,看着顺眼而已,麻烦刘主事了。”

说完怕被继续追问果断脚底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