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皇帝 > 第16章 情窦初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巧巧让仆人沏了一壶好茶,上了几份糕点,又吩咐家丁去给赵启煮药,赵启看了甚是感动,连连感谢。

赵启说道:“咱们言归正传,我是真没想到那天在宴会间看到你,还好你手下留情,不然我非被你的铁琵琶打死不可。咱们也算是生死交情了,我并不打算逮捕你,只是想问清楚,你是怎么知道我爹爹在青州的,你们一定有一个组织吧。”

巧巧回道:“官人说笑了,那次在青州刺杀目标本来就不是你爹爹,慕容知府才是我们的目标,等到慕容老贼让我们唱《南歌子·风动槐龙舞》的时候我们知道首席做的是官家,当时并没想对官家动手,只是想让官家知道慕容老贼是个阴奉阳违的小人,所以我改唱《卖炭翁》。没成想有人率先动手了,我们只好跟着动手,那铁琵琶就打到了你身上。”

巧巧又将自己的来历详细说了一下,巧巧家原来也在青州府经营着不少生意,颇有家资,平时经常低息甚至无息借钱给百姓,那时候青州知府以青苗法作为理由强制百姓到官府借贷并且收取超出官府规定的三倍利息,由于利息差距很大,到后面就没人去青州府借贷了。慕容知府因此怀恨在心,反而让人诬告巧巧家放高利贷,借机把巧巧家的产业都收归公有,其实说公有,最后都是到了慕容彦达的口袋里,巧巧父亲看着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产业毁于一旦,上京城告状又多次被拦,最后一病不起,郁郁而终。巧巧的妈妈用剩下的所有的家产开了一间舞馆,又请名师教巧巧学习歌曲舞蹈和武艺,希望可以找到机会去刺杀慕容彦达,可惜上次赵启的出现让刺杀行动功亏一篑。刺杀失败之后他们就不敢在城里住了,于是搬到了这河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跟辽人做一些马匹的生意,现在妈妈带人去雄州(今河北雄县)做生意了,所以家里只剩巧巧自己跟家丁了。

赵启听完之后对巧巧更加敬重了,没想到这位活泼水灵的姑娘身上竟然背负着这么多东西。正常人背负的东西越多人就会越深沉,但是巧巧没有,她始终开朗活泼地面对着一切,赵启心里想着嘴上说道:“巧巧妹妹让人好生敬佩,举轻若重只是常人,举重若轻才是真豪杰。”

巧巧笑道:“我每天唱歌跳舞,然后练习使用铁琵琶还觉得挺好玩的,尤其是想到有一天可以靠着它们给爹爹报仇,就越学越开心,谈不上举重若轻。起初也有偷懒不练的时候,被师傅抓到了就要处罚,没少挨板子。后来呀我就想,开心学习这些是一天,不开心学习也是一天,既然一定要学,那还不如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地去学习,去享受这个过程。后来我想生活也是一样的,无论我再流多少眼泪,父亲也不可能复生了,产业也不是一时之间可以恢复的,那就享受当下的生活吧。”

这番话每一个字都深深促动了赵启,他心想:“享受当下的生活,这不是我现在要做的吗。我自从来到宋朝以后,一直在为回现代的事情而发愁,常常夜不能寐,身边的人也常常问我,我现在有皇子的身份同时还有审判的权利为什么脸上还总是有郁闷的神情。既然一时半会不能回到现代,我在想办法回去的同时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这宋朝的生活呢,如果一辈子回不到现代,难道一辈子就流着泪度过吗,这是万万不能的。”

两人都是少年,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越说越投缘,只顾着说话,一壶新茶两人一口没喝。直到赵启肚子咕咕的叫,两人才意识到一早晨滴水未进,茶都凉了,于是巧巧吩咐下人重新上了一壶好茶,将饭前小吃撤下换上主食。

巧巧说道:“官人是客,我给你准备了简单的宴席,巧巧不能喝酒,所以 不能搞‘凡酒一献,从以四肴’(喝一杯酒,将四样菜换下重新换四样菜,如此反复)那套了。”

赵启回道:“这些小吃已经很好了,不敢再麻烦娘子。”

巧巧爽朗地说道:“咱们两顿饭只吃小吃怎么吃的饱,而且现在我们住的家又被慕容老贼发现了,看样子又要搬家了,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请官人,所以这顿必须要请你吃好一些。”说着一拍手,家丁上了八样菜肴。

