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楼追梦人 > 第49章 从林黛玉的模样说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章 从林黛玉的模样说起

根据《红楼梦》设定,可以推断,直到清朝曹雪芹时期,富贵人家的审美仍然是走的富态美。

林黛玉这种,弱不经风,可能穿衣服好看,但就是戏子,姨太太,要进门还得背后有家族撑腰。这点因为是京都可见的常识。

作者曹公不会开玩笑,也就是正室就得是王熙凤和秦可卿,或者三春这种鹅蛋脸。

不能因为出了个弱不经风的林黛玉,还是主角,就以为明清审美变了!这个是有埋伏的,就还得是庙里观音的那种模样。

再看暗伏薛宝钗,杨妃的说法。之前贵妃娘娘省亲,虽然没有贵妃醉酒的选段,但是薛蟠生日估计喝醉的公子少爷多。

而他们八成要说那晚躲贾府哪里,看到了贵妃娘娘,亲眼瞧见了,就跟薛蟠妹妹薛宝钗差不多。可惜,没能进宫,进宫那就是杨贵妃!

虽然是玩笑,推断宫里娘娘也得是富态的模样。没有问题吧。

所以,薛宝钗坐不住了!这属于写文暗伏的桥段吧。

所以,明清时期审美多了个姨太太啊戏子啊小尼姑等,这些偏瘦的,可能穿衣好看。但,在这些人家眼里也就是个玩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或者,还能跟赵飞燕一样跳舞。赵飞燕对的可是亡国之君,不提也罢。

虽然,杨贵妃也是红颜祸水,唐朝由盛而衰,但明清大户人家审美还是要富态。这是从红楼梦里的太太小姐媳妇儿推断出来的。

贵妃省亲,暗伏杨贵妃醉酒的选段。所以,明清宫里都喜欢富态的。

正室长林黛玉那模样,还要挨说!就像贾宝玉一见就不喜欢,就不要她。

贾母也没说,贾宝玉说错了,没准心里还在琢磨甄家大姑娘怎么这么瘦!

然后,从戏文里来看《红楼梦》的剧情。

甄士隐和贾雨村开始的故事。甄士隐的故事是他的经历,跟着剧情发展,而贾雨村的故事则属于回忆。

是跟甄家岳丈封肃在说了。然后,从贾雨村的回忆开始,得了甄士隐的银子,进京大比,进士,外班,知府,革职云云。

交接了工作,他就去了扬州,被林如海林探花聘用给林大姑娘黛玉做老师。

遇到古董商冷子兴闲聊,提到贾府宁荣二府,贾雨村还在金陵钦差甄家教导过甄宝玉,又回到贾府荣国府的人事,而通过冷子兴知道贾府和林府是姻亲。

这边商量妥当,进城就遇到曾一起革职的同事,说复职了,革职的都起复,现在就是要自己去跑官。

还提醒贾雨村可以去找林探花。

林探花也爽快,正好我女儿的外祖母要接了她去,你跟着一起进京吧。

贾雨村顺便核实,林探花和贾府的关系。原来林家和贾府,结亲结到荣国府贾政的亲妹夫。

贾敏不简单,是贾母亲生,荣国府贾赦贾政亲妹。这种身份,才能跟探花林如海结亲。

探花清贵吧。但推断,林府出了问题,所以后文死绝了。林如海是巡盐御史,贾府的姻亲。

而贾府是通过他,将甄英莲送进贾府。但贾府在金陵断了一子,巡盐御史林如海。

贾府大概是不容有错,荣国府大爷贾琏亲自接林家大姑娘黛玉进京。而林黛玉,是甄家大姑娘,背后是金陵甄家。

黛玉进贾府。荣国府和甄家说好,甄家大姑娘,日后就是荣国府二爷贾宝玉的妻子。

所以,贾宝玉喜欢林黛玉也好,不喜欢也罢,他们就被贾母养在了一起。

这出戏里,呆霸王薛蟠是明着搞笑的,林黛玉则是暗中嘲讽,毒舌刻薄。

又是探花女,说话不带脏字。以潇湘竹来比他,那么,林黛玉的书中形象,无限接近天子近臣紫薇舍人。

东厂西厂的那些公公。或者说,曹操家的某位叔公,也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现在,是治世,所以邪气凛然。

