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综影从闯关东开始 > 第56章 战后的麻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了接触劳工,曹嘉仁做的更多的事情,实际上是了解各家公司的实际情况。

马上就要开始战后萧条,曹嘉仁打算到时候往北婆罗洲拉点产业,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英国现在还是战时工业体系,企业利润被压缩的极低,很多企业甚至都被政府接管。

帝国钢铁比较幸运,靠着企业自觉与体量,说是被政府接管,实际上是换了个名义去接管其它钢铁公司,还在战争期间利用政府拨款完成了彻底的改造,

“等委员会解散之后,我计划关停所有的小钢铁厂,只保留三家大型钢铁厂和一家特种钢铁公司,将公司产能维持在300到500万吨………”

张伯伦很乐观,他认为战争结束了,虽然钢铁需求会变少,但法国钢铁的损失以及德国钢铁厂必然让出来的部分市场,可以让帝国钢铁在关停部分成本较高的钢铁厂后,继续维持住英国一半的钢铁产能。

曹嘉仁与张伯伦的乐观不同,原历史中20年代的欧洲就经济危机频发,没道理本时空受伤更严重的欧洲反而没事。

“战后萧条是避免不了的,战争期间产能增加太多,萧条的规模可能会比想象中的更大一点。

经济萧条必然带来大量失业,俄罗斯发生的事情需要警惕,帝国钢铁是应该最大的工业企业,到时候必然会首先需要面对冲击。

帝国钢铁虽然为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这些与事业比起来,实在算不上什么”

曹嘉仁与张伯伦关系没那么近,两人见面也少,尤其是张伯伦当了帝国钢铁总裁之后多少有点骄纵。曹嘉仁理解但不喜欢,对张伯伦的态度就是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只是出于义务,稍微提了几句。

张伯伦对曹嘉仁的提醒不以为然,但也没争论太多。

“这就是政府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勋爵阁下,亨利被自由党邀请竞选下院议员,你觉得他会答应吗”

曹嘉仁当然支持亨利去竞选,并且他也有这个想法,只要选举成功,亨利就一定会成为议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议员,

“谁知道呢?但我支持亨利去竞选,工业领域亨利已经做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提升。亚瑟,你也可以去竞选,说不定你能成为张伯伦家族第一个首相”

亚瑟.张伯伦可是曹嘉仁记忆里的首相,可本时空张伯伦看起来没有去参政的想法。

现在的英国政府算不上多好,战争是结束了,可麻烦才刚刚开始,除了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英国政府还要面临各种思潮横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爆发革命。

张伯伦总裁当的正爽,没想法也很正常。

让张伯伦离开后,曹嘉仁原本打算离开俱乐部,却不想被人给堵住了。

堵住曹嘉仁的人就是帝国化学公司总裁,相比于帝国钢铁公司的隐忧,帝国化学公司就不是隐忧了,而是麻烦缠身。

帝国化学公司是协约国最主要的化学武器生产商,化学武器的恶劣名头,导致帝国化学公司面临严重的声誉危机。

曹嘉仁都看他们不爽,更别提其它人了,只是这些麻烦对帝国化学公司只是麻烦,实际上伤害有限。

只是对公司总裁就难说了,化学武器与常规武器不一样,这玩意儿是真的突破下限,尤其是帝国化学公司不仅仅只是生产,还推陈出新。

“勋爵阁下,战争期间公司被接管了,我只是听令行事,媒体指责是毫无道理的……”

曹嘉仁觉得这人还能救,

“鲍勃,你主动辞职吧,这对你对公司都有好处,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份新工作,亨利计划再次组建远东公司,你愿意担任远东公司的总裁吗?”

“勋爵阁下,远东公司除了东方公用事业公司还有其他产业吗?抱歉,我这问,我对远东事物并不了解”

“当然还有其它产业,没有产业那么多劳工是谁招募的?只是公司接下来几年专注于欧洲重建,远东地区的产业需要派一位代表过去领导”

曹嘉仁这话说的半真半假,而是这几天与亨利讨论多了,两人发现麻烦不是曹嘉仁让出董事长位置就能解决的,而是到了东方公司必须要解散的地步。

就算不解散也会因为被迫放弃很多公司的股份,本体变成一家普通的金融公司,这是曹嘉仁与亨利都不愿意的,两人都情愿直接解散也不愿意留下一个空有其名的东方公司。

原因倒也不复杂,就是太强了。

东方公司是本次战争全世界最耀眼的公司,没有之一。

供应庞大的军需物资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东方公司对战争进程的预判与影响。

内阁做出决定之前,东方公司往往能提前做好准备,每次都能给内阁提交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

战争时期这当然是很好,可战争结束之后就很惹眼,几乎内阁所有的麻烦东方公司都提前准备了方案,这是很让人恐惧的事情。

现在的首相劳合乔治虽是自由党,可他的政策却偏向保守党,并不支持东方公司这种超级企业。

东方公司当然可以抗拒,只是不论曹嘉仁还是亨利都不看好结局。

英国虽然信奉自由贸易,平常政府也拿企业没办法,可英国也是个传统国家,政府对于企业有天然的压制能力,民众也不会支持东方公司。

既然要解散,那当然是自己主动解散来的更好,标准石油如果主动解散,绝对不会被分成34家,有个七八家也就差不多了。

曹嘉仁的想法就是如此,在解散之前将东方公司零散的业务重新整合。

东方公用事业公司在中国当然厉害,是整个亚洲第二大的公司,就比中国公用事业公司小一点,可在东方公司体系里面真就是个小角色。

汇丰银行这次会被注入东方远东公司,澳大利亚联合银行也会被注入,注入银行是因为东方公司在远东真的没多少产业了,不注入银行东方远东公司就没有组建的必要。

东方公司持有的香港钢铁厂大部分股份,已经与东京相关产业一起打包卖给了三井,东方公司在日本已经没有银行之外的产业了。

那家主要业务是培养女团,次要业务是为曹嘉仁挑选后宫的学校,早就已经转让给了由日本女人构成的曹家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