第一道是用鼓汤煮的羊肉,巧巧说道:“官人那天身受重伤,又在江边污水中浸了很久,最适合吃这鼓汤羊肉。鼓汤是有辟秽解毒,凉血清热之功效,加上羊肉可以补温驱寒,对官人身体恢复很有帮助,稍等我让他们把配方给你带上,官人回家以后可以自己煮这鼓汤羊肉了。”

赵启心想都说山东人好客,看来自古如此,于是回道:“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我自从来到你府上福地,身体已经恢复了三分,看见你之后一开心身体立马又恢复了三分,今日咱们坦诚相见,解除了种种误会,我心里极为痛快,身体又恢复了三分,你这羊肉一上来呀,我身体又恢复了一分,现在已经全好了,哈哈哈。”

巧巧笑道:“官人的意思是羊肉不好,只能恢复一分了。”

赵启回道:“岂敢岂敢,可是身体只有十分,没法再多出两分,这羊肉的一分是帮助我最后恢复好的一分,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可惜只剩一分给它了。”

巧巧听了赵启的回答脸上一热,双颊变得微红,竟有了一丝飘飘然的感觉。

第二道菜是“爆肉角子‘’,是用一种炸煎饺,外面一层炸的金黄酥脆,里面肉馅是用特制的调料加上鲜肉制成,整体粘而不稠,油而不腻。第三道菜是“莲花肉油饼”,油饼在盘子里摆成莲花的形状,中间放上爆炒过的羊肉和葱丝,那饼厚度很薄,但是很有韧性,充满了面香。第四道菜是“白肉胡饼”,用厚实一点的面饼包住肉哨子,像今天的肉夹馍一样。第五道菜是“群仙炙,太平毕罗”,是一种烧烤的拼盘,里面有烤羊排、羊肉、牛肉、五花肉、扇贝等等。第六道菜是“假鼋鱼”,看起来像一只鳖,其实鳖肉是用鸡肉做的,鳖裙是用羊肉做的,鳖背是一大片木耳,鳖腹是一小片粉皮,鸡肉羊肉先用高汤煮好,然后再炸再蒸,所以叫“假鼋鱼。第七道菜是“”柰花索粉‘’,是在粉丝汤上撒上茉莉花,喝起来清爽可口,没有油腻感。第八道菜是“青州扒鸡”,一只整鸡放在荷叶上,鸡身金黄油亮,肉质十分鲜嫩,吃的时候只要抖一下,整只鸡立马骨肉分离,传出一阵阵肉香。

赵启饱餐一顿之后,巧巧又让家丁送来饭后糕点,赵启哪里还吃的下,巧巧就让家丁上了一壶好茶来给赵启。

赵启喝了一口茶缓缓地说道:“巧巧妹妹,那雷鸣你确实不认识吗,不认识的话怎么会跟你同时出现在宴会上呢。”

巧巧回答道:“官人还是不相信我,我骗你做什么,你救了我几次,你待我好,那我自然也待你好。你说的雷鸣是那个刺客吧,我那天也很奇怪为什么他会出现在宴会上,后来问了妈妈,妈妈说那天跳舞的的时候已经要到青州府了,有位姐姐突然说不舒服,要换她妹妹上,已经到了府门口,我妈妈也没想那么多,就直接让她上了,没想他到男扮女装,也是位刺客。”

赵启又问道:“你那位姐姐还在府上吗?”

巧巧回答道:“不在府上了,那天刺杀失败以后他们就都走了,我妈妈也把舞馆解散了。我真的不是去刺杀你爹爹的,而是要刺杀那位慕容老贼。”

赵启心想:“多日看下来,巧巧说的定然都是真话,那雷鸣一定是骗了自己,也是老天帮忙,让自己遇见巧巧,不但大难不死,而且弄清楚了很多问题。”知道巧巧并不是雷鸣的妻子,赵启心中的梗塞就去了一层,巧巧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就像灵丹妙药一样,既让自己神清气爽,又让前些天受伤的伤口不再疼痛。现在他对巧巧没有一分的怀疑,只有十分的喜爱,同时又担心起来。

赵启说道:“巧巧妹子,我这次回去,一定还你们家一个公道,你刚刚说的你愿意写下来吗,还有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年间的案子。”