竹青青么。毒蛇竹叶青?代号潇湘妃子。

林黛玉,如一尾青蛇藏匿竹林,暗伏在贾府,伺机而动。

常言道,青蛇竹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林妹妹冷笑三声,一开口,我还是你们贾家求回来的。

又不是我自己要来的。那贾琏,还有贾府的船,在姑苏城外的码头等了多久。

等到了二月二,龙抬头。

总之一句话,请神容易送神难。

与此同时,金陵新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之末的薛家薛蟠,夺了秦家香菱,趾高气昂进京了。

这里香菱身后的江南秦家虽然不知,推断可能是盐,因为对应同回目巡盐御史林如海。

这林探花,清贵吧,来了金陵风月地,八字相克。

还犯了事。文中明说林如海儿丧妻死,人丁不旺,看看前面甄士隐一家三口。

待罪吧。探花林如海,堂堂巡盐御史,金陵官场哪里这么憋屈过?

所以,不知从哪里冒出的冯家,冯家少爷跟薛家薛蟠都不知啥事就过招!然后,被呆霸王薛蟠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吧。

三拳打死。配角么。

找地儿哭吧。然后,金陵离京都近,官场一脉相承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套路。

就说风月情三字。案子就成了拐子卖女,一女卖两家。

冯家少爷好男风,走路上,楼上窗前红袖招,都不驻足多看一眼的。买拐子女做啥?

你先听我说。

薛家大爷妾室多,出去前后簇拥着的人哟。买拐子女做啥?

总之,两家要人不要钱,就这么打了起来,闹出了人命官司。

可是,还是没有说,他们卖拐子女做啥!

这是案情!案子,就是这么写的。

剩下的,疑点,着金陵官府调查……推断,这些都有联系。

根据书中明说的,林黛玉进贾府,是贾家来船接的。

跟船来的是荣国府大爷贾琏,也就是不容有失。之前,王熙凤没说,秦可卿是京郊秦业抱养。

秦家跟贾家有亲,这么说的亲。换言之,贾府就算去了船去江南秦家,也是先给了京郊的秦家秦业。

再接进贾府。这里,贾琏直接将黛玉送到了贾母跟前。

有些古怪。

前后推敲,是林如海犯事可能影响出嫁女林黛玉,还是薛家夺了秦香菱?

有个江南秦家的秦可卿对照。那么,是新来的薛家不懂规矩,贾府丢了秦香菱身后的江南秦家,已经叫人看笑话,不能再丢了林黛玉。

也就是甄英莲身后的金陵甄家。而巡盐御史林如海,和贾府关系太近。

冯家那是案情。混官场的,都看得懂,万一需要张贴出去了?

百姓要围观看的。

回到原文,探花林如海。涉江南秦家,林如海就在扬州做官,巡盐御史。于情于理,他不能绕开的。

巡查的。天子钦点,官场走直!青天大老爷。

贾府姻亲林探花,必然要跟抢江南秦家的薛家呆霸王过招。

这里暗伏一出戏。霸王,探花,就看出武将和文官。

这是什么戏!但林探花,棋差一着。

一开始就跟甄士隐似的在原籍地姑苏反省了。虽然,借口子丧妻亡女又病。

但一看就觉得林探花,是甄士隐,不用去衙门点卯。

两年了。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这时候,嫡妻贾氏也死了。这种古代官场可以请长假吧。这文要这么看。

推断,探花林如海和甄士隐仿佛,一开始就是待罪身。而可以连宗,王子腾王夫人薛姨妈这样凑到了一起,亲兄妹,就可以分枝,散开呗。

文中一看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肯定就是个待罪身。

贾雨村还能攀附贾家。家族可以连宗。甄士隐,剩下一家三口。林如海,就剩了父女相依为命。

所以,林探花的罪比甄士隐的,还要命!

贾府干啥的?前有甄家,后有林家,贾府让人来接林探花的大姑娘,出了事就来人善后!

虽说都打着姻亲的幌子。文中可以连宗,父族来算兄弟姊妹,姻亲感觉关系还不如连宗亲近。

金陵官场,甄家通过贾雨村冷子兴提到是金陵城内钦差,林探花又提到天子钦点。

也就是,丢的都是皇上的脸呢。朝廷还不能见死不救吧。

那么,现在的贾府就有些意思!或者说,金陵吧。

倒了几波人了。甄家的罪,甄士隐背了,林家的错,林如海扛了,其余都分了家。

这里注意,林如海祖上曾袭过列侯,起初时只封袭三世,至林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推断太祖皇帝二十四功臣里还有个林!

