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整个最初的中央战场上,吐谷浑士兵不断的或四处逃跑,或直接站在原地投降。

而如今的整个青海湖平原上,四处都遍布着唐军,那些想逃走的吐谷浑士兵,也仅仅只是在幻想罢了。

战争好似一瞬间就从之前的唐军劣势转变为了大优势,并且迅速结束,似乎充满着不可思议,甚至有些人都还没反应过来。

就比如吐谷浑军队的中央战场以及正面战场中的士兵,他们若是能提前的反应,那绝不可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最起码都还能保存一部分实力。

只能说李道宗、侯君集所率领的唐军出现的太及时了,不仅如此,这几大战场上唐军的反应也太快了,就好像是已经提前知道般。

也确实如此,其实这一切都是王权宁提前所策划好的。

在唐军从鄯州出发前的全军将领会议中,王权宁同众将领所讨论的就是这个计划,唐军一队人马沿着黄河主流出发,到达大非川,而后在见机行事,或是在原地等待设伏,或是继续行军至青海湖,对吐谷浑军队形成夹击之势。

唐军另一队人马直接前往青海湖与吐谷浑进行决战,就算此刻李道宗、侯君集部没有赶来,王权宁也能凭借自己以及身后所率领的亲卫将吐谷浑军队击败。

要知道王权宁的亲卫那可真的是跟随他一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一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所爆发出的战力绝不亚于那种数万人的普通士兵。

这样最多也就是唐军的伤亡会高一些,但只要能打败吐谷浑,这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当然,这种方式肯定是不能将吐谷浑给全歼的,如此慕容伏允肯定会带领部分军队开始逃窜。

至于逃窜的地点,唯有两条,向南或是向西。

向南就是大非川,按照这种情况刚好一部唐军就在这里设伏,慕容伏允所率领的剩余吐谷浑军队,必然会大败。

至于向西,则是一望无际的大片沙漠,四周荒芜、人烟稀少,这是真正的绝路,想来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慕容伏允就不会选择这条路。

这就是王权宁的整个作战计划,显然,各部唐军也是按照这个作战计划一步步执行了,整个青海湖平原战场上,胜负已分。

但同样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慕容伏允逃跑了,并且还有两部吐谷浑人马跟随着一起逃了,尽管逃出去的人马并不多,但却始终会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不过王权宁也是看到,契苾何力率军去追击了。

对于契苾何力,之前的王权宁并没有太过接触此人,但从他这几战的表现上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沉稳厚重,给王权宁的感觉就是哪怕薛万均与之相比都不及。

王权宁正想着这些,突然耳边声音响起,将他整个人的思绪拉了回来。

“王爷,末将请命去捉拿慕容伏允。”

“王爷,末将也愿前往。”

王权宁扭头,只见前方发出这两道声音之人正是薛万均和侯君集。

“好,既如此,薛万均、侯君集听令。”王权宁严声道:“命你二人各率一支部队追击慕容伏允,不论死活。”

“末将得令!”二人齐齐说道,脸上挂满了激动和兴奋。

如今的慕容伏允身边所剩余人马并不多,而且又是败军之将,不足挂齿,这般的功劳不管如何自己都要将其给强抢手中,二人相互之间对视一眼,半空中好似有火花四溅。

不过契苾何力已经先他们一步出发了,这般情况之下,二人也是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率领自己手下士兵出击,飞速而去。

当然,薛万均和侯君集二人所选择的道路并不相同,由于慕容伏允所逃亡的方向是大非川位置,侯君集相对比较熟悉,对此他直接决定抄近路,往青海湖东面出发,而后南下直插大非川。

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行军路程,只不过这段路并不十分好走,沿途也是危机四伏,但在侯君集看来,若是能将慕容伏允的人头收入囊中,冒这个风险也是值得的。

而薛万均则是选择向青海湖西边出发,随后再一路南下,这基本上就是李道宗、侯君集部来之前所走的路线,这条路线较远,行军时间相对要大大增加。

单纯这上面分析其实这两条路线各有所长,分不出一个谁好谁坏。

就这样,一共三支部队朝着慕容伏允追击而去。

至于王权宁所率领的剩余军队,则在青海湖以及伏俟城周围将剩余的吐谷浑军队给清理干净,以便稳定周边的局势。

时间流逝,慕容伏允率领残余军队在拼命逃着,身后的唐军奋力追着,不管是薛万均部,还是侯君集部,亦或是那消失不知去向的契苾何力部皆是如此。

至少在暂时还不确定吐谷浑军队是从哪个方向逃跑时,谁都不想落后于对方,都想独自获得这份天大的功劳。

牛心堆,地名,位于青海湖西边尽头南下的拐点处,薛万均所率领的唐军正狂奔在青海湖平原上,只见较远处,一个个小黑点状的物体浮现,随着军队的迅速移动,黑点在唐军士兵眼眸中逐渐变大,渐渐显示出人影的模样。

“这是......吐谷浑残军?”薛万均双眼盯着前方,心中大喜,喃喃自语道。

一瞬间,他只感觉到浑身都充满了花不尽的力气,心情激动,呼吸都不自觉的急促起来。

“所有人全速前进,追上他们。”

命令发出,薛万均双手驾马,如一只离弦弓箭般,向前飞速而去,身后士兵连忙跟随,手中大刀拔出,冷冽之气瞬间遍布开来,骇人心魄。

至于远处士兵,则在发现唐军踪迹后便开始仓惶向前逃命,但无奈,他们与唐军之间的距离还是在越来越近。

“将军,怎么办?”远处吐谷浑士兵中,一名军官模样的人问道。

在他身旁侧前方,一身穿盔甲,面容粗犷的将军面对着这般问题却是沉默了,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就在前不久可汗交代给他的计划。

就这样一直到片刻后,粗狂将军深吸口气,眼中精光大作,面容涌现坚毅之色,“逃肯定是逃不掉了,既如此,那咱们不如直接和这群唐军拼了。”

将军话音落下,身下马匹应声而停。

身旁,那名军官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刚一扭头便看见将军那双无比坚定的眼神,到了嘴边的劝谏之话也是直接被抛在脑后。

周围吐谷浑士兵见状,也是纷纷停止前进,全部都将目光看向了将军的身上。

“诸位,为了可汗,为了吐谷浑,该是我们尽忠的时刻了。”将军手中兵器高举过头顶,整个人都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诸位可愿随我一起?”

