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俺老爹是程咬金 > 第21章 你特么真是个天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人策马继续前进,途中又遇到几波逃难队伍,李二看的脸色那叫一个阴沉,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索性打道回府。

路上李二蹙眉道:“旱灾刚开始就这样,再过几个月会怎么样,若真像处默这个乌鸦嘴说的,明年大蝗后年洪涝,关中还不得赤地千里?”

房玄龄咬牙道:“陛下的计划需要加快步伐了,先哄骗一批外粮再说,粮食在手,朝廷应对起来也能从容些。”

程处默摸着鼻子讪笑道:“旱灾已成定局,蝗灾和洪灾却有办法避免,而且一劳永逸,让之后数十乃至上百年都不再遭受同样的灾害。”

“哦……”李二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什么方法,快说。”

这可是功在千秋的事啊,真做成了他李二的功劳簿绝对能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能大大消除玄武门的影响。

程处默说道:“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抓源头,打个比方,嫌孩子惹事,嫌孩子没出息,直接不娶老婆不生孩子,不就没后面那些烦恼了吗?”

这话听的李二那叫一个牙疼,恨不得抬脚将程处默从马上踹下去。

听听,你特么说的是人话吗?

“开个玩笑。”程处默讪笑道:“解决蝗灾同样得从源头抓起,首先得弄清楚蝗灾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与干旱有关,干旱的土壤干燥松软,给蝗虫繁殖提供了良好的产房,干旱时间持续越长,蝗虫繁殖的速度就越快,等到幼虫成长起来立马泛滥成灾。”

“其次,蝗灾的出现与蝗虫本身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惊人的成长速度有关,成年蝗虫平均产卵二百到一千粒,发育成虫可以繁殖一至三代,如果全部成活的话,即便按最低的两代和最低产卵数来算,就是一乘二百再乘二百等于四万,三代八百万,四代多少亿了。”

“更关键的是,蝗虫的繁殖频率太高,二十一天就能繁殖一次,幼虫三十五天就能长为成虫并加入到繁殖队伍,蝗虫为什么一泛滥就铺天盖地,因为生的快啊。”

李二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也没算出具体数字,好奇问道:“这数据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程处默摇头道:“先别管这个,总之捕捉油炸,或者养鸡鸭鹅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想彻底杜绝蝗灾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兴修水利,解决了干旱自然也就解决了蝗虫,同时河道畅通也能有效解决洪涝。”

“这就跟人生病一样,小病会引发大病甚至重症,但若发现的早,将小病根除掉,后面的大病就不会出现。”

房玄龄苦笑道:“道理都懂,不过兴修水利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君不见始皇帝修陵寝,隋炀帝修运河的下场,大唐初定人心尚不稳,真大兴土木的话恐激起民变啊。”

程处默摇头道:“那是因为始皇帝和隋炀帝的想法是好的,执行的方法却是错的,征召大量徭役一窝蜂的涌上,能力不清楚,统筹不协调,一万人能干成的事非要动用十万人乃至更多,结果增加了钱粮负担以及统筹难度,事倍功半,换成我来干,只需一万青壮和足够的钱粮就能把大运河修的明明白白的。”

这下不止房杜,连李二都诧异了。

李二指着前方已经干涸,遍地裂缝宛如蜘蛛网的河道问道:“这条河你怎么修?”

程处默知道是考教,成竹在胸的说道:“简单,先招一千人,其中包括工匠铁匠泥瓦匠以及懂水利工程的工匠,再找铁匠打造铁锹十字镐等工具,其次制定奖惩制度,首先完成的赏,最后完成的罚,从而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但有个前提,必须让工人吃饱。”

“搞工程是门技术活,以前征徭役用蛮力的方法压根就是错的,更可恨的是饭都不管,粮食都让人家自带,干好了没赏,干坏了重罚,人家的积极性能高吗,人一多不造反都不可能。”

“还有就是徭役干完就遣散回家,下次需要就再征别的,第一批有了经验的徭役没用,第二批徭役来了又得重新积累经验,妥妥的资源浪费嘛。”

“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过程,换成是我就成立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人数不需要太多,八百到一千足矣,让他们专门建房子修河道,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积累大量经验,之后遇见同样的工程都不用做前期准备,看一眼便能轻松上手,是不是提高了很多效率。”

房玄龄沉思道:“这确实是个办法,以前朝廷做什么都是征徭役,不征徭役活没法干,征徭役容易激起民变,简直是恶性循环,养一支专业队伍就没这方面的烦恼了,但是费钱啊。”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程处默说道:“养支专业队伍前期肯定费钱,但技术熟练之后就省下了,事情分两种,有些事前期容易但越做越难,有些事则反之,前期很难,后期却越做越顺,就看你怎么选择。”

“这次旱灾我的建议是先用割韭菜的方式收割门阀一波,赚到钱之后发动门阀,用门阀的力量完成关中的水利修建。”

李二忙问道:“怎么利用,详细说说。”

他对打击门阀的积极性很高,甚至高过了赈灾。

程处默指着刚才考教他的河道说道:“就拿这条河道来说,朝廷想修但不想,或者没能力动手,索性以十万贯的价格承包给门阀,比如王氏的王瀚贞。”

“将这段河道承包给王瀚贞,事前签订协议,必须按时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让他们以干活的方式将被咱们骗走的钱再赚回去。”

“简单的工程承包给门阀,重点或者难点工程则由朝廷专业的施工队来干,但有一点,门阀招来的工人管吃管住的同时还必须发薪水,薪水不能低于长安百姓基本生活水平,总之要比种地高出一点,如此百姓必然抢着加入施工队,压根不用朝廷催促。”

房玄龄鼓掌道:“妙啊,如此既保证了灾民的生存问题,又解决了水利的修建问题,还平复了门阀的怨念,一举数得啊。”

李二捋须笑道:“用门阀的钱办朝廷的事,最后还让门阀心存感激,程处默,你特么还真是个天才。”

程处默听的直翻白眼。

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李二扬起马鞭猛抽马臀道:“玄龄,回城之后立刻展开计划,以最快的速度收割门阀,争取在年底完成关中水利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