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奥奇传说之龙族的宝藏 > 第184章 旧战阴影(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次整理好情绪后,她准备关闭这张照片时,由于鼠标上的那层薄汗的缘故,没有关闭反而移动了照片,就是这么一个举动,目光落在了数据表格的空白处。那里有一行极淡的字迹,字迹小得几乎要和纸张的黄斑融为一体,显然是当时记录者随手写的,又刻意压低了力度。

她赶紧将照片放大,滚动着鼠标滑轮,将亮度调到最高,逐字分析。屏幕的亮光几乎要在她脸上洒上一层纱,终于让那行小字显露出轮廓。“实验体来自于东北地区”的字样被翻译出来,字样放在记录文档上,每一个字都刺得她眼睛生疼。之前看这组数据时完全没注意到这行字,想来是卡尔当初拍摄时角度不行,外加上灯光不亮,把这处细节藏在阴影里。

“部长,你快看这个。”黄诗颖的声音发紧,她挪动电脑将屏幕面向大橙子,手指停留在记录文档上的“东北地区”字样,“这行字显然是后续加上去的,但他们只在乎数据,并不在乎实验体来自哪……可这些实验体分明是中国人,是我们的同胞。”

屏幕太亮了,同样在大橙子脸上洒上一层纱,他的目光在那行字样上停留很久。他没有说话,只是看了很久,甚至滚动滑轮直至无法再放大,反复确认字迹,墨镜后的眉头一点点皱起,原本平稳的呼吸慢了几拍。在当初看实验体01来自半岛地区时,心里倒不怎么难受。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把电脑重扶正,声音比之前沉了很多,“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你去休息吧,如果身体不适再和我说。”

黄诗颖点头,随即离开,可眼眶还是发热。

她在宿舍一楼的餐厅坐到晚上九点,最终还是太累了便起身去洗漱。洗漱完毕后,回到房间坐在窗边,手中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李玉夏发来的短信,附带一张北海道的风景照。

“诗颖啊,我们准备去小樽玩玩呢。你那边工作顺利吗?别太累了。”这是手机上短信的显示。对方的动态里,李玉夏穿着黄色的秋季衣服,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身边的李晴举着冰淇淋,背景是充满秋末气息的小樽运河,暖黄的灯光映在水上,满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黄诗颖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随后回复道:“挺顺利的,没什么困难。”

发完消息,她盯着动态看了很久,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她没法告诉李玉夏,自己今天看了多少份冰冷的文字记录,认了多少同胞的伤亡数字,只能看着她们在远方享受假期,自己则看着沉痛的秘密。窗外的路灯亮着,像是她自己。

第二天清晨,黄诗颖迷迷糊糊地醒来,摸过手机一看时间,居然都九点多了!她心头一紧,慌乱地坐起身,指尖飞快地拨通了大橙子的电话。电话拨通的瞬间,她已经在心里彩排好要道歉的话,准备解释是自己昨天太晚睡导致的。可没等她开口,那头却先传来温和的声音:“本来就是假期喊你来加班的,要是昨天的事没缓过来,晚点来也没关系的。”

悬着的心骤然落地,黄诗颖松了一口气,放下手机匆匆洗漱。整理妥当后,她下楼径直走向会议室。

“今天的内容是日本二战后期的事,他们用自己人做实验。”大橙子说。

“自己人?”黄诗颖滚动鼠标,点开其中一张实验日志。日期是1944年6月,内容是太平洋战场塞班岛失守,硫磺岛战役伤亡超过预期,东南亚战线兵力缺口达3万;为加速伤兵归队,特从菲律宾、缅甸前线特调30名日本士兵,以归国英雄的名义,开展药剂适配实验。

“看来二战到了这个阶段,日本已经处于下风,估计想利用药剂来帮助他们挽回战场局势,但这药剂不是用来杀人的吗?”黄诗颖疑惑。

“你接着看。”大橙子提醒。

黄诗颖念着那“归国英雄”这四个字,语气里满是讽刺。翻到附在日志后的人员名单,所谓英雄的备注栏里,全是腿部子弹贯穿伤、手臂刀伤、躯干浅层割裂伤等记录,没有姓名,只有菲01、缅03这样的编号,末尾还备注着“归国后去面见民众,而后自愿参加实验计划”的字样。她嗤笑一声,鼠标扫过这行字,不用想也知道,是想安慰这群人的心理,好顺带让他们参与实验。

