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少主公都已经站了半日了,你去劝劝?”

阿飞戳了戳哥哥小声道。

阿起白了他一眼,摇头。

少主公周身散发的冷气谁去冻死谁!开什么玩笑,他才不去触这个霉头,一旦开口,至少是一个月月钱没了,虽说他也不靠这点子月钱过活,但有总比没有好呀。

阿飞正犹豫是吃饭更重要,还是月钱更重要的时候,救星来了。

门口轮值的影卫匆匆进来说道,“禀报少主公,陛下宣召您进宫。”

霍不疑说了知道了,正准备出门,又似想起来什么似的对阿飞说:“告诉秋媪,今日不必备膳,另少主亲卫梁邱起和梁邱飞扣一月月钱。”说完大步离开了,只留下呆愣在原地的阿飞。

阿起瞪了阿飞一眼急忙跟上,阿飞在原地哀嚎,“为什么呀,你不吃饭我要吃的!”嘴上一边抱怨,一边快步向旁边的院子找秋媪去。

得赶在少主公进宫之前追上他,今日还是他当值,若是赶不上,又要被罚!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宫城外赶上了。

霍不疑在马车里听到阿飞小声跟阿起吐槽自己的声音,不用掀开帘子看就知道阿起肯定是一脸无语的样子。

若是平时,他会默默地掀开帘子盯着阿飞,直到阿飞发现自己,并一脸惊恐的认错,今日有事,算了,且让他开心一日。

“参见陛下。”

“子晟啊,免礼免礼,到朕身边来。”文帝看着一匣子信对养子招手。

霍不疑上前跪坐在书案一侧,十分自然的抬手给陛下添了茶,“不知陛下召臣进宫是有何事?”

文帝将匣子放在案上,霍不疑余光瞟到,瞳孔微缩,随即低下头。文帝在上首将他的小动作看着眼里,叹道:“子晟看过北疆的信了吧。”

霍不疑抿了抿唇,点头,“看过了。”

“子晟可知,她不止寄了一封信...”文帝欲言又止。

“臣知道。”霍不疑平静道。

文帝听到他的话有些惊讶,“啊?你是如何知道的?”

“陛下没拆过之前的信吧,若是看过应当知晓,清河王每一封信结尾都写了是寄给臣的第几封信,臣今晨看到的那封是清河王寄给臣的第七百三十二封信。”霍不疑娓娓道来,语气中甚至带了一丝笑意。

虽然最开始看到信的时候,心情复杂的难以言喻,可这几年他听过见过学过不少,他能理解养父的顾虑,虽心中仍旧有怨,可想到这些年养父对自己的照顾,怨念被压下,如果今日养父没提起,他也只会将这件事埋在心底。

可没想到养父竟主动跟他坦白,他心里最后一丝不甘与埋怨也消失了。

文帝没想到霍君华竟然如此狡诈!听到子晟的语气,他知道子晟不生自己的气了,但该解释得解释,该哄还得哄,“子晟,这件事,是我对不住你和你母..你姑母...”

趁着他停顿改口,霍不疑连忙打断,“义父,我们之间的问题,并不是有了这些信就能解决的,我理解您,您不用这样。”

文帝看着他真诚的眼神,终是叹了口气,说道:“好吧,那这些信你拿走吧。只是今天那封信所说的内容,我还是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子晟,你便是留在都城,朕也会叫你潇洒肆意的过一辈子的。”

霍不疑起身来到案前,俯身跪下,“臣愿为陛下分忧!”

文帝走过来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心中舍不得让养子面对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只想叫他留在都城做个衣食无忧的贵公子,延续霍兄的血脉。可他精心教导的孩子啊,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来人,宣崔侯觐见!”文帝只失落了一瞬,便恢复帝王气度,宣召崔侯进宫。

子晟年纪还小,不足以掌管一军,崔侯跟霍氏有些渊源,由他掌管大军,子晟在他的照顾下,自己也能放心些。

等商议好进军路线和计划,已经深夜了。

霍不疑带着阿起和阿飞来到了外庭,在君华离开以后,他就搬到这里住了,原先看着这里的一切都能想起她的身影,生气时恨不得全拆了翻新一边,抹除掉所有她的影子,可有时,却又靠着这些记忆度过想念她的日子。

他吃了两口点心,望着殿前长长的秋千,思绪陷入回忆中。

七年前,天下四分五裂,文帝只得四分之一的江山,各地仍在征战,文帝手下的将领都在外,或镇守一方,或攻城掠地,北疆多次传信告急。

当初孤城一战也有鲜卑异族插手,鲜卑人越过北疆,插手汉地征战,希望搅乱天下,从而使诸侯无力插手他们占领北疆。

北疆七郡原是前朝时期一队起义军占领的,因地广人稀,荒地连绵,不宜种植又太过寒冷,征战之中鲜少有人来占领此地,后来那队起义军灭亡,北疆便基本无人管理,常受异族掠夺骚扰。

对比我朝内陆之繁华,北疆确实荒凉,可对比蛮夷之地,北疆已算得上是天堂了,故而鲜卑想趁天下大乱之际,趁机占领北疆。

文帝接到消息时,犹豫许久,他手中无人可用,若是从别处抽调将领和兵力去防守北疆,天下战局优势还能否在他暂不说,北疆寒冷临海,他手下的兵士大多生长在山野内陆,怕是难以适应,本想放弃北疆三郡,只余与幽州并州接壤的四郡收缩防线防守,没想到霍君华带着她几个月训练出来的影卫出现,给了他新的选择。

本来他只是想要训练方法,让霍年带着三万黑甲卫,再从并州和幽州抽调七万大军去北疆镇守,没想到霍君华毛遂自荐,并立下军令状。

他起初并未当真,只是想借此机会让霍君华暂时远离都城,免得她带坏子晟,等过一两年,再让她回来,可没想到才去北疆不到一年,她就带着十万大军跟鲜卑人打了三四场大仗,数十场小规模的冲突,并且没输过。

不得不承认她带兵打仗的能力,他自此便将北疆七郡全都交给了霍君华。

文帝没想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她就能征兵三十万,并且将北疆治理的井井有条,交上来的赋税也一年比一年多。

霍不疑第一次知道君华带兵去了北疆,是她带兵打到鲜卑王庭,活捉了鲜卑王室,让人押送到都城来的时候。

那时,他已经失去君华的消息三年了,三年里他哭过闹过,陛下始终不肯告知自己任何消息,直到那一次,瞒不住了。

并不是文帝不肯告知,而是,他也不知道北疆到底是何情况,霍君华带去的人,经她的手训练后将北疆守得死死的,除非她派人传出来的消息,否则他确实什么也不知道,那几年他的精力都在几个州郡上,实在没更多精力关注北疆了。

而霍君华也只主动传了一次消息回来,那就是要权,之后就只是每年按时交税,其余的再没消息了。

直到三年前天下初定,文帝已成公认的正统,其余叛军只是割据一城一地,处理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天下乱了许久,文帝决定慢慢蚕食,让大军休养生息。

有了多余的人手,他又想到了北疆诸事,才主动去信询问,才知道霍君华这几年的政绩,北疆只知霍家军,民众私下都叫她北疆王,他才起了心思,而霍君华也从那时起传信回来了,那时他有顾忌,便将霍君华给子晟的信都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