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都没有手表,也不知道下午究竟几点会贴出通知,干脆就一路问着去了纺织厂,在厂区对面虎视眈眈。

为啥不在纺织厂门口呢,因为纺织厂看守大门的大爷眼睛瞪得像铜铃,已经把她们视为可疑人物看待。

掌握了纺织厂招工消息的人虽然不多,也不会少。

江年和冯晚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纺织厂附近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都是站在一边等着,没有进去,说明这些人都不是厂里的人,估计都在等候招工启事。

大家三三两两站在一起,又相互去看和自己不同圈子的人,还没怎么着了,火药味已经冒出来了,整得门卫大爷跟着紧张,烟也不抽报纸也不看了,这个盯完盯那个,恨自己没有多长几只眼睛。

终于,万众瞩目中,厂门里走出来几个人,其中一人胳膊窝里夹着卷起来的纸,手里拿着一个盆,盆上插着一把刷子。

十有八九就是了。

江年和冯晚刷地一下走过去,抢先在人群合拢之前跑到最前面,看着那几人张罗着把纸张贴在墙上。

贴好以后,那几人大喊着,“让让啊,嘿,让我们过去你们慢慢看啊!”

后面的人不情不愿地给他们让开了一条通道,最后一人刚通过,劈开的通道一下子又合拢了。

江年帮冯晚拦着拼命从身后挤上来的人,让冯晚把启事上的内容都看仔细了,“先去办公室登记,登记过后两天内准备资料交过来审核。”

冯晚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看了三遍,又在心里默默背诵一遍,确定确实记住了,回头给江年比了个手势,江年往后一推,凭借着一股力气硬生生推开了一条通往外面的路。

当然,过程里少不了遭受白眼。

跟先看清楚启事内容的实惠比起来,几个白眼算什么?

冯晚领着江年,按照规定先在门卫那里登记,再根据门卫的叙述找到纺织厂办公室。

她们算是动作快的,不过显然人外有人。此刻办公室外已经在排队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猜测这些排队的人估计都是纺织厂内部职工的亲戚,而且是一定职务的人的亲戚,否则连启事都没看怎么就知道直接过来排队登记呢?

冯晚排着队,江年站在她旁边跟着。

这时候没手机,时间过得可真慢。

轮到冯晚了,她去办公室登记,江年在外面等她。

办公室的人问了冯晚几个问题,显然对冯晚的学历很满意,登记完毕后让冯晚签了字,又叮嘱冯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资料准备好交过来审核。

冯晚连忙保证,说了谢谢,离开办公室让下一个人进去。

江年都不用问,看冯晚脸上的表情,就知道没啥大问题,“他们跟你说了怎么考核吗?”

冯晚说,“先笔试,笔试通过了再面试。”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纺织厂大门走,把寄放在门卫大爷那儿的自行车取了,骑着车准备先回公社,如果能赶上回队里的牛车,就坐牛车回去,否则从县里到大队,骑车都要将近四个小时。

路过百货大楼的时候,冯晚叫住江年,“我买点吃的回去。”

准备的资料都要从大队那里过一遍,冯晚也没想过偷偷摸摸地,她准备回队里后先去大队长那里把事情说开。

冯晚在百货大楼里买了一斤水果糖,半斤奶糖和两斤红糖,拎在手上坐上自行车后座。

江年脚一蹬,轻轻松松往前冲去。

骑车到了公社,恰好牛车马上要回队里。

牛车上人已经坐满,勉强再能塞下一个人。

冯晚坐上了牛车,跟其他人打了声招呼。

不过其他人的心思都集中在了江年骑着的自行车上。

崭新的、锃亮锃亮的二八大杠,别说双成大队了,就是公社也不多见。

有人忍不住问,“小江知青,这车是你的?”

江年,“嗯,刚从县里买的。”

人群就炸开了。

“啊,这得多少钱呢?”

“不仅要钱,还得有票。而且有时候钱和票都准备妥了,就是没货。”

“这在双成大队是头一份啊。”

七嘴八舌的议论声里,江年才知道,她能一次性买到这辆车,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叠加的结果。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里,江年摆摆手,推着车往前面滑行几步,利落地踩着脚踏上了车,几个轮回就把牛车远远甩在了身后。

后座上没了重量,江年骑车的速度提升了几个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给她压缩程不到一小时。

自行车滑进村口,眼尖的小孩子们最先瞧见,惊呼声此起彼伏,“小江姐姐?”

“车,二八杠!”

“还是新的!”

“小江姐姐买新车啦!”

江年在前面骑着车,身后跟着一串孩子,这排场简直太大了。

靠着小孩子们的一通广播,就几分钟时间,队里都知道了能干的小江知青买了一辆二八大杠。

程旭东也听到狗子绘声绘色的转述了,他很淡定。

江年才来队里几天啊?基本上是一天一件大事,事到如今,程旭东已经能够平静地接受了。

把车骑到院子里锁上,江年被知青们围得团团转,“行啊,小江,就跑了一趟县里,就弄回来一辆自行车。”

江年想,她的自行车算啥,冯晚要带回来的才是爆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