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俺老爹是程咬金 > 第43章 别打岔,听我说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看着程处默满脸鄙夷,就连程咬金都提醒道:“处默,别胡说。”

朝堂上公然反驳丞相不算什么,毕竟大唐言论自由,怼皇帝都可以,怼丞相又算的了什么。

但你怼完人之后必须拿出说服别人的依据来,就像魏征,公然跟皇帝和朝臣唱反调皇帝也是认的,因为人家讲的有道理,让你无言以对啊。

可若拿不出反驳的依据,就别怪众人打你脸了。

百官看着程处默齐齐冷笑,关于税收,房相已经总结的很全面了,你程处默还能说出花来不成?

面对百官的质疑,程处默淡定自若的说道:“下官以为,税收是朝廷公共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和来源,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体现的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也就是说,税收是通过各种方式向百姓征收的财物,其中包括钱粮等实物征收,也包括徭役等劳动征收,同时将收上来的钱进行分配,争取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看着程处默宛如天人。

李二房玄龄魏征等人更是默默咀嚼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几个字,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

过了许久李二才叹道:“这个定义下的太准确了。”

定义听起来简单,但要对某件事下准确的定义却很难,要在短短几句话里将事情的起因,发展以及后续可能遇到的漏洞全部包含进去,谈何容易。

至少目前,整个大唐目前还没有人能对税收下过如此清晰全面的定义。

古往今来无数重臣大儒都做不到的事被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做到了,怎能不令人惊讶。

惊讶的同时,百官也有些脸皮发烫,读了这么多年书混了这么多年官场,到头来连个小屁孩都不如,让人情何以堪啊。

当然,唱反调的也有。

魏征继续发挥喷子精神反驳道:“取之于民没错,用之于民本官不敢苟同,朝廷用征集的税收修路,修桥,修河道,甚至养军队都算得上用之于民,但用来兴土木盖宫殿,或者赏赐官员士族,维持官员士绅的奢靡生活算用之于民吗,两个民是同一个民吗?”

说完还装作不经意的瞥了李二一眼,看的李二很不自在。

这个魏喷子,真是时刻不忘给朕找茬啊。

不过魏征也没得着什么好,话音刚落就惹来无数官员的怒目而视。

几个意思,我们为朝廷劳心劳力的,生活奢靡点怎么了?

魏征懒得搭理他们的怒视,转而看向程处默问道:“告诉我,两个民是一个民吗?”

程处默竖大拇指赞道:“魏大夫爱民如子,下官领教了,不过谁说兴土木盖宫殿,生活奢靡点就不惠民了呢?”

魏征诧异道:“从未听说过皇帝大兴土木,奢靡过度还能惠及百姓的,魏某愿闻程公子高见。”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秦始皇修长城,秦二世修皇陵,隋炀帝修运河,哪个不是劳民伤财最后导致国灭,如此暴政到你口中文就成惠民了呢?

百官注视着程处默,等着看他出丑,程咬金则满脸担忧的提醒道:“处默,别胡说。”

换成其他地方爱怎么吹怎么吹,吹破天也没事,但这里是朝堂啊,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可是会治罪的。

程处默笑道:“始皇修长城,炀帝修运河,给徭役付薪水了吗?”

魏征翻白眼道:“当然没有。”

“那还说啥,给我我也反。”程处默说道:“从古至今,不管是中央朝廷还是地方官府对待徭役都是强征,非但不给钱,做的不合心意还会治罪甚至杀头,这事换谁都不愿意。”

“可若给徭役提供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并按时发薪水呢,薪水不用给太多,就以三贯为例,每个徭役每月给三贯保底薪水,再拿出一贯作为绩效激励,相信不用强制征召,告示贴出去就会有无数人抢着报名吧。”

“不管是兴土木修宫殿,还是挖河道修水渠,不给钱就让百姓干活属于剥削,给合理薪水的话就属于提供就业岗位了,对吧。”

卢庆之反驳道:“每月三贯,你开什么……”

“你闭嘴,我还没说完呢。”程处默打断卢庆之的发言继续说道:“请大家设想一下,召来干活的百姓赚到钱会怎么样,魏大夫,你是被召来的百姓,赚到钱会干什么?”

魏征捋着胡须认真思考片刻才说道:“自然是盖房置地,再买些布匹制鞋做衣,先解决衣食住行嘛,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再娶个老婆,纳房小妾啥的。”

“啪……”程处默拍手鼓掌笑道:“说的没错,人的需求是根据自身能力的提升而改变的,比如魏大夫你,入仕之前想着入仕,入仕之后想着升官,升官之后想着继续升官,直到位极人臣。”

“百姓也是一样,没饭吃的时候想着温饱,温饱解决了想着穿衣盖房娶媳妇,这些需求怎么完成呢,很简单,赚钱就行。”

“也就是说百姓赚到钱之后会通过各种方式把钱再花出去,对吧。”

魏征点头。

程处默又问道:“那他们花掉的钱去哪了呢?”

魏征说道:“自然是被别人赚走了。”

“那别人赚走的钱最后又去哪了呢?”程处默不等魏征回答继续说道:“自然是被下一人赚走了,这就好比鱼群,虾被小鱼吃,小鱼被大鱼吃,大鱼被鲨鱼吃,鲨鱼排出的粪便或者其他又会被虾吃,因此形成生物链的完美闭环。”

“朝廷就是那条鲨鱼,除非携款出国,否则百姓花掉的钱最终会以各种方式流入朝廷口袋,朝廷要懂得让利,让百姓赚到钱,如此才能不断重复的循环利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断掉任何一个点,游戏就没法玩了。”

“相反,士族的生活远比百姓奢靡,胃口比百姓大,消费更是,但士族钱多人少,就算一个人纳十房小妾又能花多少,最后钱全堆进了库房里。”

“太原王氏能拿出近百万贯还债,其他士族估计也差不多,加起来数千万贯不止了吧。”

百官闻言再次怒目而视,你特么还有脸说。

程处默笑道:“人的需求再大也有满足的时候,士族的需求虽大,比起他们的财富总量来说却又太小,钱根本花不完。”

“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没花完的钱全被堆进仓库储存起来,士族储存起来的钱还算钱吗,我认为不算,顶多算点铜而已。”

“因为这笔钱并未发挥它作为货币的职能,除为它的主人提供那么一点所谓的安全感之外,没对士族,朝廷以及百姓产生任何的影响。”

“相反,朝廷铸造的钱是有定量的,大量的钱被士族埋藏起来,市场上没钱流通,结果只能是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