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永恒神朝:大秦至尊 > 第185章 《文政初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嬴霄穿越之前,太学和令州的东木学院一样,只传授文道。

类似琴棋书画、科考诗文、先贤名着这样的学问,融会贯通的大儒一抓一大半。

而卢奕这类精通水文地理的实干家反而在极少数。

而且这些学子大多家境贫寒,昼夜苦读,受到当地武夫欺凌,来了文道圣地,视武人粗鄙,修行的大多是养生武道,兵器多为轻剑,不追求战力,只求自保。

导致朝堂中真正有话语权的,还是那些勋贵氏族子弟。

这在嬴霄看来可不行,文武并行在这个世界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可道理却是一样的。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专以文道而言,空谈误国不可取,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而且不能阶级固化,让富人垄断教育资源。

大秦需要的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文人,只知道狎妓论诗、结党营私,而是需要方方面面都精通的新帝国人才。

必须提纲挈领,改革文、武两大层面。

文道,以史为鉴,以政为纲,辅之以新闻、外语两科,针砭时弊,引领民间舆论,改善民风,兼之了解万邦族落,开拓眼界。

其中还必须学习律法,礼法,水利,天文,术数,精算,最好能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武道,以武为本,辅之以器甲修缮淬炼、丹药炼制、阵法修行三大旁支,穿插着药材药性、凶兽大全、灵材材质等通识教育。

这需要的远远不止十二人。

“安老推荐之人,朕事先都已了解过,资质足以在改制后的太学担任司业,不过这点人手可不够用。”

“文科一道,朕打算让朝堂现任官员,每期轮换过来讲学,将为官做宰的经验传授给莘莘学子,并开设实习学科,让一部分学子下放民间,以小吏身份,了解大秦基层百姓的需求,为民解忧,一步步以政绩升迁。”

“武科一道,则由石像鬼军团、太医院、军器监和军中高手轮番授课,在武举擂台、无妄森闯出名头的江湖高手,也可担任名誉司业,领太学教职。”

“这都得有劳安老管制,保证太学改革平稳过渡。”

大秦有科举盛事,每三年一开,近百年都是东木学院一家独大,压得太学喘不过气。

如此改革,对于帝都学子都是利好。

因为科考门类也会改变,抵消东木学院过去积累的优势。

武道也不单是战力决生死,若是在阵法、煅器、丹药三类旁支有所天赋,甚至精通符咒、蛊术等其它学科,一样会受到重用。

“陛下哪里的话!”

安平乐白眉一挑,唏嘘道:“老夫徒有虚名,代替魏太尉坐镇学堂,却无建树,已是愧对来大秦历代先帝和陛下的信赖。”

“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得让陛下亲自过问,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间!”

想起先帝在世时,朝堂乌烟瘴气的模样,老人家激动得吹胡子瞪眼。

要说大秦文道,没有谁比他更为清楚。

本身就是学识渊博的一代大儒,专研文道,为学子楷模,天下文道先锋,可依旧改变不了大秦朝堂,也救不了苍生黎民。

所以后来顿悟,明白了单纯学文,救不了大秦人的道理,奋发图进,教出了卢奕、包旭等偏才。

“安老言重了!”嬴霄拍了拍安平乐的手,对于这位有真本事的儒道大才,他还是很尊敬的。

就是看他年近百岁,每日还要在太学学堂教学,有点苛待老人的意味。

好在这位是实实在在的先天大修,在文人中独树一帜,徒弟广布九州,一辈子没吃过大亏,寿命看来也未到极限,精力旺盛。

就是被先帝时期的几个奸相贪官压制,先帝又听不得真话,所以才潦倒这么些年。

偶尔给些重担,不仅压不垮,还能激发些许斗志,不至于虚度余生。

后面让太医院和灵药房多多关注就是。

……

其实一开始,嬴霄不打算在太学分科,想着另设一个大秦武学学堂。

可这段时间,大秦方方面面需要资金,他还得广收药材,炼制丹药,用于云游商队售卖,腾不出资金,就选择物尽其用,先利用太学为试点,培养出一批人才。

之后再成立新学堂,就不愁司业人选。

“朕这段时间,编了十几本教材,已经着手让《大秦时报》刊印,今天带了一批过来,明年就是科考和武举大年,太学学子需要抓紧时间学习。”

“今年的试题,会由朕亲自来出,其中内容,大多出自这些教材,还望各位新晋司业将其吃透,尽快传播下去。”

“陛下学究天人,有此钦定教材,足够我等太学师生研修多年,如此甚好!”

安平乐抚了抚长须,随手拿了一本《文政初解》,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看到其中“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言论,时而凝眉,时而大笑,俨然是将其当做了至理,不断揣摩,深以为然。

亭下十二人,也各自分到了几本。

其中《丹道之朕见》是《天师丹经》的解析版,原版晦涩,嬴霄以自身感悟,重新简化了一番,更适合初学者。

《武道太一》则是太学一年级常识书籍,将《奇闻志》等通识书籍的内容整合起来,并配上了图案,声情并茂,配套的还有《武道太二》《太三》《太四》,和太学新学制一样,分四年学完。

《阵法大纲》则抄自于《无上神皇经》,内容删减大半,只留下羽殇岛上常见的九十九种阵法,将十干十二支的天象布置法门、阵心阵图要诀,全部记录在案。

此后都会由青竹财团提供材料,让太学学子亲自尝试。

实践出真知,鹰骑腾出手来,也会分出几头云鹰,带这些学子去无妄森,去实实在在的采摘灵药,搏杀凶兽。

前世听说过再苦不能苦教育的观点,嬴霄铭记在心。

大秦如果想要一步步发展起来,最重要的是打好地基,首先就在于教育,需要大力投资。

以前这方面由世家门阀把持,在忠君爱国的教育体系中,夹带私货,暗中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反骨,并且垄断修行资源,以功法为诱饵,诱使江湖中人为其卖命。

文渊阁和太学,就是破除这两点的关键。

当然了,十大家族大多都已经覆灭,剩余的也被朝廷招安,以后再也没人敢和朝廷作对。

不过教育这一块,还是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