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招聘简章是在午饭时间贴上去的。

起初没几个人留意到。午饭时间嘛,大家都忙着回家吃饭。

直到有几个定期到各个厂子公告栏前面晃悠的待业青年发现后,迅速一传十,十传百。

传开了,就有人急了。

佟大爷的儿子听到招聘简章贴出来的事,忙去问佟大爷,“爸,你不是说要帮家康争取吗?怎么现在都公开招聘了?”

不但公开招聘,时间都延长到了两天,跟之前就张贴一小时赶紧回收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这一次,是真心要过五关斩六将了。

佟大爷一边抽着烟,一边耷拉着脸,听着儿子在那边叭叭叭,听得烦了,重重拍了桌子,吼道,“你行你去啊。屁本事没有,就知道跟自个的爹哔哔赖赖。”

儿子歇菜了,嘟嘟囔囔着,“我那不是还没退休嘛。要退休了,我肯定自己去。”

佟大爷不小心听到,当即心里就冒出一股火气,拿着烟杆就冲着儿子去,“老子还没死呢,由得你编排?”

父子俩围着房子跑了一圈又一圈,其他家里人劝架的看戏的,热闹成一堆。

佟家康正在叹气,有人咚咚咚地敲门。

眼下家里就他一个人闲着,他过去开了门,门外是他的哥们姚军。

姚军是跑着来的,双手撑在膝盖上喘气。

佟家康等姚军把气喘匀了才问,“咋了?”

他寻思着是不是哪里又要打架了,那他可得掺和掺和。

姚军翻了个白眼,“谁特么打架了?纺织厂对外销售科在招人了,简章都贴上了。”

佟家康被人往后一拨,佟大爷着急忙慌地,“啥时候贴的?”

姚军老老实实,“中午下班那会贴的。开始没人注意,后来有人看见了,现在围了一大堆人。”

佟大爷拍着大腿,“哎呀,江厂长怎么能这么办事呢?”

佟大爷的儿子倒是抓住了重点,推了佟家康朝外面走,“你还不快去报个名,等会儿简章就给撕了。”

佟家康反应过来,跟着姚军就往纺织厂跑。

此时纺织厂公告栏已经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依照佟家康和姚军的身板根本没有挤进去的希望,他们只能跟着人潮一点点往前挪动。

不断有人看完了简章从前排撤退,但是这些人就算被熟人拉住询问简章上的内容,也都毫不犹豫地挣脱开往家里跑。

开玩笑,这个时候了,谁看谁都是竞争对手,谁会给竞争对手送信息的?

门卫在前面维持秩序,大声提示,“别挤了,有两天报名时间呢,用不着着急啊。唉唉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门卫的声音突然变了,“干嘛?你们几个干嘛?”

佟家康踮起脚尖,越过重重人头,想看清楚前面发生的事。

他看到两个人把门卫架开,第三个人一把扯下了公告栏上的简章,“行了,时间到了,散了,都散了啊。”

门卫扯着嗓子,“张涛,你干什么?什么叫时间到了?简章上写的是两天。还有,你擅自撕下简章,你想干嘛?”

张涛把手上的简章揉成一团,“都特么给我滚回去。我说散了就是散了,这是这儿的规矩。”

但是其他人怎么可能那么听话,当场就有人跟他争论起来。

佟家康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坏了。

果然,下一秒,张涛伸手就给了那个跟他对峙的人一拳,直接把人打懵了。

门卫跟只尖叫鸡似的,佟家康都替他的嗓子感到难受。

可是门卫光是尖叫,脚步一个劲地往回缩。

佟家康跟姚军对了个眼神,心里都在叹气。

在纺织厂,张涛就是个刺儿头,谁都不想惹上他。

把第一个反驳的人打服气了,剩下的人的胆气就散了一大半。

张涛得意于自己拳头的威力,瞪着眼睛乘胜追击,“还不滚?”

挨打的人捂着脸,跟张涛对视几个来回后认输,转身就跑。

不少人相互看了一眼,确认没人敢站出来跟张涛顶牛,而且简章已经被撕掉了,也看不见内容,继续对抗下去没啥意思,也就慢慢地散了。

走的大多数不是纺织厂的子弟,像是佟家康这些子弟,还是抱着一点希望,希望张涛能看在大家都是自己人的份上。

可惜张涛是个混到底的,他才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呢,和他的两个哥们勾肩搭背地走远了。

门卫唉声叹气,“都回去吧。这事儿我要报告给领导,看领导们怎么说吧。”

郑万年接到报告,很想把桌上的杯子给砸了,但是他又记起这是他的第五个杯子了,又砸了的话,损失率太高了。

他使劲呼吸了几次,终于把火气压下来了一些。

如果张涛是个普通的刺头,郑万年有一百种方法收拾他。

问题就在于张涛本身不怎么样,他的依仗是他的爷爷张庆。张庆曾经是纺织厂的老厂长,在他手上,纺织厂发展迅速,成为县里排名前列的厂子。

包括郑万年,很多现任厂领导都是张庆带出来的,他们对这位师父非常敬重。

然而好竹出了歹笋,张庆的孙儿张涛,完全是年轻版张庆的反面例子,可以说进厂后就大错小错不断,混成了鬼见愁。

搁在旁人那儿,早就被开除了。

可是冲着张庆的面子,郑万年等厂领导始终下不了重手,只能一次又一次吃哑巴亏。

这也是郑万年对老领导最失望的一点。

退休后,曾经雷厉风行的老领导,逐渐变成了一个溺爱孙儿的顽固老人,听不得张涛一点的不好,对郑万年他们委婉的规劝,也无动于衷。

听得不高兴了,就会来一句,“想当年~”

这句话就像是紧箍咒,让郑万年等人不好再说,但时间久了,也从心里生出浓浓的疲惫。

老领导,真的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