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台显微镜到最后到底还是留在了两仪殿,房遗爱没能将其带走,哪怕房遗爱说过几天要在讲学的时候要用显微镜。
对于李治来说,显微镜等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感到好奇倒也正常。
只能说,房遗爱之前出的主意确实好,让李治有了更多的空闲的时间。
房遗爱也能理解李治的好奇,反正李治已经答应了等房遗爱去芙蓉园讲学的时候一定把显微镜带过去。
显微镜的面世还没有给长安带来多大的影响,却给阎立本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苦恼。
皇帝又派人来催显微镜的制造,不但如此,太医令和太医丞竟然也联袂来催。
看着太医令和太医丞激动的样子,阎立本就知道显微镜的研制大获成功,不然,也不会让两个杏林圣手如此激动。
其实阎立本也很好奇房遗爱到底用显微镜做了什么,竟然能让两个杏林圣手如此激动。
不说皇帝已经派人来催促过,看到两个老太医迫切的样子,阎立本还能说什么?
当然是满口答应!
好在阎立本对此早有预料,房遗爱哪次折腾出的东西不是备受追捧?
所以,他早就做了准备,就没有让擅长制镜的工匠们停下来过,一直在磨制镜片。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相信他们很快就能制作出合格的镜片。
只需要再等几天可以了。
他现在祈祷的是,在等待的这几天的时间里,皇帝可千万别再派人来催了。
太医令和太医丞回到太医署之后,立即召集了所有太医以及学徒说起了此行惊人的发现。
理所当然的,这在太医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对于他们的认知是一个巨大的颠覆。
谁能想到世上竟然还存在着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呢?
他们更没想到还有如此神奇的装置,能将微小的东西放大很多倍。
他们也预感到这有可能给医道带来极大的颠覆。
房遗爱离开两仪殿之后,也派人放出了风声。
明天,他将会朱雀门前进行一场有关大气压力的铜球实验,同时把讲学的地点改在芙蓉园。
其实这两天国子监的学子们对大气压力的实验议论的不少,甚至有些聪慧的学子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实验。
毕竟实验原理很简单,他们虽然没有条件进行铜球实验,却也能仿照铜球实验,只不过效果并没有那么好。
他们也证明了确实存在大气压力,只不过大气压力到底有没有房遗爱说的那么大就有待商榷了。
所以,国子监的学子们对房遗爱的实验也格外的关注。
如今听说房遗爱明天就会在朱雀门前进行大气压力实验,他们感到格外的高兴。
他们也开始兴致勃勃的猜测,到底要用几匹马才能拉开铜球?
有人猜两匹,有人猜四匹,也有人猜六匹。
大部分人猜测是两匹马或是四匹马,只有极少数人猜测是六匹马,也就到此为止了,没有人会猜测更多。
一辆满载的马车顶多也就需要两匹马来拉动,不大点的分开的铜球还能多难拉开?
到底需要多少马才能拉开,明天就拭目以待了。
还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以后讲学的地点竟然放在了芙蓉园!
那可是芙蓉园啊,赫赫有名的皇家园林!
经过隋炀帝的扩建之后,芙蓉园就已经名声在外,大唐立国之后,芙蓉园再次经过了改建,更加的美轮美奂。
后来太宗皇帝将芙蓉园赏赐给了魏王李泰,因为李泰频频在芙蓉园举办诗会拉拢人才,得以让更多人的有幸见识到了芙蓉园的美景,使得芙蓉园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意攀附李泰,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李泰的青睐,能够出入芙蓉园的人终究是少数。
后来,李泰被迫离开长安就藩,芙蓉园就此闭门谢客。
再后来,李泰因为谋反被废,芙蓉园也彻底冷寂了下来。
名声斐然的皇家园林,却再也没有往昔的热闹,空有美轮美奂的景色,却再也没有文人墨客咏叹。
所以,听讲学的地点改为芙蓉园之后,国子监的学子们也很激动,因为他们也能有幸进入芙蓉园。
哪个长安人不想去芙蓉园呢?
说起来,他们这也算是托了晋国公的福呢。
陈定涛他们依然没有离开长安,而是混迹在国子监,所以他们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虽然他们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却也听说过芙蓉园的鼎鼎大名,这是真正的皇家园林,隋炀帝曾在芙蓉园与群臣饮酒作乐,太宗皇帝也曾在芙蓉园宴请群臣,芙蓉园还曾是亲王府邸。
他们当然也渴望去芙蓉园听晋国公讲学!
事实上,他们依旧在长安逗留,并非是沉迷于长安的繁华,相反,他们不太适应长安的寒冷和干燥。
他们之所以还在长安逗留,一方面是想交几个朋友,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听晋国公讲学。
原本他们想着已经和国子监的学子们厮混熟了,不用麻烦晋国公也能来国子监听讲。
没想到晋国公如此的神通广大,竟然将讲学的地点改在了芙蓉园。
诚然,天气越来越冷了,芙蓉园有高楼大厦可以避寒,这是好事,但是他们想进入芙蓉园可不容易,毕竟他们没有任何官身,而且不是真的国子监学子。
思来想去,他们只能厚着脸皮再去求见晋国公。
要找晋国公不难,晋国公要么在皇宫,要么在禁苑,问题是他们都进不去。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们,因为晋国公总要回家。
所以他们提早就来到了晋阳公主府外等候,要问他们为什么不进公主府的角门。
当然是因为公主府的压迫感实在太足了,还不如在外面等候来的自在。
房遗爱一路哼着小曲往回走,最近这段日子有些忙碌,虽不如往日悠闲,但这种充实感和成就感也很不错。
陈定涛他们见到房遗爱在护卫的簇拥下行来,激动而又紧张的从街边迎了上去。
“拜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