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望江楼一楼。

香炉中那点点火光时隐时现,挑动着众人的神经。

整个一层内,众人皆埋头苦思,奋笔疾书。

飘逸的毛笔与纸张轻微的摩擦着,不断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厅内。

王权宁同样如此,眉头微皱,双眼紧闭,脑海中正不断回想着这几日的默写成果。

其实他在那位管家说出以战乱为核心时,脑海中就已经浮现出了一首诗词,只不过那当中的内容却是与王权宁现在稍稍有些不太符合。

他眉头紧皱的原因正是如此。

而时间却是在不断流逝着,一炷香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也不长。

从开始到现在,香炉中的那支香已燃烧了大半。

整个一层大厅内,更是不断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的交上自己的答卷。

必须得赶紧想个什么办法来解决一下。

王权宁边想口中还不断的喃喃自语着。

“可怜白发生,可怜白发生。”

突然,其眼睛猛然睁开,双眸盯着前方那个香炉,爆射出夺目的光彩。

手上毛笔在那泛黄的纸张上不断移动,一刻不停留。

只片刻时间,随着毛笔的挥舞,纸张上几个大字便是浮现出来。

看着那略显潦草的字迹,王权宁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字不字迹的都无所谓,主要看的还是内容。

想着这些,待纸张上墨迹干涸,便是将其拿着走上前去交给那几位翰林院的学士。

不过,在王权宁返回的途中,却是在那香炉旁停留了一刻,甚至还伸手在上面摸了一下。

而此时的大厅内,人们形态各异,写字的埋头苦思,交卷的面露微笑,压根就没有人注意到王权宁的动作。

最前方,香炉内的最后一丝火光熄灭。

而场下,还有少部分没有答完的士子只得无奈收笔,落寞的退出了望江楼。

......

一楼最前方的一块区域内,几位翰林院学士不断翻阅着手中诗文,眉头越皱越紧,不断唉声叹气着。

“各位 大人,你们看看,这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简直是狗屁不通。”

“是啊,我们规定的题目是战乱,结果这写着写着到最后全变成了情情爱爱。”

“难道是我们出的题目太难了?”

“难个屁,你看看这几份,虽说不是精品,但也算是及格了。”

一位瘦脸颊的老者说着便拿出几份试卷。

只见其上字迹工整,整首诗之间也表现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

不过要说缺点也有,那就是普遍的用词较为浮夸,像是一个一个词语拼凑起来的。

但能表达出战乱的意境,也就算是合格了。

突然,最边上的一个高鼻子翰林院学士发出一声惊呼,口中还不断感慨着。

“好诗,真是好诗。”

这声惊呼也是瞬间就吸引了其余老者的注意,众人连忙走过去,想去瞧一瞧这被称为好诗的作品究竟是怎么样的。

待众人走近,一眼便是看到了那上面略显潦草的字迹,瞬间期望值就降到了冰点。

不过几位老人还是忍住了吐槽,仔细的看起了纸张上的内容。

“醉里挑灯看剑。”

这第一段话便把他们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里的‘醉里’是喝醉酒了吗?还是说是在睡梦之中?为什么还要点灯观看宝剑呢?

这一个个疑问无不吸引着几位学士的眼球。

而这些疑问下一句却是给出了解释。

“梦回吹角连营。”

原来是喝醉了做的梦。

众位翰林院学士无不惊叹,这短短两句便将一个壮士的形象描述出来。

就单从这两句看上去,这首诗已经算是一首好诗了。

而后面的几句则更为精彩,直接紧扣战争的场景。

“八百里分麾下炙......可怜白发生!”

如此种种,绝不是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读书人能写出来的。

特别是最后一段,壮志未酬结果都已经有白头发了,道出了无尽的悲伤。

整首诗看完,众位翰林院的学士可以断定,这绝对是一首可以流传后世的佳作。

但是这首诗最后的‘白发生’他们却是有点理解不了了。

这整个一楼参加诗会的人,别说长白发了,就是三十岁的人都没有。

到底是谁会写出这样的诗句?

带着这种好奇,众位翰林院学士缓缓打开了角落处,折叠起来的姓名。

只见其上,王权宁三字浮现,直接是让众位学士愣在了原地。

他们有想过写出这首诗的是长安四公子中的其中一人,也有想过是某个阅历丰富的士子。

但对于王权宁这号人物,他们却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

一个将军,创作出了一首传世佳作,这是何等惊人的事情。

而且他们之前也没有听说过王权宁的文采有这么厉害啊。

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

几位学士一扫之前的阴霾,面带微笑,一首传世佳作从自己手上流传出去,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随即相互点了点头,诗会这一轮的第一名算是毫无争议了。

约莫一刻钟后。

那位瘦脸颊的翰林院学士便是起身,中气十足的对下方说着。

“诸位,前二十的排名结果已出,各位有什么疑问的可以提出来。”

说着,便有专人将排名的结果列出,同时将他们写的诗句也是摆放到前方大长桌上。

众人纷纷上前查看,王权宁也同样好奇的走上前去。

结果正如王权宁猜测的那样,自己的那一首诗稳稳排在了第一名的位置。

略过自己的那一首,王权宁认真观看着剩下的诗词。

虽说王权宁写诗写不出来,但要是单论鉴赏能力,恐怕无人能出其右,毕竟见过的好诗词太多了,对其相当的敏感。

着一路看下来,说实话,他感觉这些人的水平都差不多。

基本上都是用一些很浮夸的词拼接起来的,只不过有些拼接的好,有一些拼接的不好。

再好一点的,前面的几名,就是整首诗中能看出来一丝丝的意境,其余的都大差不差。

就在王权宁心中评价着众人的诗句时,最前方,第一名的位置上,已站满了一圈又一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