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楼追梦人 > 第49章 葫芦案和闹学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楼梦故事里,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之后,薛蟠去了贾家,还去私塾读书啥的。

而明清时期的私塾,也是一份工作。参考学校,而私塾的校风校纪,肯定是要的。

所以,通过秦钟的父亲凑钱,知道贾家学院原本还好,又通过秦钟的眼睛知道学院里实际上不敢恭维……至少,没听说唱戏的敢把班子开在学校旁边。

所以,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学生,遇到上面检查那是肯定有问题的。这是谁干的……薛蟠。

而薛蟠为此还花了银子。通过金瑞的娘胡氏的话,两年给了八十两吧。

还有三两个,推算薛蟠大概花了三四百两银子就让贾家学堂可能要整顿下了。

这种情况都不会明着写,但贾代儒告老么。还死了一个至少也是正式老师了,关键学校那样子能看么,名声能听么。

校长告老,虽然是以孙子死了的名义,但贾家私塾肯定出了问题。

而实际上,贾家从一代两位国公爷建校,应该前前后后花了几千两银子吧。百年了,整顿对应他们这种可能有些好处的,要不就没了。

你就看贾家没出息的都翰林院学生,再看秦业肯掏钱,而这个身份可以捐官……一代么,肯定都问清楚了才当时咬牙也要搞的。

贾家也就私塾和停放棺材的庙吧,两个地方还都免徭役兵役和各种苛捐杂税,养活了子孙很多没出息的。依附着,田地挂着,没有任何开支。

天灾人祸也能过吧。这是秦可卿的话。

当然,实际上不是免徭役兵役,甚至是有指标的。因为这种银子都不是落到私人头上,它可能还能推荐呢。

也就是公家可能要确认。因为我读书那会儿感觉有的同学更像是通过学校弄到这种名额,因为读不进书,白花家里钱。

看看金瑞母亲的话么。

京都的一代都告老还乡去了京郊,也就是都这么搞的,私塾可能搞不起来了,但是停放的庙啥的还能继续养活不少族人吧。

古代要抱团才能生活。而这样的一个学堂,薛蟠也就几百两银子就砸了他的!

搞不好进翰林院学生的名额都受影响!当然,薛蟠不能玩真的,不然会被贾家这些不肖子啥的抓到机会,打个半死!

如果不理解薛蟠白花银子,那就看看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那里,而薛蟠来了京都。这属于当时报复的一种吧。

进士出身对贾家学堂啊。贾雨村么。然后,庙呢。原本是停放棺材祭祀祖宗的地方,都在城外了。

主要就是庙旁的山林田地,也就能养活的,不过庙旁多了尼姑庵,而这种……回过头看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判了,薛家就给银子?薛家肯定没有银子给,多少来着。但薛家是皇商。

应天府可以拿了判决,问上面的户部内帑要吧。五百或一千。因为上面肯定有钱给皇商。

推断是五百吧。还有的策的,因为麻烦。

所以,薛蟠贾家私塾这里就砸了五百么。

回到原文的庙,馒头庵这里,我没有想明白。一女许两家,银子在哪里呢。

那种人家比薛家还有钱么。三千。

判了,就有的……上哪里拿呢。一条人命,拖了一年多,五百两。薛家都不给银子的。那等人家不是皇商。

就争一口气,三千两,贾家少爷娶个媳妇都未必花这么多!

而且,老尼姑那么高兴!这钱到底是在哪里。

凭它什么事,谁家会拿三千银子争口气!

重要的是,人家家里死了人还肯给三千银子!谁敢上门去拿银子呢。

捐官五品也才一千多。

当时还没有死人,王熙凤就说报应!一女许两家么,明清时期蒙古的公主嫁过来是有牛羊和兵马的。

但是,也必须有回去的。还是对等的……但可以吓唬对手么。而最后的结局,秦可卿也是上吊,如果是王熙凤这样的。

她应该有些银子。秦家没了前,倾家荡产,古董商冷子兴,甄家的船,存多少银子在贾家呢。

张大财主家,倾家荡产,三千两。连女儿一起送去了庙里。

就像秦家香菱送去外祖冯家!林家黛玉送去外祖贾家。

薛家连贾家学堂都敢砸!秦可卿上吊,贾瑞病死,也只说殉情。

给了京郊秦家三四千。剩下的,孝敬清虚观或者说宫里多少银子,是以给神仙的名义么,吞了秦家的,谁能说个不是!

同理,张家小姐上吊死了,前夫死了,只说是殉情。庙里退城外张家三五百,剩下的,给王熙凤三千,吞了张家的,谁能说个不是!

这种情况,都是原来的已经没有了!老尼姑一听三千,知道有的赚了才喜出望外。

大财主倾家荡产的,总拿得出三五千吧,智能儿家里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

或者,就故意说给智能儿听的!因为总觉得应天府和薛蟠那里是真的,王熙凤他们这里是假的,三千两!

还笑得出来!

也就是其实没什么钱的,没钱才张口就是很多,官府衙门是真的,或者有个章程吧。

死了人。且这里面有秦家的,就是薛家得拿钱善后。

应天府五百,一千,已经是对应金陵第四的大家族,很多烧埋银子,还有戴荃一千五,一千二的。

也是因为贾府出殡气派……看着要的!一个馒头庵,张口就三千,也就是假的,智能儿有这么多钱肯定有人愿意养活她。

庙里,总觉得,不要的吧。不说多好或者多坏,事实上,丢庙里是没地方丢了的。

平日里念经三天也就十两还是得了儿子。这种可能就狮子大张口。随便么。

反正没有!

再大财主,还有薛家这种官府衙门都确认的金陵第四,家里银子多?所以,智能儿也是个傻的。

总之,为了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事情放弃工作是愚蠢的。这种地方,她要行得正,还俗么。

不能还俗么。

听了半截话。

所以,要对照现实来看红楼梦,贾家庙也跟贾家私塾,是一开始就有的。也就让族人依附着过日子。

谈不上多好过。而馒头庵肯定是后来才出现的,因为女眷投宿,现实里不知道有没有智能儿这样,越来越没有路走的。

哪天写写我这些年遇到的,四十年目睹之怪现象……万一也作为后世参考这个时期的一个资料。

都是亲身经历的。我们这里和两百年前还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