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楼追梦人 > 第105章 京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楼梦是官场小说。且全文一开始,就提到做官的五十岁上下,如果想更进一步,就要进京。

进了京,那么,五十岁才起步。

代表人物,甄士隐。甄士隐已近五十岁,想进京更进一步,所以做梦都在想自家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情世故。

要不要结个儿女亲家呢。实在找不到进京门路……这草木前盟也罢,金玉良缘也罢。

而僧与道视作机会,甄士隐懂了,但他刚刚想到,自己也有进京门路的。那就是他妻子娘家,封家。

封,也就是暂时不告诉你。

不过,后文金陵京官贾史王薛,甄士隐不走僧与道,那么,他走的必然是史家。

史家是文官。甄士隐属于武官体系吧……按说,贾家更对路子,迂回。这时候么。

人都愿意做好事,积阴德,甄士隐爽快赞助落魄学子贾雨村一把,自己就继续琢磨着进京的路。

首先,把女儿送回她外祖母家,也就是甄士隐妻子娘家。偷偷的,不让人知道了,对外还只说丢了。

接下来,甄士隐就请病假,请事假,他妻子又病了。暗伏为了进京,全力冲刺。

或者说,这时候姿态啊,要好像和自己全然不相干的。静待机会的青睐。

机会还在空中酝酿。姑苏那地方又起了火,前面地震,不关甄士隐事情啊。

甚至因为官场地震,他还想到了竞争的少上面关注的多,正好跑步进京。

不料万事俱备吧,只等东风。但这一晚来的不是东风,是北风。

风就呼呼刮到他所在单位来了,前面说了,只是姑苏官场地震啊。

怎么波及江南?

推断上面查啊,火力全开,而且江南五省,全面排查。这风就从隔壁兄弟单位开始的,在这天夜里起了火。

风助火势,一直烧到甄士隐家里。或者说,内宅吧。

暗伏,是史家出了问题,烧到甄士隐头上。甄士隐不是才攀上他妻子娘家史家这条线。

想要跑步进京。这下倒是阴差阳错的,如愿进了京。

与因姑苏官场地震,又江南起火,焦头烂额,不得不搬到京郊的他岳丈封肃,相顾无言。

姑苏的事情,让甄士隐倾家荡产,更进一步,侥幸做了京官,也没有法子更进一步。

还回不去了。这不上不下的尴尬,或者说做了京官,下面孝敬的银子少了。

也可能僧多粥少吧,让甄士隐的妻子都不得不节俭起来。

原是相信丈夫做了京官,她也就水涨船高,封妻荫子,衣锦还乡,不想进京掏空家底且不说,做了京官的丈夫,拿回家的银子还不够家用。

只得借宿娘家,做针线补贴家用。甄家娘子偷偷说一句,还没有在姑苏的日子逍遥自在。

回了京,现眼现到别人眼里了,都。以为她原来是吹牛。

嫁鸡随鸡的史家娘子没辙,她爹也是甄士隐的岳父,到底祖上封狼居胥的,曾经贵为京城文官之首。

现在归隐京郊乡间,自家祖坟附近,也看不惯女婿一副没出息的窝囊相。

堂堂京官,天天跟和尚道士为伍,不求上进。归隐山林,你进京来归隐京郊的名山大川?

有么。京郊,姑苏也没有吧。

也就顾不得官与民的身份,在他眼里甄士隐就不是个京官,找到机会就数落女婿。

甄士隐也不知道京城里的高官这么多啊,他又无所事事的,不找些事情打发时间。

在京都官署衙门里都要呆不下去。那不更丢脸。他现在告老还乡,递荣养折子也到不了御前,熬呗。

继续和京郊的和尚道士鬼混,美其名曰,来京城做神仙。曲线救国吧。

这太上皇是不是想做神仙,想到连皇位都舍了……也就是皇上。你看贾家宁国府贾敬。

不是投其所好,能够把官都给了儿子做?

他儿子那时才多大,刚刚够做官,还是京官的底线。12岁。

说是谁,十二岁为相!那不是历史传说么。贾敬做了道士,儿子却做了京官,太上皇喜欢太平无为,让进京后的甄士隐茅塞顿开!

天天和尚道士的,不着家。甄士隐现在指望不了岳父,一步错的,进京差距就拉开。也没有差距吧。

城门挡着,看不到。

就只能将希望都寄托在京郊的神仙身上。

他很虔诚。

毕竟,京官都是人中龙凤,想到的人很多。而机会,往往只有一次。

还可能多给一次。这天,道士主动来找甄士隐,好了。

甄士隐听懂了,不敢置信。

道士回看他,那模样就像是说,我还骗你不成!

贾敬死了……曾经,有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现在,抓住机会的贾敬死了。

甄士隐听明白了,家都顾不上回,就跟着道士走了。

甄家娘子得了自娘家辗转而来的口信,立马把自家丈夫得道成仙的消息,火上添油。

到处让人去找,就是找不到。

真神仙。消息传到京城,议论纷纷。于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

过了没多久,曾得甄士隐赞助银子进京的贾雨村来了。

锣鼓开道。京郊罕见。

这一别两宽,都在京城做京官的,还没正式拜会过了。暗伏两人官阶离得远了。

贾雨村好像一无所知,就来见一见当年的故旧。甄家乍然来了大官,多少年了,都是京城里留的那支了。

连宗进来,跟他们已然无关,就留了大姑娘史湘云,好联姻。

也就是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

也当是知恩。京都都这样,不知所措的。

还是原来做过高官的岳丈封肃知道礼数,前去拜会。

贾雨村有求而来,也不敢托大,与已经告老的封肃闲话家常。

他连宗贾家荣国府。宁国府的贾敬仙去,现在,是甄士隐。

可甄士隐年事已高。

封肃回来,把女儿叫过来,说了贾雨村所求。

贾家现在人才凋落的,贾雨村位居前三。但他毕竟是连宗进来的。

想求神仙指点。又提到跟甄士隐的当年,当年曾得甄士隐赐银进京赶考,也才有他的今天。

改天,贾雨村正式登门拜访。与甄士隐的岳父封肃,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是觉得贯穿始终的僧道,肯定有含义。而贾雨村上门,是甄士隐离开之后。