只听嘭嘭两声,巧巧跪在地上磕了两个响头,说道:“官人可是说真的,多谢官人了,奴家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官人。”赵启让这突如其来的的磕头弄得很不好意思,连忙扶起巧巧,说道:“你这是做什么,以后你见我不要磕头,不要行这么大的礼”,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爱上了这位坚强美丽的姑娘。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已经下意识的觉得既然咱们是爱人你干嘛行这种礼。

赵启扶起巧巧,巧巧一抬头,两人四目相对,赵启满眼疼爱怜惜的目光和巧巧那已经泛着眼泪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两人对视了几秒,仿佛时间已经停止了,这世界上现在只有他们两人,他们的目光中心中都只有对方。赵启顺着巧巧的目光吻了下去,巧巧却忽地一把推开赵启说道:“官人不可”,把脸庞转了过去。

赵启心中这个悔恨呀,这怎么就在宋朝,要是现代的话八成已经尝到巧巧那朱唇的味道了。但是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连忙道歉说道:“对不起,我一时没忍住”。

巧巧委屈道:“官人切莫看轻了奴家”,心中却有一点喜欢,巧巧从没有谈过恋爱,虽然有师傅教她跳舞,但是都是在家教,只是想等有一天可以刺杀的时候派上用场。从小身边的人就说如果男人喜欢她,一定会用八抬大轿风风火火地把她娶回家,如果没有娶回家就有肌肤之亲,那是万万不可的。

其实宋朝之间民风是很开放的,汉朝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和皇后卫子夫就是同母异父的姐弟,但是到了宋朝程朱理学盛行,开始“存天理,灭人欲”,女子也开始裹小脚,宋朝人从小就收到这种被禁锢的教育,自然也认为被禁锢就是对的,如果你反对,你就是异类,你就要被社会唾弃,这种情况下大家也只能接受程朱理学了。后来满族入侵,为了保护种族,大家更加推崇程朱理学,这是后话了。

赵启说道:“巧巧妹妹,以后你不要我叫官人了。”

巧巧问道:“那叫官人什么?”

“叫我赵大哥吧”,赵启目不转睛地看着巧巧,巧巧莞尔一笑,回道:“好的,赵大哥”。

赵启听她叫的亲昵,心中小鹿也在不停地乱撞,问道:“那我以后叫你巧妹可以吗 ”,巧巧点头答应道:“都听赵大哥的”。想着关系更进一步,赵启像吃了蜜糖一样甜蜜,又说道:“对了巧妹,你还没说令尊姓名,还有是哪年间的案子。”

巧巧回答道:“我爹爹姓姜,讳名上有下才,案子是壬午年发生的。”

赵启此时心思一半在听案子,一半在巧巧身上,听到姓姜,不由得说道:“《诗经·卫风·硕人》里面说庄姜夫人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你姓姜,叫姜巧巧,难道跟这位美丽的庄姜夫人是一脉吗?”

巧巧说道:“赵大哥又来取笑我,哈哈。”

赵启处理事情都是专心致志的,此时在喜欢的人面前有些暴露了本性,举手投足之间总是显示出对巧巧的喜爱。赵启看着身边这位美丽动人的巧巧,总是想保护她,希望以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她,让她一直可以这么开心快乐美丽下去,心中想了一下这两个月以来的事情,又正色说道:“巧妹,我这就回去,先把令尊的案子处理了,你的住处慕容老伯,哦,慕容知州已经知道了,你最近要小心为好,免得他们再来纠缠你。我叫赵启,是皇子,如果有人来欺负你,你可以报上我的名号,无论是谁胆敢欺负你,我一定不饶他。”

巧巧从小就背负着深仇大恨,她从小似乎只为了报仇活着,好在妈妈和请的老师们都比较开朗,所以自己个性也比较阳光。别人一直跟她说练习铁琵琶一是为了报仇,二是可以保护自己,之前别人总说她要像个男孩子一样自己保护自己,从来没有人说过要保护她,第一次听见赵启说要保护她,心里大为感动。

就在此时,两人耳边传来一阵嘶鸣,那声音直干云霄,穿地千尺,经久不绝,巧巧说道:“赵大哥既然如此看得起小妹,小妹再送你一样礼物,跟我来。”

巧巧领着赵启来到他们家的养马场,看见左右马厩里各拴着七八匹马,那空旷的场子里却有一匹红马正在奔跑,那匹马浑身像炭火一般的红,没有一根杂毛,在阳光的映照下通体发亮,马头高昂,有睥睨一切的姿态,宝马身高约一丈,在马场上像一团火焰一样飞来飞去。赵启赞叹道:“真是宝马良驹。”

