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仕途人生 > 第1472章 电停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永春在向陈明浩汇报完以后,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给了县长岳丛风,让他以县政府的名义和相关部门接洽,在下班前务必要冻结化工工业园区所有企业在银行的账户及资金,至于企业的法人代表,他会亲自安排县公安局局长赵春武。

在刘雄打电话来的第一时间,康永春就知道是赵旭向对方透露自己即将要采取的行动,接听电话以后,听见对方说的内容,更加确定了是其向对方通风报信的,因为自己安排完许长山以后,只有赵旭一个人往外打过电话,看来这个人是彻彻底底的沦为了对方的走狗或者是这些化工企业的保护伞,于是决定拿他第一个开刀,至于和他在一起窃窃私语的李永清,那就一并拿下吧,因为这两个企业在他眼皮子底下造成的严重污染,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他不清楚的话,怎么可能将一个自然村的人迁移到别的自然村去呢?

所以,在给岳丛风打完电话以后,就给县纪委书记陆铭打去了电话,让他安排人到河阳镇枫树沟来,他不想给赵旭和李永清任何的善后时间,至于理由早就有了,因为赵旭涉嫌陈莉一案,但又因为他的级别太低,涉陈莉案件的数额又不大,省纪委调查组和市纪委就把对赵旭的调查交给了县纪委,还是因为配合陈明浩的工作,他把对赵旭的调查给压了下来,而李永清那就更简单了,他在县纪委也是被重点关注的人。

陆铭虽然是青林县的纪委书记,但陈莉的跋扈,让他在县里难有作为,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还是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未涉及到县里的任何违法犯罪中,尤其是春柳街的案子上,在康永春到任后,第一时间就靠了上去,所以,也算是康永春信得过的人。

安排完以后,康永春便回到大门口,将赵春武喊到了一边,对他做了安排。

“书记,我听玉龙说,这几家企业中,有两家企业只是轻微的污染,连他们的法定代表人也要控制起来吗?”

“小季真是这么说的吗?把他喊过来,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倒不必控制起来了。”

季玉龙很快被喊了过来,听见看永春的话,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这不是我的意见,这是翁组长他们在提取检材的时候说的,要不等一会儿等翁组长出来,您再决定?”

“那你就通知局里的人,想办法找到这三家的法人代表,先把他们控制起来再说。”

和赵春武他们说了几分钟的话,鸿发化工厂厂区内就渐渐的安静了下来,高耸的烟囱冒出的黄烟也渐渐的变小了,直到最后没有了。

不一会儿,厂区里陆续有工人走了出来,这些都是生产车间的工人,他们看见厂门口站了这么多人,都有些不知所措的互相张望着。

这时一个中年男人走了出来,看了一眼门口的人,对走出来的工人说道:“因为特殊情况,今天的工作就先到这里,厂里的车子一会儿就会过来接大家回镇上的宿舍,至于什么时候开工,请大家在宿舍里耐心的等着,没有通知不许擅自离开,否则的话,以前的工资和保证金就别想要了。”

鸿发化工有限公司和聚友化工有跟公司的公司办公地点和职工宿舍都在河阳镇,所以,职工上下班都是有班车接送的,但因为今天未到交接班的时间,车子就没有来,从厂里出来的工人就很迷茫,起初他们以为只是临时停电,电来了,他们还要回厂里上班,但参与围堵面包车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临时停电,至少是临时停产,至于临时停产多久就不好说了,所以那个负责人才强调不能擅自离开的。

之所以强调不能擅自离开,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太伤人,招不到工人,许多工人上了一天班不仅工资不要了,就连交的保证金也不要了就离岗了,而继续留下来的工人都是因为舍不得保证金,以为等到工作一定时间之后保证金就会退还,却没想到每个人又押上了两个月的工资,这样,他们想要离开就更舍不得了。

听见那个负责人说的话,康永春就对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许长山说道:

“长山同志,你了解一下他们扣了多少工人工资和保证金,工人在这里工作不容易,他们的工作强度虽然不是很高,但环境污染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却不会少,不能因为厂子关了,他们的血汗钱也没了,这一点我们要提前有所了解。”

“好的,书记,我马上向这些工人了解,同时会关注这项工作的。”许长山点头答应道。

翁刚他们很快就从鸿发化工厂提取检材出来了。

“翁组长,检材提取完了吗?”季玉龙看到他们出来,迎上前去问道。

“提取完了。”翁刚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正在等车的工人。

“翁组长是在找人?”季玉龙问道。

“我看他们的企业负责人在不在里面,这个企业比我们开始见到的聚友化工的管理还要混乱,环保意识还要淡漠,我想问问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不顾环境了吗?就可以不顾企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吗?”翁刚看着人群中的人说道。

季玉龙听见翁刚的话,就走到刚才说话的那个负责人身边,将他喊了过来。

“你在这个化工厂是干什么的?”

喊过来之后,季玉龙问道。

“我是生产厂长,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是生产厂长,这么说生产都归你管了,对吗?”翁刚看着这个自称为生产厂长的人问道。

这个自称为生产厂长的人是知道翁刚他们在厂里去采集数据的,听见对方这么问自己,警惕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没有什么意思,既然你是生产厂长,你应该知道化工厂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处理流程吧?”翁刚问道。

“……”

“那你知道你们厂里的生产给环境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吗?”翁刚继续质问道。

“我还真不知道。”生产厂长摇头说道。

“哦,你们的污水不经过处理就往外排,你们的废气都没有安装相关的处理设备也往外排,你作为生产负责人,这意味着什么你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们厂里有县里、市里、省里三级环境检测报告,说我们的排放都是合格的,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要停我们的电,不让我们生产。”

“既然你这么说,那能把你们的检测报告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吗?”

“当然可以,就在厂里的办公室,我这就去给你们拿过来。”

翁刚点了点了头,尽管他早已经知道有三级环保部门都出具了无污染的检测报告,但他还是想看看这些人是如何的胡说八道。

很快,生产厂长就从厂区里走了出来,将一沓子检测报告递给了翁刚。

“这么多?怎么都是复印件?”翁刚接过来看了看,好奇的说道。

“这是我们老总给的复印件,我都把它保存着的,原件应该在河阳镇的办公室里,这几年上级所有的检测报告都在这里,你看看哪一项都是合格的,最新的检测报告还是前段时间刚做出来的呢。”生产厂长说道。

“你认为这些检测报告都是真实的吗?”翁刚边翻边问道。

虽然他知道有这个报告,但还是第一次见到,看着报告上面的数据,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环境被污染成这个样子,他还真的以为这些报告是真的,因为每一次的数据都有不同的变化,但都在合格的区间里。

“当然是真实的,我虽然不知道你们是哪个部门的,但省和市里的环保部门检测的数据总不会假吧?”生产厂长狡辩道。

“真假我想你比谁都清楚,这个报告我们就留下了,既然你不是法人代表,你该干嘛就干嘛去吧。”站在一边没有插话的康永春说道。

赵旭和李永清一直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在说话,看见企业的生产负责人将以前所有的环境检测报告都拿了出来,他们心里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们都是有话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