继续往下看,实验记录格外工整:“每日清晨七点,为30名实验体注射复战01药剂,剂量5ml\/次,注射部位为颈部。针对子弹贯穿伤(涉及腿部21人、手臂9人),注射后用纱布包扎;针对刀伤(躯干浅层12人),注射后仅用生理盐水处理伤口,观察结痂速度。”日志里还附带了一张药剂瓶的手绘简图,标签上写着成分,没有更详细的说明,显然是刻意隐瞒。

黄诗颖看着这手绘简图,思考着到底是什么样的成分,无论怎么翻找后续内容,都无法从中获取。

数据结果里的记录,透着一股近乎残忍的高效。内容是“注射后24小时,28名实验体伤口出血量减少,止血速度较常规治疗加快50%,仅菲12(腿部贯穿伤)仍有少量流血;72小时后12名刀伤实验体伤口开始结痂,9名手臂子弹伤实验体可轻微活动关节;一周后,8名实验体(腿部伤口)可自主行走一百米,12可持枪械完成瞄准射击动作,军医评估后归队,立即前往东南亚战场。”

日志旁用红色墨水写着研究员的批注,黄诗颖有些震惊,数据结果竟如此高效。短期医疗显着提升,常规归队伤兵需四周,现缩短一半,效率覆盖至原本的1\/2;内容里还写想要批量生产“复战”药剂,可覆盖东南亚战线轻伤兵60%,减少兵力压力。看着这些数字,这简直是在造超级士兵,这种源源不断的药剂,将会给世界带来不少血肉模糊的战争。怪不得当年即使投降了,也有不少士兵不愿接受结果,仍在作战。

不过按照历史的走向,这项计划并没有完全成功,黄诗颖是知道的。前有在1944年12月美国因珍珠港事件,多次对日本进行轰炸,针对东京和大阪,本土民众和伤兵数量剧增,单日增加伤兵上千人;后有苏联1945年8月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对日宣战,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支援东北,并对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无论是飞机轰炸,还是钢铁洪流,两者对日本士兵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失。

当时日本军队还想着加快生产线,以便于更快地恢复作战能力,但当年因为美军轰炸原因导致医疗水平受限,且无法提高药剂质量,依旧是仅对轻伤兵有效,部分重度伤兵注射后出现伤口感染加重的情况。黄诗颖还看到末尾处,“需紧急改良药剂,扩大适用范围,否则无法应对前线伤兵压力”。

黄诗颖跟着文字记录开始分析,随后说道:“他们太自大了,一开始靠名叫复战的药剂给几十个伤兵治疗,就觉得可以扭转东南亚战线的颓势,还想批量生产来解决兵力缺口。完全没想到局势会变化得这么快。”

“还得是老美啊,直接轰炸东京本土,还顺带给了俩原子弹。”大橙子回应,“狠狠地重创了日本,以至于到现在军事实力都没缓过来。”

日志日期来到1945年2月,开篇的字迹比之前倒显得潦草不少,能看出记录者的急切。内容无非是“1944年12月美军在日本本土的东京和大阪,核心实验室被毁,医疗设备损失超70%,药剂提纯技术人员伤亡过半,部分地区战线告急,伤兵积压量突破2万,其中重度伤兵高达70%,复战01完全无力覆盖,希望国家出资,紧急改良药剂,编号复战02”。后面附带着实验人员名单,100多个编号的备注栏写得密密麻麻。没有一个是轻伤,甚至有20个编号直接备注“肢体残疾”,末尾写着均为无法归队的士兵。