巧巧说道:“赵大哥说对了,这是我们姜宅的镇宅之宝,这匹马不是辽东购买来的,是从川蜀之地费了很大劲运到青州的,据说是宁远(古代大宛)传过来的。我妈妈说如果将来我嫁人了,这匹马就送给女婿,但是我嫁的人要先能驯服这匹马才行。”

赵启听见这话来劲了,说道:“驯服这匹马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哈哈”,这时养马官插话说道:“说来惭愧,老身养马几十年,这匹马性子太烈,始终没办法驯服”,赵启看了一养马官,意思是说:“我在说我啊,不是说你”。养马官平时只管养马,自认是养马的高手,对于人情世故不太知晓,因此没有理解赵启眼神的意思,反而继续对巧巧说道:“小主人,如果你哪天真的找到如意郎君,你可以跟老身说一下,我去劝主人不要以驯服这匹马作为条件,不然你要错过好的姻缘喽。”

巧巧说道:“孙伯,我自己的事情自有我自己做主,你要是再胡言乱语,罚你一个月不能喝酒”,孙伯心中一惊,赶紧拿出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口,哈了一声,说道:“小主人不要生气你,老身以后不提就是。”

赵启心想:“老官好瞧不起人”,却不知道这些年来上百名驯马高手都没能驯服这匹马,倒不是孙伯瞧不起赵启。赵启问道:“孙伯,你说没人能驯服这匹马,既然这样,之前这匹马怎么送过来的?”孙伯回道:“之前我们无意间救了一位宁远商人,就一直跟随我们了,这匹马是他的,那位商人死了之后,这匹马就没人能驯服了,这匹马可是……”

赵启雄心勃发,不等孙伯说完已经跑了出去,那匹红马正在来回奔驰,赵启抖擞精神,竟然追上了红马,等到距离近了 ,双脚发力一跃而起,用双臂抱住了马脖子,巧巧喊道:“赵大哥,你拿一个套马杆,这样用手危险”,吩咐孙伯赶紧去拿套马杆。

赵启奋起神威,身体横在马侧,只用双臂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又抓准马蹄落地的这一瞬间,用脚稍一点地,翻身上马,伏在马背上。那红马左右奔驰,前仰后翘想将赵启摔落下来,赵启双臂双手紧紧夹住红马,始终没被摔下,僵持了一刻钟的时间,赵启跟红马都不肯认输。由于一直用力,赵启手臂上的伤口重新裂开,慢慢地渗出血来,用不了多久,一定会被摔落马下。赵启心想今天一定要在巧巧面前征服这匹红马,得想别的办法才行,咬紧牙关,心一横,他再次抓住马蹄落地的瞬间,翻身下马,手臂仍然紧紧抱着红马的脖子,用右腿来红马的前腿,赵启力大,用这种摔跤的方法将红马按到在地,孙伯看呆连连叫好,巧巧将孙伯手里的桃马杆夺过来扔给赵启。

赵启没有剩余的手去接套马杆,就用身体压着红马,红马也不肯屈服,一声嘶鸣划破长空,重新用力站了起来。赵启再用摔跤的方法将它绊倒,如此反复了几次,赵启双臂上渗出血渐渐沾到马身上,沾到马的眼睛上。此时赵启感觉筋疲力尽了,脑中已经没有了意识,四肢只是在机械地夹住红马,这时只是身体的反应,而不是大脑告诉他怎样做了。最终,当赵启的血滴到草地上的时候,还是红马先屈服了,不再挣扎,跟着赵启发出的信号进行配合。当红马平静了之后,赵启这才逐渐恢复神智,骑着马走到巧巧面前,翻身下马,跟孙伯要了一大瓶水。

巧巧看着赵启那流血的手臂,看着赵启那疲惫坚定又快乐的脸庞,嗔道:“赵大哥,你干什么一直抱着马不放,我很担心你,你看你手臂又流血了,你即使驯服不了这匹马,即使驯服不了……”

赵启松开捂着小腹的右臂,小腹的伤口也渗出血来,但是脸上 仍旧露出笑容,丝毫不感觉疼痛,笑道:“驯服不了怎么?”

巧巧用小拳拳锤了一下敲赵启的胸口,喜道:“你驯服不了,我也跟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