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排队到一半,保安就过来告知,“不好意思,黑匣子已经售出。如果没有其他需求,请回。”

话是挺客气的,就是说话的语气不是那么客气,有掩饰不住的居高临下。

不过排队的众人除了惋惜不能亲眼见到绝色尤物,对于保安的语气倒是没有过分在意。

和后世差不多,越是态度傲慢,反而让人无法愤怒。

不能看见黑匣子肯定遗憾,但是江年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待在明显缩短一大截的队伍里。

进店选购仍然需要排队,每次放入三到五人。

店铺里有后门,购物完毕的上一批顾客都是从后门离开。

轮到江年进去,她正好和前面的两位年轻女士是一批。

一进门,浓重的奢侈感扑面而来。

内店占地颇广,整体使用暗淡的银色,正中铺着素色地毯,两边则是摆放着商品的展示架。

显然越往里走,商品的数量越少,价格越高。

地毯的尽头是一个华丽硕大的展示柜,铺垫着柔软的红丝绒,红丝绒里放置着一款包,犹如最贵重的首饰,一眼就能夺目。

江年跟着两位女士往展示柜走去,即将到达展示柜面前,她们已经被礼貌地拦下,“不好意思,请保持距离参观。”

意思是只能用眼睛看,不能上手,哪怕有意向买下。

不能上手怎么买?

事实上,大家都对这些不可思议的规则适应良好,脸上得体的情绪俨然像是感觉自己适应了这些狗屁规则,就成为和制定这些规则的人属于同样的层级。

江年兴趣立刻损失一大半,她转身去欣赏其他的包。之前的两个女士则痴迷地注视着展示柜里的尤物。

十五分钟过后,江年被友情提醒,“女士,时间到了,如果你没有任何的购买意向,请从后门离开。我们即将迎接下一批顾客进入。”

刚从后门出了店,江年就看到了杜广明。

杜广明快速走过来,“哎,幸好我回来找你,不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碰面。”

江年疑惑地问,“你不是去联系报社了吗?这么快就搞定了?”

杜广明说,“你跟我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两人开车到了一栋大厦附近,江年注意到大厦的外墙处有“新视界报社”的巨大标志,“你说的就是这里?”

杜广明带着她坐电梯到了十二楼,找到一间标记着“社长室”三个字的办公室,没有敲门,而是直接旋开门把手进去。

江年先是惊讶了一下,随后想起来杜广明说要去找他的熟人,那么他肯定和这家报刊的社长交情匪浅了。

社长年纪和杜广明差不多大,比杜广明矮胖一些,全身上下就属发量是亮点了。

他见着杜广明和江年,立即熄灭了手上的烟,“这么快就找着人了?来坐。”

等两人坐下,社长才对江年自我介绍,“你好,江女士,我是关翔,新视界的社长。也是杜广明的好友。”

杜广明直接点出了他们最深的关系,“他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是好朋友。二十年前,伯父举家来这里发展,这家报社就是伯父的心血,现在由他管理。”

咦?咦?!

咦!!!

江年的眼神刷地亮了,她看看杜广明,又看看关翔。

他们都有着相同含义的笑容。

关翔感慨地对杜广明说,“看来这位合伙人,比你形容得更聪明。”

既然是自己人,那可以做的事,就太多了。

有很多有限制的事,也可以做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家媒体,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发声口。

杜广明,陈仲文,关翔,蒋啸~原本江年认为要组建成足以完全信任的团队,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其中可能还会遇上不少波折。

但是她的运气不错,至少团队的潜在成员已经陆陆续续地、一环接一环地出现在了面前。

他们涉及到各个不同行业,有着各自的人脉和资源。

光靠交情把这些人串联在一起,难度是很大的。

不过命运已经帮她把难度降低了许多,一件事跟着一件事的发生,不知不觉地,他们已经汇聚在一起。

剩下的,就是彻底地把所有人凝聚起来。

这需要一个长远的、庞大的、又有足够吸引力和可行性的目标。

江年心里慢慢地生出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