周围士兵见状心中也是明白如今的情况,也明白将军此刻说这番话的含义,但尽管如此,他们依旧还是没有丝毫犹豫的齐齐开口,

“末将愿意!”

声音宏大,好似响彻天际,哪怕就是还在远处追逐的唐军都是听的一清二楚。

将军调转方向,直面唐军,此刻的他心中心中没有丝毫的害怕,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只剩下那一往无前的斗志。

周边士兵见状也皆是如此,面色坚毅的朝着唐军注视而去。

“杀!!!”

声音响动,马匹也随之开始移动,对着唐军近乎以一种敢死队的方式冲杀过去,就犹如扑火的飞蛾般,倒显得有几分壮烈。

唐军将领薛万均看着前方冲过来的吐谷浑士兵,心中除了冷笑,还有着几分钦佩。

冷笑对方的不知死活,也钦佩他们的勇猛忠义。

既然如此,那自己也定要以全力来对待,战场之上,用出你全部的实力才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

“轰轰轰!!!”

数十道响声从战场上传来,战争当即结束,十分迅速,近乎就只能让冲杀的唐军停顿一刻。

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也没有出现什么奇迹,在一轮冲击过后,不管是人数还是战力本就与唐军相差巨大的吐谷浑军队全军覆没,没有因为他们的这般勇气和壮烈行为出现任何意外。

甚至这都不能算是一轮冲击,严格来说只是刚一接触而已。

战争本就是残酷的,这里只有血与火,没有同情,也不存在任何的怜悯。

不管是唐朝亦或是其他任何的朝代、国家皆是如此,他们都是在经过无数的战火洗礼后才建立起来的,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所追求的和平。

唐军停止,薛万均对着身后已经倒在地上的那些尸体看去,眼神中微微带着敬意,但也仅此而已。

这群人被永远的留在了这里,等待着他们的或许是飞鸟走兽,或许是自然的腐化,但这都与此刻的唐军无关,他们还要完成自己的任命,追求自己的东西。

唐军马匹飞奔远去,速度再度攀升,竟是比之前的还要快上几分,如刀的风刮过来,将唐军将士们身上之前的伤口吹的生疼,直冲心底。

但尽管如此,却没有任何一人心有怨言,更没有任何一名士兵表达不满。

只因为他们都知道,既然在这里已经碰到吐谷浑的小股部队了,那距离逃走的吐谷浑大部队必然就不会远,而那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想必也就在这大部队之中。

此刻的唐军众人心中皆只有一个念头,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机会到了。

一想到这,唐军众人只觉得身上伤口处的疼痛都减轻了许多,眼中满是火热,甚至就连身体都开始微微颤抖、发热。

薛万均一马当先,唐军众将士紧随其后、争分夺秒。

......

某陡峭位置处,唐军众将正心心念念的慕容伏允就在此处不断的眺望着周围,远处一吐谷浑模样的士兵迅速前来禀报。

“可汗,后方留守的三支部队已全军覆没,唐军正在快速接近,距离我们已不到二百余里。”士兵说道。

身旁慕容伏允听后,表现诧异,不仅没有半分害怕之色,反而眼底深处还是满满的期待,以及无尽的寒芒。

“命令全军加快速度做好准备,严阵以待,告诉他们报仇雪恨的时刻就要到了,一定要将这支唐军全军覆没以告慰众将士的在天之灵。”

“是!”士兵满脸兴奋的应道,随后迅速往别处而去。

片刻时间,周围一阵“砰砰砰”的声音急速响起,如兵器敲打、碰撞,就这样持续片刻,随之完全沉浸下去,一片寂静,再无任何声音发出,哪怕就是寻常出现的飞鸟走兽都不见了踪影。

另一边,青海湖东侧,侯君集率领士兵已开始南下往大非川进发了一段距离的时刻,也收到了薛万均部队与吐谷浑军队交上火的消息。

对于这般情况,侯君集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对此,侯君集心中只感觉无比的懊悔,早知道当初自己就应该选那条路的,不然那份功劳就是自己的,而且也不用受这般苦。

想到这些,侯君集不免向四周望了下,只见周围满是白茫茫的一片冰雪,不仅如此,寒风还在不停的呼啸,士兵们一个个的皆是冻得脸色发白,甚至就连眉毛处,都挂着一搓搓冰雪。

这般苦寒,着实辛苦,但就算如此,唐军将士们也还在坚持,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但其实都还不是最重要的。

如今他们所在的这个位置处,距离青海湖已经相隔了一段距离,此刻唐军内唯一的饮水来源就只有地上的这些冰雪。

每当将士们想饮水时,就只有将这些冰雪含在嘴中,这样虽说一时半会水的问题解决了,但同时也让本就寒冷无比的将士变得更加脆弱,如此循环往复,不管是谁,恐怕都坚持不了太久。

当然,与严寒相关的往往都还包括食物,侯君集所率领的这支唐军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甚至食物的问题要比水更加紧迫。

尽管在他们出发之前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将那从青海湖边缴获的牛羊带了很多,但因为周围天气实在严寒,食物的消耗自然也就比平时快了不少。

此刻,他们的食物已有短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