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着被征调,夏氏老媪也没什么愁色,解释说是因为当今圣上仁心仁德,并不是让一直送到前线,而是送出本郡即可,所以去的时间也并不久,不过一旬便可回来了,还会发二十枚大钱。

夏溪村距离云中郡郡城并不算远,走着三五天便到了,坐牛车会更快些。

跟这位夏媪买了些她的旧衣,又请她帮忙做了几张饼子,打成包袱挎在身上离开了这个夏溪村。

跟夏媪的交谈后,她也决定了下一步计划,她和阿狸二人身份成疑,绝不能贸贸然去往都城,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遇到原身认识的人,肯定不是她的作风,定得谋定而后动。

所以得先去云中郡郡城安顿下来。

因为没有说还有个孩子,所以夏媪给她的都是些妇人的衣裳,君华给阿狸裹上,便牵着他向着郡城方向走去。

一路上,已不见许多流民,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有人挑着筐子,有人牵着牛,这些人有的在中间拐到别的路上去,但大部分都是要去往州城的。

君华从这些人偶尔的交谈中,也了解到更多关于郡城的情况,比如牵着牛的是要去往城北牛马市卖掉,挑着筐子的是要去城南探亲,据这位大叔炫耀,他女儿是在城南宋家布庄做工。

孤城城破对于这些人并没有多大影响,流民进入云中郡境内就被当地的县城收留了。

她因为带着阿狸一直避着人走小路,所以才会摸到距离郡城这么近的地方,在这些人的口中得知,当今早就派兵去支援了,只是不知为什么援兵迟迟未到。

不过她暂时也没在这些事情上太过思虑,想着手里剩下的钱兴许能在州城赁一间屋子,估计只能够他们花销一两个月的,卖了怀里的东西,也还是要找些来钱的法子才行。

还没想到怎么挣钱,已经到了郡城门口,城门处排着长长的队,入城之人要挨个检查。

君华听前面的人交谈得知,是上面的命令要找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带着一个约莫四五岁的男孩。

她把阿狸抱在怀里,转身往后走了几步,离人群大概七八米的地方有个茶寮,她一边往茶寮走,一边悄声对怀里的阿狸说:“一会儿你叫我阿父,声音细细的,要像个小女孩知道吗”

阿狸也听到了之前的谈话,在她怀里点了点头,小声说:“会不会是阿父在找咱们呀。”

眼见茶寮的掌柜迎了出来,君华匆忙道:“不管是谁,咱们都不能贸然上前相认。”

茶寮掌柜道:“客官里面请,来点什么,您别看我们这儿是个棚子,但吃的喝的都有。”

君华此时庆幸一路上没找到梳洗的地方,她也不会束发,胡乱着梳了一个男子发髻,衣服也没搞明白怎么穿,不伦不类的,并不像个女子。

粗着声音道:“掌柜的来两碗素面。”

寻了一处角落坐下,阿狸挨着她坐,低着头摆弄散落的头发。

掌柜端来两碗面就要离去,君华叫住他:“掌柜的麻烦跟您打听一下,州城中哪家医馆的大夫医术更高明些。”

掌柜道:“要说医术高明那自是城东的宝安堂的高大夫,只是宝安堂看诊就须得抓药,诊费便宜药费实贵,城西的回春堂可以只看诊,回春堂的陈大夫医术也好,像我们这样的平民一般都去回春堂。”

“谢过掌柜。”君华起身对掌柜行了一礼。

掌柜笑呵呵的摆手:“您客气了,这队且要排着呢,要是现在过去,估摸着天黑之前排不到你们,天黑城门落锁,你们得明天进城了。是你家孩子病了吗,若是着急,我家女婿是城门守卫队的,你可等我收摊,随我一起回去。”

君华又行了一礼,道:“多谢掌柜,只是不知是否会给您添麻烦,我看城门处要挨个查验。”

“无事,我听我那女婿说过,上面要找的人可能是死在孤城了,他们也就是做个样子,堵住上面的嘴。”

听完掌柜的话,君华松了口气,拍了一下阿狸的头,说:“梨儿,快谢谢这位伯父。”

阿狸细声细气道:“多谢掌柜伯父。”

掌柜的笑了笑招呼他们坐着,自己去接待别的客人了。

待到天色暗下,掌柜的收拾好东西,推上独轮车,叫上君华两人进城。

在城门口有个二十多岁的守卫冲他们点了点头,挥手放行。

进城后,君华对掌柜谢了又谢,询问了他的住址,说好去完医馆再上门拜访,朝着掌柜跟他说的回春堂的路去了。

不过在掌柜的身影彻底消失后,君华又转身去了城东的宝安堂,把包裹里的人参卖掉换点钱。

等走到是,一位药童打扮的半大少年已经在收拾准备关门了,见君华带着孩子走进来,扬声喊:“师傅,有病患。”

从里间走出来一位白须白发的老大夫,少年端了盏灯放到案上,老大夫温声询问:“哪位是病患。”

君华走上前坐下,说:“不是看病,我在山上挖了根人参,不知道您这儿收不收。”

老大夫手抚过长长的胡子,说:“拿出来看看。”

君华把背着的包裹解开,拿出一共布包放到桌上,老大夫打开看了看:“品相完整,但是年份不高,五十两银子。”

这根人参估计也就二三十年的样子,她挖的时候比较小心,五十两银子还算公道,君华点了点头,老大夫让旁边候着的少年去取银两。

借着昏暗的烛光,老大夫看到君华的脸色说:“你这是大病一场还没有养好呢,用不用老夫帮你看诊。”

君华犹豫了一下:“不用了。”

说话间,少年已经端着托盘回来了,上放着称银子的戥子,当着君华的面称了50两递给她。

君华收了银子牵着阿狸就跟老大夫告辞了,看天色已经完全暗了,打算找个客栈住上一晚,明天再找牙行租个院子安顿。

只不过,她没想到,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