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风徐徐,吹走了空气中的点点燥热。

渭水河畔的这条大街上,人来人往。

作为长安城中最热闹的几条街之一,平时这里商贩本就不少,而今日,这些小贩更是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倍不止。

各种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响彻天际。

各种原因,只因为今日在那望江楼上举办的一场诗会。

前些年,由于战乱不断,这座长安古都已经很久没有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了。

那些想着以此出名从而登堂入室的士子也寻无出路,只得在家中一边躲避着战乱,一边啃着老本。

这还是有点家底的人才能这么干,而那些穷苦出身以读书为出路的人,只得无奈放弃,回家下地减轻家人的负担,扛起一个男人应具备的责任。

而在今日,一听说长安城内有诗会举行,周边一些地区的人纷纷都赶了过来。

想着能不能在上面崭露头角,混得一份机缘。

而还有一些人,他们家中本就是豪门望族,想做官随时可以让家族中找人推举。

他们的目的只是想让自己的名气更大一些,这样以后入了官场便能够借此名气迅速晋升到一个极高的位置。

而这些人又以‘长安四公子’为首。

长安四公子这个称呼从哪里开始流传的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这四人都有着深厚的背景、优秀的门第、不俗的才学以及合适的年纪。

而且他们的姓氏在整个唐朝都是非常有名。

分别是崔、卢、郑、李四姓。

而随着长安的越发繁荣,一些青楼也是逐渐多了起来。

“崔公子,记得常来哦。”

“卢公子,下次来妾身给你尝尝新花样。”

“郑公子,妾身可是特意为你准备了一支舞蹈,下次跳给你看。”

“李公子,妾身现在全身酸痛,下次可不准这么粗鲁了。”

在品花楼最大的一个房间中,一群女子正围着四个形态各异的男子不断的挑逗着。

这四人在他们眼中那可是大肥羊,有钱出手又阔绰,从他们身上随便捞点都相当于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的量了。

而这品花楼正是整个长安城中最大的青楼,没有之一。

“卢兄、郑兄、李兄,那就先祝我们能够在这次诗会上拔得头筹了,干杯。”

说话的人身穿一袭青衣,年龄约莫二十多岁,长相俊朗,双眼中时有锋芒闪出。

这人正是长安四公子之一的崔公子。

崔公子说着便端起桌上的酒杯,十分豪爽的一饮而尽。

另外三人也都是面带笑意,将杯中酒同样一口气喝完。

这三人自然就是另外的三位公子了。

而且很显然,这四人在之前就相互认识,且十分的熟悉。

几人喝完酒便出了品花楼,往望江楼方向走去,行动之间,隐隐以那位崔公子为首。

而此时,渭水河畔的街道上,王权宁正和李翠儿并排而行。

王权宁喜欢看热闹,对什么东西都要看上两眼,一双眼睛四处瞟着。

而李翠儿则泽然相反,十分的文静,就那么站在路边,眼睛时不时的看向王权宁的方向,面带笑容。

两人就这么走在大街上,时不时的都会引来一波关注。

主要还是李翠儿长得太过动人了些,而王权宁虽说气质不凡,但说实话,其长相比较平平。

而气质这玩意,不仔细感受还真体会不太到。

所以其实这些目光基本上都是投向李翠儿的。

“这位小娘子,在下姓崔,可否认识一下。”

道路旁,只见四个人迎面向着李翠儿走来,其中一个男子彬彬有礼的说道。

来人正是有着长安四公子支撑的崔公子。

王权宁在旁边一看,这还了得,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搭讪翠儿。

“哎哎哎,前面的几个,看不到她旁边还有人吗?”

待王权宁说完,前方四人这才注意到了女子身旁的王权宁。

“你是何人?怎么?想逞英雄?”

“本大爷王权宁,在这长安城可谓是怼谁喷谁,也不去打听打听。”王权宁一副凶神恶煞表情的说道。

这句话说的也没错,王权宁如今是御史中丞,那些朝廷上的官员被其喷过的多了去了。

前方崔公子眉头微皱,不知道是被王权宁的表情震慑到了,还是说想到了什么,带着疑惑的语气开口。

“姓王?太原王氏?”

说完,又看了几眼王权宁,见对方穿着锦绣华服,内敛低调,偶尔迸发出来的气场惊人。

思索片刻,便是带着另外三人默默退去。

“崔兄,如此美人你怎么舍得放过?”

“是啊,崔兄,实在不行兄弟我去替你抢来。”

其他三位公子七嘴八舌的说着,不过这位崔公子却是十分的冷静。

“对方姓王,有可能是太原王氏的人,先去调查清楚,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另外三人一听,也是立马沉默了下来。

如今天下分五姓七望,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而陇西李氏其实就是皇家,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五姓六望。

这些家族都是传承了几百余年的大家族,天下的士大夫皆是以他们为首。

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谁当皇帝其实都无所谓,都管不到他们。

你看,隋朝成立的说话他们就是名门望族,现在隋朝都灭亡了,他们依旧是名门望族。

可以说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不断更替,皇权的观念在他们眼中极低。

甚至说都有些看不起,在他们眼中李唐就如后一个新起的大土豪般,只是抢夺了隋朝的财宝,没有丝毫底蕴。

由于崔、卢、郑、李四姓皆在山东,所以又称之为山东士族。

这些山东士族之间相互联姻,每个人基本上多多少少都能攀上一点关系。

只有太原王氏不属于山东士族,也不属于关陇集团,自成一脉。

其实当初李渊能够迅速起兵攻占长安,这些山东士族们就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太原王氏的帮忙。

毕竟李渊就是从太原起的兵,这很难不让人怀疑。

但后来被太原王氏亲口否定了,他们身为豪门望族,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从孔孟至今,皆是文化传承近千年,还不屑于干这种造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