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穿越古今要修仙 > 一百二十五、教赵正昌炼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百二十五、教赵正昌炼丹

经过几天修炼,赵正昌熟练地掌握了火焰术。看着祖父使出火焰术,赵火烈好奇地问:“太师叔祖,我祖父练的火焰术与我们练的火球术有什么不同。”

沈无求赞赏地点头,真是勤学好问的好孩子。他解释道:“火球术是一个通用术法,每个修士都能学,它是用特殊的手势结印,引动空气中的火元素,从而达到燃烧的效果。”

顿了顿,呷了一口茶,又道:“火焰术则必须得是有火灵根的修士才能修炼。施法的时候,不需要结繁复的手印,只需要一个意念,调动自身的火灵力就可以了。在打斗时,火焰术速度更快,攻击力更强。”

“喔,明白了。太师叔祖,我是水木双系,那我是不是可以练习水系和木系的专门功法了呀?”赵火烈问道。赵正昌给孙子起名时,希望孙儿是火系灵根,将来能够学习炼器术,可惜赵火烈偏偏没有火灵根,这名字倒是“名不符实”了。

“你现在练气等级太低,等你到达三级以上,才可以开始练习。”沈无求奈心讲解。

“五行功法可以给你们,但不是白给,以后要扣你们宗门的任务积分。至于如何获得积分,我迟些会跟宗主商量商量,再公布具体的条款。你们安心地把我教的这些基础功法练熟再说。”沈无求补充道。

“喔,”众人悻悻地散了。

“师叔祖,我的火焰术已经熟练了,什么时候才能教我炼丹?”等弟子们都走了,赵正昌忙问道。

“如果药材准备好了,今天就可以啊。”沈无求道。“我们就在如意居的正堂炼吧。”沈无求拿出防火毡铺在大办公桌上。看来还得另外建一个方便炼丹、炼器的工作室来。

“准备了十份药材,鲜品的伸筋草我也准备有了。”赵正昌搓搓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那好,我先炼一次给你看,我没测过灵根,所以没练过火焰术。我用精煤火焰炼给你看,你注意药材投入的先后,份量。等一下用自己的灵火炼制。”沈无求边说边拿出丹炉和精煤。

赵正昌把药材拿出来,沈无求捡出一份药材,按投药的顺序摆放好。燃起炉火,开始炼丹。他一边炼制,一边解说每个步骤要注意的事项,半点没有藏私。

赵正昌全神贯注地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某个细节。

两刻钟后,沈无求炼好一炉丹,还是和上次一样,只成了五粒。他一本正经地对赵正昌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求你练火焰术的原因。用自身的灵火炼丹,成丹率更高些。”

赵正昌开始动手炼丹,沈无求在一旁指导。刚开始还好,等到萃取药汁时,他一心急,灵火过大,鼎里的药汁沸腾太大,大半都溅出来了。

药汁比较少他又未能及时减弱灵火,仅剩下的一点药汁就全糊了。

赵正昌不好意思地看向沈无求,“不要紧,万事开头难,再来。”沈无求鼓励道。

第二次,赵正昌小心翼翼地控火,放入药材,萃取药汁。有了上次溢锅的教训,赵正昌用比上次小得多的火焰加热,萃取过程比上次长了很多。

由于炉温过低,杂质去除得不够干净,最后,一炉浓稠的药汁,赵正昌始终无法凝炼成丹。他精疲力竭,尴尬又无可奈何地看向沈无求。“师叔祖,怎么办?”

沈无求看得出来,他后继乏力了,轻叹一声:“唉,你太急切了。你记住,这洗髓丹不过是修仙界的低级丹药,用平常心对待,放缓心态,就像你平常给病人把脉看病那样。我再炼一次给你看吧。”

沈无求递给赵正昌一粒补气丹,“喏,把这补气丹服下。”赵正昌感激地接过丹药,服下去,然后让出位置,站到一旁。

沈无求拿出一只瓷碗,将没凝成丹的药汁盛出来,重新拿了一份药材,再次燃起精煤,开始炼丹。

这一次,沈无求针对赵正昌容易出错地环节,作了详细讲解。待到开始萃取药汁,沈无求缓缓加入刚才的那碗药汁,准备一并炼化。

沈无求左手控制火候,右手运连灵元气,小心搅拌着鼎里的药汁,直至药汁变得浓稠,他撤掉了丹炉里的火,利用余温将药汁凝成丹。

只见他双手运转灵气,鼎中的药汁慢慢凝结,渐渐的九枚浑圆光滑的丹丸凝结而成。这一炉,两份药材只得了九枚丹。

沈无求拿出瓷瓶,瞥一眼门外,将其中六枚装入,剩下的三枚装入另一个瓶中。

此时门外围了一圈,正是陆一鸣等人,沈无求看了一眼挤在最前面的李笋道:“你过来。”

“太师叔祖,您别生气,我们只是好奇,没见过炼丹……”李笋被点到名,有些战战兢兢,太师叔祖不会是生气了吧?!

“小样,谁说我生气了,你们当中要是有人对炼丹感兴趣,也可以学习。喏,这里面是刚炼好的六枚洗髓丹,你拿去和师兄弟们分了吧。记得拿瓷瓶回来还给我,还有走远点再服用。”

门外的卢火亮等人,听到有洗髓丹分给他们了,纷纷欢呼雀跃:“谢谢太师叔祖,太师叔祖万福金安!”他们其实更想喊“太师叔祖万岁?”但是怕被外人听到,招来杀身之祸。

几个人高兴的结伴跑了出去他们早就听说了,服用了洗髓丹洗髓伐筋,会排出很多污垢,所以要离茶坊远点。

赵正昌看着兴冲冲跑开的弟子们,鼓起勇气,道:“师叔祖,我想再试一次。”

沈无求让出位置,嘱咐道:“放平心态,胆大心细。”

赵正昌深呼吸,应道:“好的,弟子明白了。”

这一次,赵正昌终于炼制成功,五枚丹药,其中只有三枚如同沈无求炼制的那样完美,有两枚不够圆,表面也不够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