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晋王如此说,杨坚犹豫了一下,问道:“晋王,你以为此次科举所欠缺是什么?”

晋王想了想,回道:“儿臣见过吏部所递来的考生名册,寒门学子居多,世家学子甚少。原因无他,因世家子弟还是同以前一样,想要入仕,便由家中族老引荐,不用通过考试。

而寒门学子无人引荐,便只能入京应试。

儿臣以为,须得让天下人知道,应试才是入朝的正当之举。

儿臣建议,凡是入京应试的学子,应以官家的名义给予钱财资助,凡涉衣、食、住、行,都须在朝廷所认定商家行走,以免发生意外,以昭示朝廷爱才之心。

另外,为区分应试学子与普通学子的差别,应试学子所用的笔墨皆有相应固定的规制。还有——考试的时间、入考场的礼仪等,这些都需要礼部来制定,且严格执行。

还有,既然是考试,那必定会发生贪墨、作弊等不良之行。这便需要刑部、大理寺,来制定律法,对此种种行为作出惩治。

这一套作为下来,想必天下人都能看得明白科举的重要之处,父皇的良苦用心,也能为天下所知。”

简单一句话,现在科举没声势,那就扯起大旗,把声势搞大。最好把朝廷各部都拉进去,打开了知名度,自然能引得后来人。

杨坚勾了勾嘴角,问道:“天下所知?你能保证么?”

晋王定定看着杨坚,垂头拱手一礼,道:“儿臣愿尽力一试。”

并非杨坚不相信晋王,而是这次世家学子集体隐身另有隐情,并不是晋王所说的那个原因。

太子早与各世家打好了招呼,但凡叫得上号的世家,都不让自家的孩子去考科举。

就算有寒门学子去考试,他们的才学也比不过通过门荫入仕的世家子弟。

这样一来,就能让科举这把火慢慢熄掉,逐渐不为人所知,科举制从一开始就没什么声浪,考过这一届,还会不会有下一届,就不一定了。

杨坚自是察觉到了当中的关窍,所以才会对太子冷嘲热讽,阴阳怪气。

现在杨坚听出了晋王口的意思,他要把科举这把火重新点燃起来,让所有人都看到,但凡有热光,总有追随者。

杨坚当下并没有下结论,只是道:“难得还有你上心,让朕再想想,你们都先下去吧。”

众人一听,见杨坚脸有疲色,便纷纷退了下去:“儿臣(臣)告退。”

……

“五弟,你等等我——”一出大殿,晋王连忙叫住走在前面的汉王。

汉王停了下来,看向晋王,点头示礼,道:“晋王兄有事么?”

晋王顿了一下,赔笑道:“五弟,方才我在殿上,不是要与你难堪。

只是科举制从一开始为兄就一直盯着,父皇为此费了许多心神,为兄实在不忍心看着父皇的心血付之东流。”

汉王点了点头,道:“晋王兄不用解释,你对科举认识之深,远在我之上。况且你说的也没错,无论对我家王妃,还是对科举一事,我都太过疏失大意了。”

晋王松下一口气,与汉王并着肩,边走边劝道:“说来五弟你年龄还小,日后有的是机会为朝堂效力,此次你先顾好弟妇。

听你皇嫂与我说,弟妇这一胎生得不易,身子大伤,须得好生将养才行,你切莫让弟妇伤了身子,又伤了心!”

汉王沉默了一会儿,道:“都说晋王兄与皇嫂伉俪情深,如今我才真正认识到确是如此。若晋王兄不体谅皇嫂,又怎能想到我家王妃刚刚生产受不得颠簸呢!连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晋王微微笑了笑,道:“你皇嫂贤良,为兄待她好也是应该的。你皇嫂常与为兄说,汉王妃是个懂事明理的,你不要欺负她才是。”

听晋王夸赞自家的王妃,汉王心中的郁气渐渐消散开来,笑着回道:“是,我听晋王兄的。”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后面一人叫道:“晋王殿下请留步!”

晋王与汉王同时停了下来,回头看向来人,却是杨坚身前的一个宫人。

那宫人快步行至二人身前,行了一礼,晋王疑惑地叫了一声:“周内史?”

那周内史低着头应道:“晋王殿下,陛下召你回殿问话。”

晋王看了看汉王,汉王虽然疑惑,但还是道:“晋王兄快去吧,别让父皇等着。”

晋王点了点头,便跟着周内史重又返回奉天殿内。

杨坚看到晋王走殿来,略略抬了抬眼,晋王先行了一礼,问道:“父皇叫儿臣,不知为了何事?”

杨坚看向晋王,静静盯了一会儿,看得晋王心底莫名有些发虚。“父皇?”

杨坚轻咳了一声,问道:“你今日说的关于科举的事,你是自己想的么?”

晋王愣了一下,杨坚既然这样问了出来,想必他心中早有就有人了答案。

晋王犹豫了一下,谨慎地回道:“回父皇,科举之制到底是儿臣最早与父皇一起推行的。

两年前为了推行科举,父皇与儿臣不惜得罪世家(主要是晋王得罪世家,杨坚大部分时间都在幕后躲着。),所以这事一直在儿臣心上挂着,时时都会想着如此补足科举的疏漏之处。

今日恰巧父皇提起此事,儿臣一时间没有忍住,便多说了几句。”

杨坚听晋王并没有直接回答自己问题,便嗯了一声,又问了一遍,道:“那你今日的话可是你自己想的?”

“呃……也不全是,还有一些是……”说到这里,晋王顿了一下。

杨坚点了点头,道:“肖元元。”

晋王点头,又问道:“父皇怎么知道?”

杨坚摆了摆手,道:“丽华每月初十左右,都会收到肖元元的来信,一月一封。可是最近这一封离上一封只隔了半个月。

朕找内监问了一下,原来这一次肖元元写信是冲你来的,给丽华的信不过捎带的而已。”

晋王心下微叹了一声,道:“父皇英明,肖元元确实给儿臣写了一封信,谈及了科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