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皇帝 > 第172章 交出兵权,继续研究火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交出兵权,继续研究火炮

七月已经过去了,没有了战争的困扰,郓州慢慢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赵启仍旧不敢大意,因为按照他的想法,梁山随时可能进行下一次进攻,他要早早的做好准备。

他设计出了火炮的图纸,火炮的雏形他已经画好了,但是有一个他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的问题,就是无论他设计的火炮有多么的精妙,他都没办法做出飞出去会爆炸的炮弹。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炮都只能发射铁球或者石球,这些炮弹打出去之后是不会爆炸的,会爆炸的炮弹要到18级世纪才被发明出来,会爆炸的炮弹需要一种复杂的引信。

他现在做的每一步研究,都是自己提出一个大概的想法,很多具体的细节还是需要工匠们帮忙才能做得完善,引性这么复杂的东西。古代们的工匠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思考怎么改进炮弹,门外然传来一个声音。

“殿下,童太尉马上就要到了”,一位传令官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童太尉?他来这里干什么,他不是应该在河北准备攻打辽国的事情吗?”

赵启心中不禁发出了疑问。

无论他来到这里干什么,该接待还是要接待的,于是赵启换了官服,给足了童贯面子,就在州署门口等他。

童贯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地走到州署门口,见到赵启赶紧下马行礼。

赵启虽然很讨厌童贯,但是看着童贯彬彬有礼的样子,他也要表现出自己的修养,于是回礼问道:“太尉为何不在河北带兵,不知道来到郓州有什么事情?”

童贯回道:“来的太匆忙了,没来得及先让人传话,请殿下恕罪,我这有官家的手书和尚书省的圣旨请殿下过目。”

赵启看了手书和圣旨,上面写的意思是让他交出兵权,作为军师辅佐童贯攻打梁山。

交出兵权赵启很愿意意的,毕竟真实的战场不是打游戏,一个不小心真的是要断胳膊断腿儿丢掉性命的。

只是让他辅佐童贯继续攻打梁山他不是很愿意,因为他想既然已经有人来带兵打仗了,他应该可以回开封了,毕竟他的孩子再过几个月就要出生了,他的妈妈王贵妃的病情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很担心。

赵启说道:“太尉带兵打仗的经验比我充足,根本不需要我做什么军师。既然你来了,我是否可以回开封了,不知道爹爹是否有明示?”

童贯回道:“有的,官家还有一封手书让我带给殿下。”

赵启打开这封手书,上面写的意思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允许赵启调动一切资源,研究它的新科技帮助童贯攻打梁山,但是必须在郓州当地研究,不能去其他的地方,方便武器研究成功了立即投入使用。

赵启看了手书很烦恼,他现在要是回开封就是抗旨不遵,但是不回开封,他又很想家,于是只能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来缓解他的思念之情。

随着河北大军的陆续到达,郓州城的军队和梁山逐渐对峙了起来,谁也没有办法一口吃掉谁。

经过上一次失败的教训,童贯这一次也不再轻易出兵了,他要等到战力最强的西军到达加上赵启的高科技研究成功,等到万无一失的时候再去攻打梁山。

就这样渐渐的到了八月十五,赵启在古代过了第2个中秋节,他看着天上的满月,不禁想起来李白的那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不曾照古人”,他把古代和现代的月亮都看了一遍,月亮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物是人非,身边的人都已经变了,他只有想家。

为了减轻想家的烦恼,他更加勤奋地研究火炮,只有忙碌起来,让他浑身疲惫,他才能够没有心思去想念家人。

渐渐8月已过,9月重阳到了。

他看着满城的菊花,又想起王维的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知道他在古代的那个兄弟赵桓是否有代替他好好地照顾自己的家人呢?

还好他一直不停的在给家里写信,巧巧和王贵妃也一直不停的在给他回信,每次看到信上写的家中平安,他那份思念之情才稍微平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