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强势削藩,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即1399年)七月于北平起兵。由于明朝藩王的权力较小,而且当时为了减少朱允炆的猜忌,所以朱棣开始起兵的时候只有八百兵,与朝廷所拥有的兵力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各个方面都被碾压。

不过由于北方地区的将领都是朱棣的旧部,所以北方那一块很快便投降了,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尽入朱棣手中。所以啊,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士兵、将领们都是听和他们同生共死的上司的,上司的命令大部分时候是大过了皇帝的命令的,所以古往今来军权都是非常重要的,功高盖主,被忌惮也是很正常的,结局如何还是得看皇帝如何,有军权之人的政治觉悟如何】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确实,韩信实在是不知收敛、自视甚高才会落得这么个结果”

汉朝刘启时期

刘启“是啊,如果周亚夫能够收敛,能够好好辅佐太子,朕也不会想办法弄死他”

唐朝李渊时期

李渊和李健成听到这里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他们的好儿子、好弟弟李世民。论军权,论功高盖主谁能比得过他。

李世民知道他父亲和大哥看向了他,朝堂上甚至没有几个人没看他。可是那又怎样,这些军功都是他自己一战一战打回来的,而且他父皇都能无视他大哥给他下毒害他,他也交过兵权,他们可不打算给他留活路。

【由于朝廷无将可用,当时朱允炆只能派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但是朱棣的军事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些人确实也不是他的对手。在八月十五那一天,燕军乘其不备,进行偷袭并成功了。然后燕军设计让其渡河,双方发生决战,耿炳文不敌,率军逃入真定城中,闭门固守。

耿炳文本身就是一个擅长守城的将领将领,他虽然逃入了真定城,但他也接收了此地。朱棣多次的进攻都无功而返,只能退回北平】

明朝朱元璋时期

君臣们听到无将可用的时候都心里咯噔了一下,尤其是武将。这更加坐实了他们之前的猜测,太子及其嫡长子去世后,他们这群人是不是都不在了。是自然去世,还是陛下为了让朱允炆安全继位将他们都解决了。可是,他们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了,他们难道还能反了吗?如今太子及皇长孙都健在,就算他们都不在了,以陛下的权力以及威压,谁又能真的造反呢?

他们现在该做的应该是让他们和皇长孙朱雄英好好照顾身体,别让那个朱允炆登基,实在不行让燕王登基也行,至少不会比他们已知的结果差。

朱元璋看着他们,怎么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不过太子和皇长孙都还在,这皇位将来就是他们的,如果现在就想要依附老四,可别怪他不客气。

但为了朝堂的稳定,朱元璋还是向大臣们说明“太子仁慈宽厚,是继承大任者,定要好好保重身体,让太医每天都为太子和皇长孙诊断。至于天幕说的无将可用,现在都已经知道了,朕绝不会再让他出现,我大明王朝武将不可少。”

再又对着老四警告了一通,表示太子还在一日,他就是大明未来的继承人,其他人不要有非分之想。

朱元璋一套恩威并施拳打下来,也稳了这群大臣们的心。毕竟结果再坏也不会比天幕所说的结果坏。

而那些不稳定,想要向燕王靠拢的人,都被燕王朱棣告诉他老爹了。毕竟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他要敢有这心思,他爹杀是不会杀他,但变相地软禁起来也是有可能的。而且虽然知道了未来,但他大哥确实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太子,也疼爱他这个弟弟,不会因为这样而对他不满,并且他也无辜啊,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然后朱允炆就临阵换将了!】

朱元璋等人该想通的也都想通了,反正都知道最后是燕王赢了,所以再看天幕也都不震惊了。连皇帝陛下都表示就当看戏了,不要太过在意。

不过临阵换将乃是大忌,这又再一次了解了这位建文帝的厉害了。咱陛下英勇了这么多年,怎么最终就调了这么个继承者。

【他换了谁呢?换了我们的战神李景隆】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李景隆,此人是谁,竟能被天幕称为战神”

李文忠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说的他儿子,不过名字倒挺像的,可是他儿子完全不了解如何用兵,怎么能配得上战神这一称号。莫不是他在这一方面是个天才?

