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儒经!有人在修炼儒道?”

安平乐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来到了文渊阁前的广场,看见席地而坐的薛富贵,心生期待。

早在一月前,他就用劲气临摹出功法意象,突破至锻体境界,按理说,身为大儒,武道修为也成功晋升大秦第一梯队,仅次于蒙雄等人,理应无所缺憾。

可后来文经出世,是为儒道启蒙,文人圣典,一直牵动着他的思绪,尚未决定是否应该散功,改修儒道。

现在就有了亲眼目睹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儒道真意在薛富贵身前游走,闪烁出两个字文,却没有充足的儒气供养,不时熄灭。

这时,文渊阁上方儒音回荡,似有上古大儒讲经坐道,一卷纯白的书卷笼罩,光芒四射。

迷蒙间,熄灭的字文有了支撑,星光骤亮,连带着薛富贵口中的儒道经文,也一字一句浮现,最后诞生了数百个灵动的文字,萦绕着身体四周,传递着儒道感悟。

空旷的广场前,儒音诵读,终于引发了天象。

有儒圣高坐,传道弟子三千,经文化戈,变化万里沙场。

无穷无尽的字文累积成塔,在虚空竭力撑开一条裂缝,透过狭长的边界,薛富贵洞见了文人的天堂。

儒界!

在这方纯粹属于文人的理想世界,文采二气蒸腾不休,万千经义唾手可得。

他仿佛亲眼目睹了远古圣王观经辩道,才气灌顶,仿佛看见了苍穹洞开,诸界儒生立地成圣。

张口一吞,就是万里江山;

丹田一吐,就是锦绣文章。

以往的文人,可不是弱小的虫冢,而是吃人的虎豹。

在一道道感悟中,文才二气逐渐自薛富贵丹田蕴生,冥冥之中,似乎听到了儒道亚圣的本心誓约,在心海回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卷卷书册,最后化为了汹涌大潮,贯彻肺腑,通达全身。

骤然一瞬,薛富贵儒门已开。

先天功成!

“好一个儒道!”

安平乐双眸灿灿发光,无数典籍文章在他脑海中翻涌,心潮澎湃。

何为文人的宿命,何为圣人成道之路?

不正摆在眼前。

以文为旨,以才卫民,文贯古今,才可通神。

若真有这惊世志向,何须介怀区区的锻体修为!

赫赫儒音催动着他愈发坚定的意志,在隐隐听到亚圣誓约之后,到达了高潮。

他闷哼一声,丹田中自有万千劲气震荡体外,化为一缕缕气流,奔腾而散。

锻体修为如滔滔江海,一去不返。

一口鲜血从安平乐口中喷出,这一刻,他须发皆白,面容憔悴,几乎失去了半条性命。

但面容之上,神采奕奕,就如同重获新生。

古人常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时至今日,他方解其中真味。

等到残破的躯体维稳,有余力喘息,安平乐口中诵读起天下经文奥义。

苍髯老者,就如同牙牙学语的懵懂孩童,启蒙开智。

儒经典萃,先贤语录,在他口中化为洪光,万般经义,牵动着天象。

文渊阁通体发光,见证着一位大儒的诞生。

这一刻,嬴霄所作的诗文都被天地感召,化为儒道真意,来到了安平乐身前。

又有蒲一甲、傅青等历代贤才诗文坐镇,通通化作老者的底蕴,成了此间最夺目的存在。

废去的血气,以惊人的速度回升,失去的修为,也在不断攀升。

终于,安平乐突破到先天九重。

但这还没有结束。

一道道字文,剧烈摇摆,最后还是在不屈的意志下,在虚空中拼接成一个巨大的文字。

“文!”

锻体功成。

......

嬴霄默默关注着两位儒道修士的诞生,双目灿灿有如神灵,不断解析着文才二气的不同。

在他看来,文气更像是劲气,辅佐修行,才气类似于剑意,吐字杀人。

安平乐的文,看似只有一字,但一撇一捺,千变万化,充满着无穷的奥义。

可以解构成兵器,不用以身养兵,就可以驾驭刀剑杀人,也可以单纯以文字现世,以纯粹的儒道真气,震杀妖魔。

一定程度上,儒道克制邪祟,并不比剑修和火道修士差。

因为儒道修士,最重修身,一身浩然正气,天然屏蔽妖魔的诱惑,不堕魔道。

有了文渊阁儒音加持,大秦所有文人,都有了蕴育文才二气的可能。

远远超出了一千册三阶功法本身的意义。

“恭贺安老,再入锻体!恭喜薛兄,儒道功成!”

嬴霄笑着上前,第一时间表达着自己的祝贺。

大秦多了两位儒道修士,便说明属于文人的盛世开启,从此之后,九州百姓就又多了一条武道之路。

可喜可贺!

一旁尝试着吐气为刃的薛胖子慌忙站起,发自肺腑地道了声感谢,“草民根骨粗劣,不是陛下和易老赠予机缘,又有安祭酒传道太学,哪有机会领略先天的精彩。”

“草民代百万儒生,叩谢陛下圣恩!”

另一边,安平乐也正了正衣袖,一揖到底,红光满面的脸颊,满是郑重,“老夫能在鲐背之年,见证儒道的精彩,全赖陛下洪恩。”

“自此之后,大秦文人,龙途已开!”

“老夫代天下所有的文道学子,拜谢陛下!”

嬴霄将二人扶起,惭愧道:“都是易老坦荡无私,自愿将文经献出,传道天下,朕有何功劳。”

“安老和薛兄若是感激,不妨谢上古先贤,谢古今文人。”

“日后修行有成,可仿效古人,将儒道经文传遍九州,再开儒道盛世!”

“老夫(草民)领旨!”

安平乐和薛富贵相视一笑。

儒界的精彩,他们虽然只见了一瞬,却也知道其中的不凡。

如果有朝一日,能将其中的异象,全部带到大秦,让儒道盛世重开,再无妖魔之患,自然更好。

作为儒道修士,他们比任何武修,更期待这一幕的发生。

嬴霄等二人心情平复,才开口道:“自今日起,儒道振兴的重任便交给了安老和薛兄。”

“太学文道之下,再开儒道,依旧由安老担任祭酒,掌控大局,以薛兄为司业,传授文经。”

“只要有开悟的学子,皆可带来景霄宫,于文渊阁前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