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地下市场比起来,供销社的商品完全不够看。

过来到这个年代,江年才突然找回一些在后世才有的购物体验和购物激情。

她和冯晚分散行动,各自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商品。

江年看中了一条排骨和两只猪蹄子,想着拿回去放点佐料在锅里炖上一天,出锅时骨肉分离,肉在嘴里一抿就化,光是想象都觉得很期待。

排骨和猪蹄是稀罕货,价格比在供销社贵了一倍多。问价的人很多,成交的一个都没有。

而且市场规矩不允许还价,买家只能遗憾地离开,卖家则悠闲地等着下一位问价的人出现。

卖家报了价,江年把钱递过去,卖家把排骨和猪蹄用草绳系上,递给了江年,“妹子痛快,下次再来光顾啊。”

江年听出这人的潜在意思,这人估计折腾的都是一些市场上少见的商品,因此价格高,卖出去的时间要比其他商品长,所以遇到痛快付款的买家,这人都要示好。

江年把市场转了一圈,除了手上的排骨和猪蹄,其他玩意她暂时不需要。

冯晚也买了肉和晾晒好的干菜,还有一些供销社没得卖的零食,双手都给占满了,“我买好了。”

两人出了市场,门口站着的人又瞄了她们一眼,估计是在记住脸。

这类市场虽然很大地弥补了供销社货物的空白,但是确实也很危险,随时都可能因为一个假扮的卖家或者买家而被盯上,所以每一个在这里进出的人他们都会记住长相或者特征。

逛到差不多下工的时候,两人赶上了回队里的牛车。

车上的人一边招呼她们,一边盯着她们手上的东西,“哟,买这么多东西,得费不少钱吧?”

冯晚笑笑,“这得吃上好久呢,一次多买点,省得多跑。”

接着她就和江年说话,免得再有人追问。

两人鸡同鸭讲地说了半晌,总算回了队里。

吃过晚饭,江年就开始写材料,有了之前的材料作为基础,她只需要把公安奖励这件事找一个切入点整合进去就算完事。

队里的工作陆续开始收尾,上工的时间也开始弹性,已经完成工分的人不用再去地里,相当于寒假开始。

江年积累的工分早就超额,她就等着于大年那边商量好她的假期,看能不能回家过冬。

要是能的话,她就先通知家里了。

写好材料,江年才拿出江素寄过来的信,一拆开信封,果然有一叠钱和票,信纸上的内容都是家里发生的事,比如大哥升职了,二哥好像有了对象,江枫考了第一名,家里人给他的奖励他全部存起来,要给江年买钢笔寄过去。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除了有点挑食,江枫可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孩儿。

江年想,不管能不能回去,她都要给家里寄过去年货和各人的礼物。

公社的地下市场没有想买的,县里应该有吧。

江年决定过几天去一趟县里,买好东西后正好去邮局寄过去。

把材料交给程旭东审核后,程旭东忙着跟记分员核对工分的事,“小江,就麻烦你跑一趟,把资料给公社送去。我这实在脱不开身。”

江年答应了,反正没啥事,她骑着自行车就往公社去。

于大年正在接待几个大队长,都是过来交资料的。看着一大堆材料和文笔不通的报告,于大年眉头皱得越来越紧,都可以夹死苍蝇,“啥意思啊?年年让你们写规范点,年年给我整这么一大堆。都给我打回去重写。”

几个大队长交换了一个眼神,纷纷诉苦。

“于干事,不是不想写规范,就是不知道啥才是规范啊。”

“是啊,书没读几年,能写全字就不错了。”

“队里还一大堆活儿要扫尾呢,哪有时间啊?”

于大年的脸啪地耷拉下来,眼神凛然地让几个大队长下意识闭上嘴。

于干事是和气,可不代表他没脾气。

转头,于大年就瞧见了江年,那股火气突然就消散了一些,“小江来了?材料写完了?”

江年把报告递给于大年,“大队长有点事,就让我给你送来。”

看着手上这份怎么看怎么中看的报告,于大年的心气又顺了一些,“都是你写的吧?”

江年说,“大队长审查了内容。”

于大年叹气,把报告在几个大队长面前抖了抖,“看看,看看,人家怎么就能写得这么规范?”

几个大队长都不吭声了,免得给自己招来一顿骂。

最后,于大年摆摆手,“走走走,看着你们就来气。资料我先收着,有啥问题我再通知你们。”

几个大队长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几乎是夺门而出。

“小江啊,”于大年端着笑脸,“来都来了,要不今儿就开始整理汇总?”

江年看着堆在于大年办公桌上的乱七八糟的资料,“行。”

于大年专门给她弄了一张办公桌,又给江年找了一个新杯子,江年就一头扎进了那些资料。

这事看着工程量大,但是经过后世几十张报表快速填写的锻炼,这点资料对于江年而言完全不成问题。

她先按资料类别整理,从中提取要素,把文字描述转换为表格,把提取出的要素一个一个填入表格里,效果就清晰许多。

快到中午的时候,于大年招呼江年去食堂吃午饭,顺便瞄了一眼江年整理好的资料。

这一眼,于大年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