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俺老爹是程咬金 > 第36章 感谢皇后娘娘恩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孙皇后温柔贤惠一般不发威,但发起威来李二也犯怵,只好拉她坐下,将前因后果事无巨细的讲述一遍。

讲完感慨道:“如今胜局已定就等收割了,朕做梦也没想到商战还可以这样玩,宰起人来比刀剑还狠。”

“有了这笔钱朝廷可以赈济灾民,可以兴修水利,血洗国耻,还能修建大明宫,让太上皇尽快搬出去,能做的事太多了。”

皇宫最大的宫殿是太极宫,但太极宫目前被太上皇李渊占着,李二身为皇帝却不得不窝在东宫办公,想想都觉得委屈。

主要东宫太小了,别的都好说,唯有举办大朝会不方便,数百官员站在东宫正殿里显的特别拥挤,让李二陛下觉得很没面子。

长孙皇后掰着手指算了半天,最后无奈放弃道:“士族有钱臣妾知道,但一次性得罪这么多士族后果太严重了,他们若闹僵起来怕不好收场啊。”

李二眼中闪过两道犀利寒光,语气森冷的说道:“朕还怕他们不闹呢,此战之后朕有钱有粮有兵,他们却损失惨重,跟朝廷的实力已经失衡,这群所谓士族若敢起二心,朕不介意提刀扫平,继续隋炀帝未完成的事业。”

“况且朕跟他们还有旧账未算呢,这群混蛋当年跟着太子建成没少找咱们夫妻的麻烦,如今攻守异形,逮住机会朕自然不会客气。”

当年跟太子建成闹的太凶,逼的他们夫妻都准备后事了,提起这个长孙皇后自然也是一肚子火,但看着李二穷人乍富的表情还是忍不住劝道:“陛下慎重,万不可太过鲁莽。”

李二拍着她的手笑道:“放心吧,朕有分寸,去给朕写道开棚施粥的懿旨,处默等着用呢。”

“好。”长孙皇后起身提笔,写好懿旨盖好印玺交给李二,李二火速赶回御书房交给程处默。

程处默接过懿旨拜道:“谢陛下,谢皇后娘娘。”

离开皇宫程处默没有立即调粮,而是赶往金吾卫大营,用虎符调集三千大军赶往朱雀大街。

长安难民太多,赈灾需要一个宽敞的地方,朱雀大街则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够长够宽。

很快朱雀大街便被封锁,士兵站在街道两边维持秩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连床驽都架上了,吓的在朱雀大街上流浪的难民纷纷离开。

现在可是唐初,士兵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杀神,那一身杀气鬼见了都犯怵,不少孩子当场被吓哭。

见难民拖家带口就要离开,程处默打马赶到,拉住马缰用找木匠打造的简易喇叭吼道:“诸位父老乡亲听我说,我是千牛卫程处默,奉皇后娘娘懿旨特来赈灾,很快这里就会架起粥棚,有需要的可以耐心等待。”

难民闻言瞬间激动,有人试探问道:“将军,真要赈灾?”

程处默点头道:“不然本将调集这么多兵马是找你们玩?”

“皇后娘娘悲天悯人,知道关中遭灾食不安寝夜不能寐,最近一直在积极筹粮,这次的赈灾粮可都是皇后娘娘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你们要感谢娘娘的恩德。”

难民已经饿太久了,这种时候谁能赏口吃的绝对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难民纷纷跪地,朝着皇宫方向磕头拜道:“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无数声音汇聚在一起,远在皇宫都能听见。

程处默静等他们喊完才继续说道:“现在我宣布一条纪律,所有人必须排队,不得插队不得哄抢,打到饭后火速离开不许在锅前逗留,若敢闹事金吾卫会不问缘由直接斩杀,都明白吗?”

关键时刻特事特办,他这里是赈灾现场不是公堂,没心思断官司。

难民点头表示理解,在金吾卫的指挥下退向街道两边。

很快数辆马车驶来,到了地方取下径直丈许的大铁锅,取水倒米架柴,在难民期待的目光中快速熬煮。

六口大铁锅,每口前站两列,十二列队伍殷殷期待。

粥终于熬好了,程处默抓把筷子插进粥中,见筷子直立朝上满意笑道:“可以了。”

士兵正要开始施粥,程处默却笑道:“等会。”

说完抓起菜坛子将里面的咸菜全部倒进锅中搅拌,看的难民口水直流,再次真诚的喊道:“谢皇后娘娘,谢程将军。”

酸菜里面有盐分,这么稠的粥都让难民口水直流了,再加点酸菜,简直享受啊有木有。

程处默目前还只是个小兵,听到将军的称呼当场迷失,抱起菜坛又倒了一坛,这才挥手道:“开始吧。”

士兵将粥舀到木盆中,放在桌上开始施放,排在最前的难民颤颤巍巍的将手中缺了好几个角的破碗递到面前,看着稠密的白米咸菜粥激动的热泪盈眶。

终于可以吃上饭了。

程处默可没心思看他感慨,呵斥道:“退到一边去吃,别影响后面人。”

难民立刻退走,另一人补上。

队伍太长了,根本看不到头,有些难民饿太久已经到了生死边缘,根本等不到排队。

队伍中一名小女孩突然倒下,旁边的父母立刻掐人中施救,母亲哭道:“丫丫醒醒,马上就到我们了,马上就有粥吃了,别睡啊。”

父亲则哀求道:“能不能让我们排队,我女儿快不行了,我给大伙跪下了。”

前面的人有些纠结,他们也饿啊。

程处默看到这一幕想要上前,走到半路又突然止步,转过头去当没看见。

凡事都得讲规矩,这个口子开了下次遇到同样的事你救不救?

不救显的区别对待,救了则对遵守规矩的人不公平。

况且怎么保证开了口子之后,其他人不会借此装病请求插队?

世间之事没有尽善尽美,他只能优先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

尤其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圣母心泛滥,否则会破坏施粥现场的整体规矩,甚至将施粥的善举变成悲剧。

权衡一番利弊,程处默转身回去当没看见。

女孩的父亲则继续磕头哀求,哭声引起了前方难民的恻隐之心,纷纷侧身准备请他们先来。

这时一名领了米粥的青年上前说道:“大家继续排队别破坏规矩,这位壮士,我的粥先给你闺女喝吧。”

女孩父亲诧异道:“这如何使得。”

青年说道:“救人要紧。”

说话的同时将米粥递到了女孩唇边,女孩好像感受到了什么,嘴唇艰难蠕动,将米粥吸进口中。

见女孩有了反应,父亲感激涕零的说道:“谢谢公子,谢谢公子,一会打到粥我就还你。”

青年笑而不语准备离去,刚起身一名士兵就来到面前说道:“这位壮士,程公子请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