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望江楼三层。

王权宁的这些奇异举动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再加上其上一轮以第一名晋级的身份,这就更吸引人注意了。

周围众人纷纷扭过脑袋,想要看清其纸张上的内容。

不过有几个人却是除外。

“崔兄,对这种景物的描写可是你最擅长的,这回第一名应该轮到你了吧。”

说话之人正是长安四公子中的郑公子。

而在上一轮,这位崔公子正是第二名,可以说其实力还是有几分的。

另外两位公子听到这话,同样是点头。

他们对此也表示认可,毕竟几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对于这位崔公子的文采,他们这三人还是比较信服的。

就在几人说话之间,时间也是悄然流逝着。

片刻,那座香炉内的点点火光熄灭。

最前方。

那条长桌上,几位老学士正拿着那二十份试卷仔细的研读着。

时而面露微笑,时而脸色微皱。

很显然,这次的试卷质量要比第一轮的好很多。

不过也难怪,这里的二十人都是经过第一轮的淘汰保留下来的。

其整体质量自然要比之前的高上许多。

不过也由于其数量较少,前面的几位翰林院学士也是只用了一会便看完了全部的试卷。

最前方,这几位老学士正围在一起对着试卷讨论个不停。

不过,他们讨论的并不是第一名,而是剩下的另外十九名的名次排名。

而对于第一名,他们却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又过了片刻,名次公布。

王权宁坐在下面等待着结果,不过他其实并不太担心。

他的这首诗在历史上也还是有一定名气的,而且这首诗的作者黄庭坚同样有名,甚至曾经还和苏轼齐名过。

结果公布。

王权宁缓缓起身,淡定的走上前看去。

果然如他所料,又是第一名。

只见其嘴角微微扬起,内心之中一句感叹飘过。

唉,无敌是多么寂寞。

然后,就那么一直的飘着,不见其坠落。

“怎么可能。”前方,一名身穿青衣的俊朗少年脸色阴沉的说道。

其眼睛正死死的盯着长桌上的那个排名,上面,有一个崔姓少年,正高居第二。

没错,这人正是长安四公子之一的崔公子。

若是别人拿到第二名,定然是要喜出望外。

不过对崔公子而言,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被打败,那是绝对人忍受不了的。

身为崔氏之人,有着一份深刻在骨子里的骄傲。

当即便望眼看去,就要瞅一瞅这力压自己成为第一名的诗文究竟是如何了得的。

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作者那一行的‘王权宁’三个大字。

“莫非这王权宁真是太原王氏的子弟?”

崔公子小声嘀咕一句,随后便强压下心中的疑问,继续往下看着。

“借水开花自一奇。”

“水沉为骨玉为肌。”

才看到前两段,崔公子就知道自己输的不冤。

这两段将水仙花比喻成了一个妙龄女子一般,晶莹澄澈,全篇的用词也是几位优美。

整首诗看完,众士子都用一种诧异的眼光看着王权宁。

两轮比赛全都是第一不说,关键是这写出来的诗句水平比他们高太多了。

这些士子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都是同年人,他会这么厉害。

难道说真的有天才、神童这一说吗?

那既然是天才,王权宁之前没听过他的名号,直到现在才崭露头角?

这一个个疑问回荡在众人的脑海中,使其久久不能平复。

最前方。

那位管家模样的老人环视一圈,见到众人都沉默在此,没有说话,便是开口。

“既然各位对这个排名都没有意见,那么就请排名前十的人前往五楼进行最后一轮比赛。”

话音落下,那管家和前方的几位翰林院学士便是走上了楼梯。

下方,王权宁见状,也是紧跟着他们走了上去。

而那些晋级的人,自然是跟着其一起,缓缓走上了五楼。

五楼。

整层的格局、样式几乎都与三楼的一模一样,除了面积更小一点之外,那就是窗外的风景有所变化了。

作为整座望江楼最高的一层,其上面领略到的风光自然不是三楼所能比较的。

那天上的飞鸟犹如近在咫尺般,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

王权宁从窗户边向外望去,平视远方,甚至说可以模糊的看到长安城的城墙边界。

但若是仰头远眺,可模糊的见到长安城外那一座座小土包,连绵起伏。

这是王权宁出生至今站立过最高的位置了。

当然,皇宫肯定比这个高,但那种建筑,别说王权宁了,就算是秦王李世民也不敢攀爬。

那玩意轻则丢官下狱,重则一刀砍头。

就在王权宁愣神时,那位老管家开口宣读起这一轮的要求来。

“诸位,这最后一轮决出第一名。

要求是需要根据自身的感悟创作。

还是与之前的一样,不限题材、不限内容,一炷香时间。”

哪知就在这时,一个特殊情况发生了。

前方管家话音还未落,那正在窗边上的王权宁便直接快步走到一个桌子前。

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位置,直接拿起桌上的纸笔就开始挥洒起来。

如此种种,自然是引起了大厅内众人的注意。

长安四公子在内的全部人见状都围观了过去,想要看看王权宁这犹如发疯式的在写些什么。

最前方,那几位翰林院的学士见状,同样十分好奇,也走到跟前围观了起来。

而王权宁自己却没有注意到这些。

他此时灵光大作,脑海中思绪不断迸发着,手上毛笔舞动个不停,纸张之上,一行行大字便是浮现出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正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上李邕》。

周围众人目光穿过王权宁的手臂,向纸张上的内容看去。

这短短两句,便是将豪情万丈体现的淋漓尽致。

直接打破了在场众位学士的心境,心中不知在作何思想。

一时间竟都愣在了原地。

就算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香炉中那根燃烧着的香越来越短也是如此,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脸上是不是的露出阵阵苦笑。

并不是他们不想提笔,而是在如此诗句面前,他们很清楚自己赢不了。

一时之间,众人看向王权宁的目光不断变化。

有佩服、有嫉妒、还有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