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咚!咚!咚!咚……“

城楼上的战鼓再次响起。

沉浸在喜悦中的百姓们顿时又慌了……

他们现在对城楼上的战鼓,心情十分复杂,既又爱又怕。

爱的是,鼓声之后,可能会有更大的惊喜;

怕的是,鼓声之后,可能又是熟悉的惊吓。

战鼓声中,一小队禁军押解着百十个戴着枷锁的囚犯从城内走了出来。

百姓惊呼声四起,纷纷往后退让,给死囚们腾出一片空地。

“跪下!”

禁军们大吼一声,百十个死囚全部跪地大喊饶命,吃瓜的百姓对死囚指指点点,又开启了各自八卦:

“果然啊!公主又要杀人了!”

“公主真是修罗转世吗,怎么老是喜欢杀人?”

“放你娘的屁,杀人怎么了,公主那是在替天行道!”

“说的对,公主杀的不是人,是畜生!”

“阿弥陀佛,公主杀戾太重,贫僧要帮她超度超度!”

“超度你老母,兄弟们,打死这个老秃驴!”

“误会!误会!贫僧说的是超度死囚!”

“那就更要打死你这秃驴!”

高台之上,李治面色有些不悦,“月儿啊,这大好的日子,你又要杀人作甚,这些人到底犯了什么罪,有过衙候审吗?”

阿耶呀阿耶,连刺史都畏罪自杀了,你觉得这鄜州的衙门还有用吗?

李令月偷偷给李治翻了个白眼,微微一欠身:

“阿耶,这些都是鱼肉百姓的奸贼,女儿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是绝不会妄杀无辜的!”

“那也不能直接问斩啊!”李治耐心地劝慰道:

“女儿啊,咱们大唐自有律法在,即便是死囚,也要先过衙候审,再定罪收监,等刑部批文后,最后再决定是否秋后问斩,你这般直接斩杀,还不落得个无视法度的恶名,以后被读书人轻视的!!”

李令月虚心地点头称是,心里却在嘀咕:阿耶啊,这才哪到哪,待会我亲手斩了你的爱卿,不知道你会不会跟我急眼!哎!

李治见李令月沉默不语,还以为是自己的话说的太重了,心中一软,拍了拍女儿的手背,挤出个笑脸说道:

“阿耶理解你的做法,罢了,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哪够啊,要下下下不为例!

李令月心中腹诽一句,向禁军统领使了个眼神,后者走到台边,朝看押死囚的禁军一挥手。

禁军们抽刀出鞘,架在死囚的脖子上,大声逼问道:

“说,是谁给你们的胆子,鱼肉百姓的!”

死囚们个个胆战心惊,齐刷刷地看向跪在最前方的一个死囚,大声喊叫道:

“是刘都督,都是刘都督指示我们干的!”

站在近前的百姓,这才注意到,跪在最前面,披散着头发,始终不发一言的死囚,竟然是鄜州的都督刘诚!

“果真是刘都督啊,原来一切都是他在背后操弄!”

“你瞧,那不是修建蓄水堰塘周家老爷吗!他怎么也沦为死囚了?”

“快看,还有卖水的王家,咦,谢家、崔家都在啊!”

“呀,那个水利使大人也在,还有!还有!天啦!刺史府别驾、判司、参军……”

眼尖的群众发现,跪在地上的死囚,除了卖水的商贾,剩下的,大多都是鄜州地方的官吏!

得知跪在下面的是鄜州都督刘诚,李治并不感到意外,刘诚行刺公主,按他的意思,是要押回长安,交刑部后,直接凌迟处死。

但得知除了刘诚,还有一众鄜州官吏时,李治的鼻梁上泛起汗珠,有些坐不住了。

一下处死这么多官吏,即便他这个皇帝,也有三思而后行!

不要觉得古代的皇帝,可以随意杀害大臣,朝廷那帮御史言官可不是吃素的,天天啥事不干,专门负责揪皇帝的小辫子。

所以历朝历代,除了那些史书上的暴君昏君外,但凡想留个好名声的皇帝,都不会无脑的杀害大臣,真想杀,也得先罗织个罪名,让刑部去办!

总之,又当又立,才是一个君王最常见的道德操守。

“月儿,不可胡来!”李治眉头一皱,提醒道。

李令月见老爹坐不住了,笑着安抚道:

“阿耶放心,女儿只是吓唬吓唬他们,今天不杀人!除非……”

“除非什么!”李治沉声问道。

“除非有人要杀我?”李令月毫不遮掩地说道。

“有朕在,谁敢杀你!”李治一脸的不解。

嘚!上次也说有你在,我还不是被刘诚行刺了吗?

李令月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走到高台边,对跪在地上的刘诚大声质问:

“刘诚,本公主问你,你身为鄜州都督期间,是否干过抢掠赈灾物资,哄抬鄜州物价,挟持鄜州百官,擅杀无辜百姓…这些勾当?”

刘诚慢慢抬起额头,迎上李令月的目光,视死如归地说道:

“不错,这些都是罪臣所为,罪臣愿认罪伏法!”

刘诚的认罪并不意外,这些都是事先商议好的。

按刘诚的罪行,是要株连九族的。

李令月承诺会放他家人一条生路,他自然愿意充当污点证人。

一听刘诚认罪,百姓们的怒火渐渐被勾了起来。

李令月再次提高声音:“你一个主管军务的都督,怎能插手鄜州的民政大权,甚至连刺史王海龙,都要听命于你,是谁给了你如此大的权力,你的背后主使者到底是谁?”

李令月刻意抛出这句话,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百姓们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对啊,他一个管军政的,怎么会插手修建水利,这不是刺史该干的事吗?”

“难怪刺史压不住物价,原来是他在背后捣鬼!”

“连刺史都唯命是从,他究竟有什么手段,能挟持鄜州百官?”

“他有军队啊,说不准是威逼利诱呢,难怪杨大人这些年殚精竭虑,也改变不了鄜州现状!”

“谁说不是呢,可怜的杨大人,明明是最大的官,最后却被一个小小的都督压了这么多年!”

刘诚的认罪,在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有放声咒骂的,有的为杨御史打不不平的,有夸李令月明察秋毫的。

待议论声稍稍平息后,刘诚毫无惧色地指着端在台下的杨阔,冷冷一笑:

“幕后主使者……乃罪臣的恩师,关内道御史中丞——杨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