贾家国公府也就封袭三代。

荣国府荣国公,嫡长子贾代善,嫡子嫡妻史家大姑娘现在的贾母,嫡孙长子贾赦袭爵,嫡孙次子贾政原是要科举吧。

一开始,是一样的人家。林家第四代林如海,科举探花,贾家荣府三代贾政是恩推。

他爹贾代善死前,长子贾赦袭爵,天子加恩次子贾政,贾政被赐主事之衔,入部习学,如今是员外郎。贾代善嫡女贾敏许给探花林如海。

世代联姻。林家祖上是太宗皇帝二十四功臣,也在金陵护官符里。只是林家犯的错,比一开始甄家的还大。

林家人死绝了。一开始就父女相依为命,林如海一死,就剩了黛玉。黛玉还许给贾家宝玉。

或者说,送林姑娘回去,可是回祖籍姑苏。提都不提,京郊田舍。比甄家,还彻底。

太宗皇帝二十四功臣里都没有了甄,哪里还有林。

秦家,再如何,京郊还有的。直到秦业父子死了吧。

这么推吧。也就是秦家比甄家强,甄家比林家强,林家林如海死后都不知掉哪里去了!

金陵四大家族里冒出了一个薛家,不是二十四功臣里的吧。薛家抢了江南秦家,贾府就不能再丢了金陵甄家。

顶着林家大姑娘的黛玉,其实是甄家女。

林黛玉进贾府。这里从后文十二宫花暗伏的也能推出一二。

林黛玉的意思,就是我甄家现在掉最后呢,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

也就是金陵十二钗,金陵肥差分做十二股份。她甄家虽然还有两股吧,份额最少!

这话要当着贾宝玉说清楚。但秦家更惨,薛家这是将秦家的直接给了王熙凤,因为身后有秦香菱了。而王家有王子腾。

还是如何。

毕竟暗伏正钗秦可卿的死。就是秦可卿肯定不会答应!

降级降等了。她还能是正室?

死了正钗,秦家就掉副钗里去了。第一个哟。

林家呢。贾宝玉一开始不知道吧,骂林黛玉,是因为林家已经在副钗里?

林姑妈之女。做妾的?

但贾母的态度,也就是这是你的正室。所以,贾宝玉推断,黛玉不是林家女!

正室就那几家么。

后来,被他发现,林黛玉是正钗里垫底的金陵甄家女。

回到原文,薛蟠夺了秦香菱,送妹薛宝钗进京候选。

来了京郊,姻亲王家搬家,王子腾又出京巡边。所以,去了贾家荣国府。薛姨妈所在的母家王家连宗,薛姨妈就成了王夫人的亲妹妹。

王子腾就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亲哥哥。而王夫人嫁的是荣国府贾政。所以,薛姨妈母子就在荣国府梨香园住了下来。

这里提到,薛蟠的人命官司还在案。人却进了京。

正常思路,进京告御状……你要反套路,那就进京投案?自首……不不不,人家说是送妹妹进宫待选,一进京都就忙开了。

户部和内帑都去了,拜会啊,挂了名的。薛蟠表示,以后点卯还是不按时,拿钱一准到。

幸会幸会。拿了钱就请大家喝花酒。

这不,来了还没拿银子,就唱戏,京都最大酒楼连摆了三天宴席。我们,也去喝个流水席吧。

且不说呆霸王薛蟠,在京都广交人面,到处都是哥俩好的划拳喝酒。

哪里将金陵的人命官司放眼里!但这是哪里,天子脚下……六部的吏部,看了半晌,找户部。

再说,尾随贾府接黛玉的船进京的贾雨村,先一步去贾府拜会贾政。

套话铺开,原来五百年前是一家,都姓贾。追根溯源,祖上浩荡辉煌,子孙不肖。

说了一盏茶,荐书拿出来。

贾政一早收到妹夫林如海的家书,对贾雨村斯人的原籍地来历啥的,一目了然。不要小看古代官场,钦点探花。

贾雨村还混过几年官场,做过知府。就是朝廷早就查了他祖孙三代,清清白白。

来之前,贾雨村功课做得足,知道贾政喜欢读书人,故而书卷气扑面而来。话说,贾敏当年许给林探花,贾政功不可没。

跟爹说了,又去找贾母说道。如果换了贾赦,那贾敏估计就要许配武状元王子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