李文忠不确定不敢说,倒是有与他相熟了人知道他这个儿子,于是禀告了朱元璋,不过也不敢保证,只说看着名字相像,但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

朱元璋看向李文忠道“若真是爱卿的儿子可得让朕看看,这可是我大明的战神”

李文忠连忙向朱元璋解释他儿子的情况,怀疑可能只是名字相同而已。

而此时在家中的李景隆非常兴奋,听着天幕叫他战神,这是对他具有高度的赞赏了,都能称神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看着天幕称李景隆为战神,李世民想着百官道“这李景隆能被称为战神,不知我大唐有没有得此称号者“

大臣们都表示,我贞观武将这么多,各个能力强,想来定会有此称号者。

至于天幕中稍微怪异的语气,导致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毕竟,他们还不知道还能这样子阴阳怪气。

而至于都有战神了朱允炆为什么还能输,当然是因为他又有骚操作了。有可能是没过多久又将李景隆给换下来了,或者是担心他权力太大,不放心,于是卸了他的军权,完全没有想到是由于李景隆不行。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

明朝君臣看向李文忠,看吧,果然没错,就是他儿子。李文忠听到这里也很高兴,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能得到如此的荣誉。太给他们老李家争脸了,看来是他对自己儿子偏见太深了,觉得他不成器,这般看来他是一个用军的天才啊。

【他是一个纨绔子弟,向来不知道如何用兵,缺乏谋略,容易骄傲,这样一个人如何能担起重任】

明朝君臣“!!!”天幕你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建文元年(即1399年)八月,李景隆被任命为大将军,通过收集耿炳文之前溃散的兵将以及朱允炆让他调动的兵马,一共有五十万。但是即使有这么多的兵马,朱棣对于李景隆依然非常轻视,因为李景隆他是真的不会用兵啊!不该犯的错,他犯了个遍。他不修政令,上下离心,为人刚愎自用,自己本身有没有能力。军队还缺乏粮草的补给,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二十里)会战时大败,给燕军留了大量的军资。

后来白沟河又兵败,导致朝廷攻守形势逆转。而且他这样连续失败的情况也只是被召回朝中,在离开时还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致使南京失守。这样都没有得到朱允炆的处罚,简直不要太爱了】

秦朝

嬴政“这般无能的将领有何用,向朕的蒙将军才是真正能为国的将领”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这李景隆简直是废物,让这种人领兵的这什么朱允炆也是个废物”

【建文二年(即1400年)还开启了东昌之战,在这场战争之中,燕军失败,导致燕军南下时不敢再走山东。但是这场战役朝廷虽然赢了,不过朱允炆的骚操作是不断的。

这场战役其实朱棣打得很艰难,一个不注意都会死在这里。至于为什么没死,除了朱棣的能力,那当然还有朱允炆的那句\\\"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

你都说这话了,哪个将领或士兵还敢杀他,不怕到时候被清算吗。

朱允炆有可能是为了避免自己有杀叔父的名声,所以说这句话是为了暗示其他人在战场上就将朱棣杀死,避免要他亲自动手。但是你这样说,谁知道最后朱棣死了你会怎么清算呢?那为了生命安全着想,大家都装傻,那就别动手杀燕王了。

而且你都已经削了那么多次藩了,湘王朱柏都全家自焚而死了,你现在来这一套,不觉得太晚了吗,妥妥的无用之功】

明朝的君臣是真的听麻木了,朱元璋都能看着天幕的视频对朱棣开玩笑了。

汉朝刘启时期

刘启“这朱允炆简直愚蠢,人家都造反了,你还假惺惺说这种话。若是不想要自己摊上不好的名声,也可以叫自己的心腹在战场上偷偷弄死。战场上刀剑无眼,都在战场上死了,谁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会有人拿着这种事说啊。”

【所以,东昌之战朱棣有惊无险的安全度过了,虽然兵败了,但是还可以采取其他的办法想办法南下。朱棣在夹河之战时,与盛庸对战。当时只率领了十余人在盛庸营地附近露宿,结果朱棣被包围,因为朱允炆的禁杀之旨使朱棣得以逃脱,双方大战,最后由于突然刮起了强烈的东北风,导致盛庸方根本无法作战,大败。

另外,后面的战场也出现了朱棣的帅旗被射得像刺猬一样,但是朱棣本人没事的情况,这都得感谢朱允炆的禁杀之旨】

朱元璋“........”

朱标“........”

【在战争中遇到大风,导致敌方惨败这种事,朱棣也不是只有这一次。】

朱元璋:“运气这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