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气冷的很快,几乎每一天都能明显体感到温度降低,比起去年的冬天来,又更冷了。

气候变化大,很容易勾起人们的焦躁情绪和囤物欲望,面对未知的情况,充足的柴火、食物和固定的住所是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这些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溪沟村的村民们来说倒不算很难实现,只要勤快,加之没有人拖后腿,一个简简单单的五口之家基本上都能在冬天来临前满足这些条件。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他们的游刃有余比起来,知青们便要困难许多。

那些勤快,身子骨也争气的知青还好,只要能保底每年都完成人口粮指标,最先解决掉最难保障的吃饭问题,其他的问题就简单多了。

山上的柴火只要不拿出去换钱,随便背下山,没有人会管的,房子也是大队部统一安排,虽然是多人宿舍,但胜在坚固暖和,比窝棚可好多了。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人勤快就有人懒惰,有人勤勤恳恳未雨绸缪,就有人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整个知青点三十号人里,就有三个人迟迟没有完成人口粮指标。

其中只有吴洪斌是因为伤病无法劳动,对于他这种情况大队已经上报给了公社,听说上头准备给予他适当的补助。

王亚楠和另一位男知青则都是心病,他们好手好脚又正值壮年,大队自然看不上这种只顾自己舒服,拉集体后腿的行为。

直接开会说明月底再完不成指标,就要采取惩罚措施了。

男知青本来就胆小,一想到可能会被送到大西北去,吓的魂飞天外,当天就赶路上公社给家里寄了一封长长的信。

七天以后家里回信,顺利补交上了工分窟窿,领回了自己的人口粮。

如此一来,整个知青点就只剩下王亚楠一个刺头了,她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可她的窟窿实在太大,人缘也不好,找人借根本就没人愿意借这么多钱给她。

但凡认识她的都知道她懒,肯定还不上,谁肯当这个冤大头?

她分散各地的家人也陆陆续续回了信,但都没有附上钱票不说,还哭穷说自身都难保了,叫她自己想办法。

眼看形势紧迫,完不成人口粮指标就算不被赶到大西北去,也得饿死,王亚楠一狠心,做出了一个屈辱的决定。

结婚!

之前王亚楠一直没往这方面想,而是过一天算一天,能讨着吃就讨吃,能偷着吃就偷吃,是因为她把希望都放在了回城上。

可眼看这都快要入冬了,还是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她实在是等不了了,只得不情不愿的考虑起结婚的可能性来。

当然,结婚的人选最是要仔细考虑,之前吃过的亏可不能再吃了。

高傲的王亚楠从开始有这个打算起,就在心里列了份名单,将知青点的男知青划分成三六九等,好供她挑选。

这其中排第一梯队的当然是成分好又有钱,家庭也和睦大方的佟刚。

只可惜王亚楠精心打扮后前去搭讪,却惨被无视。

人直接说了,我也算好心帮过你,你不报答也就算了,怎么能恩将仇报呢?

这算是直接把她踩进泥里了,没有足够的脸皮尝试第二次,王亚楠果断放弃佟刚,开始尝试和第二梯队的冯茂才等人接触。

结果不出意外,均被嫌弃。

前前后后忙活了好几天,她才终于崩溃的发觉,因为曾经她和吴鸿斌之间的事儿,知青点的男知青们早就已经默认他们俩是夫妻了,对她当然敬而远之。

意识到上一段感情给她带来的屈辱,根本不会跟随时间的流逝洗刷干净,王亚楠恨不得吴鸿斌立刻就死,好还她清白!

可惜,都说祸害遗千年是一点儿也没错,吴鸿斌虽然还是天天倒在床上哼哼,但命却是出奇的硬,就是不死。

一想到他这种渣滓,对社会毫无用处的肉虫都能拿补助,自己却不行,王亚楠心里瞬间极度不平衡。

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口气出不了她连觉都睡不着,索性趁人不注意,拿起扁担两下就把吴鸿斌好不容易得到修缮的窗户又给捅破咯。

听着男知青宿舍那边传来的嘶吼大骂,王亚楠在心中暗爽的同时也不得不重新计划,给自己找寻别的出路。

难道真要她嫁给这群乡下泥腿子吗?

凭心说,不到万不得已王亚楠真不想走这一步,她骨子里就很看不起没出息的乡下人,而且对回城还抱有希望,唯恐到时候不好脱身。

嫁给男知青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解决她眼下生活窘迫的问题,到时候回城了各回各家,一拍两散也不拖泥带水。

扎根农村可就不一样了,她只怕到时候回城的消息传到大溪沟村,自己就会被婆家人锁在屋里,寸步难行。

从没有这么纠结过,王亚楠在自己不大的屋子里来回踱步,手指头都快搓烂了

算了!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她现在的情况是顾得上眼前就顾不上身后,继续硬挺着估计也只能保住一时的清白而已。

前段时间知青集体请愿回城的事因,不就是有女知青被当地牧民侮辱自尽,这才闹出来的吗?

如果挑过了头,真被送去大西北,那地方可听说隔好几里路才会有零散的几户人家,出事儿的几率岂不是很大?

思虑良久,王亚楠最终还是对现实低头,准备屈尊降贵扎根大溪沟村,将就找个富户嫁了,以后的事儿以后再想办法,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其实仔细想想这地方也没有那么不堪,如果结婚以后能过上秦小妹那样的生活,那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就在她做足了心理准备,屈辱的准备接受现实时,现实却不买帐,不仅不接受她,还反手给了她一个大耳刮子。

由于王亚楠平时都窝在知青点里不出门,上工下地也只去人少的地方,根本就不和村民们交流,所以认识的人很少。

只有常路过知青点,上山去找秦小妹的几个男青年她熟一些,也听刘亚琴她们说过几人的基本情况,都还不错,王亚楠打算就挑他们下手。

刚开始,因为他们都是年轻有为,长相帅气身姿挺拔的好青年,王亚楠可犯了好大的难,都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平等的给他们一个机会,谁表现好家境好,能出更多的彩礼,她就嫁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