平日里不来的。应该是甄士隐,有了造化,贾雨村有求而来。

他这人吧,现在连平民,刘姥姥他们差不多人家的封家的丫鬟都愿意结亲。

而丫鬟娇杏是甄家娘子的,推断甄士隐今非昔比,得道成仙。什么情况下,会主动结亲,求的还只是甄家娘子身边的一个丫鬟。

贾雨村好歹也是个京都高官。甄士隐的关系不通天,贾雨村这么屈身来找关系。

他分明是有求而来。且和甄士隐差得有些大了,结亲只能和甄家丫鬟,这就是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差距。

再说,多少年了。这早不来晚不来的,甄士隐跟道士走了,贾雨村就来了,迎娶的还是甄家娘子的一个丫鬟。

换算成官场等级。封家这边还有谁,值得贾雨村如此。

而正因为他算贾府太爷等级,才想着更上一层,官场估计到了头。而贾府子孙多。

贾雨村只是连宗进来的。他现在也只能走邪门歪道了。

也有先例。

贾雨村还把丫鬟扶正,说明甄士隐造化不低,或者正对贾雨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县官不如现管。他要把这样而来的关系加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甄士隐成了神仙,他娘子身边的丫鬟娇杏也脱胎换骨,成了官太太。

是这个意思吧。这是贾雨村,他这时候还想要什么呢。而接下来是他的故事。

所以,我们来看,接下来的故事。

先说题外话,甄士隐是个善于另辟蹊径的人。

一开始官场地震,姑苏城里人心惶惶,他就悠然自得,甚至还想到了进京。

在那里盘算着人情世故,做梦都在想。大概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又或者他写的戏本子京城里都在上演,京城来的僧和道还特意绕路过来一见。

这旮旯儿。

还好有座庙。一开始就说了,葫芦庙。

但那不是正道。甄士隐进士出身,放着他岳父家的门路不走呢,放着他隔壁葫芦庙不烧香呢。

就不说这挨着的葫芦庙,说多了,怕被人找到。

葫芦,不是京都人说的囫囵吞枣的囫囵意思。姑苏本地人都不那么说话的,来,跟原籍地姑苏的甄士隐一起念。

葫芦,锯嘴葫芦,也就是闭嘴的意思。

话说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他岳父家可是在里面。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甄士隐这官,做得峰回路转的。因为进京做了京官,才知道这天之高,海之蓝的。

京官甄士隐现在真的在京都城外的一旮旯儿待着了。

往前一步是人生,距离天子家还至少隔着两道城门。虽然,甄士隐已经是他原籍地同僚口中的京官。

京官做到他这位置上,就真的到头了。

送你离开,城门之外。甄士隐也是来了才知道,坑啊,有这么坑人的么。

全天下最坑就,城门里面,再走过一道城门,进去吧。

想他的话。他岳父最近问他,皇陵那地方也不错了,工部他还有几个熟人的。

听说,最近有空缺。

还是城门之外,但官署衙门在里面,他们修坟墓的。材料不缺的,顺便将自己的衙门修了又修的。

就给弄城门里面去了。工部说是。便于监督。

甄士隐听说了,就他们的衙门最是气派。年年常新,月月换。哪个王爷坐轿子路过了,琢磨着,顺口跟两道城门里说了吧。

所以,甄士隐不答应,又另辟蹊径。他岳父现在有心无力,就算还有几张熟面孔,也得看甄士隐自己是个多大的官。

能进城去,就名正啦。

京官,京官,来了京都这么久,都没坐轿子进过一次城吧。

做京官做到他这份上,那就真的到了头。甄士隐的岳丈封肃是看到女婿就气不打一处来。

子不语,怪力乱神。想他可是三元及第,骑马游街,路人都说史家祖坟冒青烟。

不是他要进京,早不来晚不来的,赶上江南地震这波。

至于吗。姑苏不好吗。

不远不近,山川景秀。现在,才进京就受了他这岳父家发落,牵连吃挂落的。

止步城门之外。做京官做到这位置,就到头了。贾家都将大丫头退了回来。

委屈成什么样。他这做爹的,还想着,做神仙。

这岳父女婿能好好说话!

但甄士隐还是个京官,只是他岳父也没多把他放眼里,毕竟,就跟甄士隐遇到贾雨村,人家也可能没看见他。

因为甄士隐这种,京都人都知道,基本做官做到了头。贾雨村才视而不见。

甄士隐就想着不做官,做神仙。

也多。这京城里啥都不多,就官多,京官也多。

求神烧香的。

不过,甄士隐还是等到了又一次的仙缘。

这一次,他抓住了,取得真经。贾雨村听说了,又上门来拜会。

神仙在不在家,都无所谓了。贾雨村也是个妙人,直接娶了甄家夫人身边的丫鬟娇杏。

沾点仙气。然后,上门就跟贾府的古董商人冷子兴么,没事就来串串门,烧烧香。

甄士隐的岳父便也知道贾雨村得甄士隐赠银后的故事。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贾雨村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