但实验数据处处透露着血腥。第一类是短期有效后死亡,日志里写着重度伤兵均为四肢有贯穿伤,或内脏损伤。注射复战02后,24小时伤口渗血明显减少,原本外翻的皮肉开始收缩;48小时后,部分伤兵能自主翻身,甚至能吃东西,军医评估愈合状态达到预期;但72小时后,最先出现异状的是突然开始呕吐鲜血,血压骤降,军医抢救时发现其腹腔内血管大面积破裂,血液呈暗红色,且无法止血,半小时后死亡。

而后面的记录更加密集。随后28名伤兵陆续出现同样症状,有的咳血,有的便血,解剖后发现所有死者的血管壁都变薄变脆,像是被某种物质腐蚀。最终只活下来6人,只是因为伤势较轻,却也需要长期输血维持,根本无法归队。

第二类问题是残疾再生失败。8名伤兵里,5名断臂,3名断腿,都是战场被炸弹炸伤的。为了促进再生,研究员们给他们注射了2倍浓度的复战02,每天2次。注射3天后有伤兵突然说“胳膊有点痒”,掀开纱布一看,残肢断口处出现红色的小凸起,像小肉芽一样,研究员当时还画了一个简图,标注疑似新生组织,再生实验见效。

可这份成效只维持了三天。第六天部分伤兵残肢开始流脓,凸起处的皮肤裂开,露出发黑的组织,体温升到40度,被鉴定为败血症。后续几人也陆续开始有新的状况,有的残肢肿得比原来粗;有的溃烂处爬满蛆虫……研究院尝试抗生素治疗,可本土抗生素被美军封锁,根本没有存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恶化。这8人里,7人在一周后死去,只有一人活下来,但他的断腿残肢已经全部坏死,不得不做高位截肢手术。

日志末尾,研究员用蓝色墨水写了一段更加潦草的备注,墨水都晕开了,黄诗颖在翻译时显得极其困难。内容是“复战02的问题出现在纯度上,因为实验室被毁,提纯设备不全,药剂里的特殊杂质没有过滤,所谓的再生能力也根本不是可控的细胞生长,而是疯狂的异常增殖,就像癌细胞的一样”。黄诗颖觉得重伤兵的身体本就虚弱,根本扛不住这样的刺激,死亡率超过85%,实验完全失败。

“日军为了赢,连重伤兵的最后一丝价值都要压榨干净,最后失败了,就在纸上轻飘飘地写点报告就算结束了。”黄诗颖开始记录关键内容。

“要是老罗在的话肯定会说‘好死’,哈哈哈哈。”大橙子回应,“而且小日本45年投降归国后待遇真的差,也算是因果报应。”

黄诗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把记录好的文档保存,伸了个懒腰,语气里带着疑惑:“你不好奇吗?就算复战02就算不稳定,可它能让重伤兵短期止血、甚至能让残肢冒出新生组织,这种效果根本不是当时医疗水平能够做到的!”她重新翻找看过的日志,指尖指向那张简图,“成分里哪找到这么强的原料?真要如此老美在二战后去日本,不得批量生产‘美国队长’啊?这复战02药剂肯定有问题,说不定是什么神秘势力,在背后推波助澜,不然日军怎么会搞出如此超乎常理的东西?就算后期失控,死亡率直逼90%,可他们能造出雏形就很不对劲了。”

大橙子反倒没有接话,而是操控自己的电脑,将一张图片放在屏幕上,滚动鼠标滚轮拉到最大,翻译过来的内容是“改良药剂成分含龙类基因提取物,纯度不足导致细胞失控”。他示意黄诗颖看过来,“你说得没错,药剂确实有问题。但我没想到这能牵扯到龙类身上去,失控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根本问题。”

黄诗颖看着屏幕上的图片若有所思,眉头皱得更紧,“龙类基因?这到底是什么?日文直译龙文?可我翻译过六叶神社给的龙文,并没有说明什么,而且二战期间也没有龙王复苏的现象。”

“那会不会六叶神社想隐藏什么?”大橙子看向黄诗颖。

“不知道。”黄诗颖摇头。

“现在还不太清楚,线索太少了,而且大部分书籍应该被六叶神社收集起来了。我们先把实验记录、药剂类型、数据结果这些资料破译完,然后再去看看龙文有什么线索吧。”大橙子关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