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7章 扩张渔场

除去建设博物馆投入的资金,林染手里还剩下六个多亿。

这是他准备留着交税以及留着备用的,毕竟今年他挣得不少,需要缴纳的税费自然也不低。

不过送上门的投资林染也不想错过。

加上汝窑瓷器兑换的两点五个亿,林染凑了八个亿用来入股苏氏药业。

听到林染竟然还能拿得出来五个多亿,苏新都惊讶不已。

“没想到小染的财力这么雄厚,竟然还有五个多亿的流动资金。”

林染摊手苦笑道:“这下彻底掏空了,留着交税的钱都没有了。”

苏新笑道:“税费也不是现在就要交,以小染你的能力,随随便便就能挣几个亿。”

“更不用说还有几个集团的分红,这些加起来也能有好几个亿了。”

林染入股的几大集团每年的利润都不是小数目,以他的股份确实能分到不少钱。

更何况疗养院现在已经满员,每个月的收入也是天文数字。

如果他着急用也能提前取出来,因此林染也就没有再留流动资金。

准备把这些钱全都投入苏氏药业。

近年来中成药颇为受欢迎,药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再加上药酒集团的突飞猛进,需要的药材也不是小数目。

苏氏药业这两年股价接连增长,能够入股苏氏药业绝对也是稳赚不赔的好机会。

经过一系列的商讨,最终林染以八个亿入股苏氏药业,获得百分之十的股份。

签署了相关的协议,林染又成为了苏氏药业的股东。

签完协议,苏新带着汝窑瓷器离开疗养院,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回家欣赏了。

送走了苏新,林染驾驶着快艇前往县里。

他准备再去承包一部分海域,扩张渔场。

随着刘宇继续开拓市场,需要的海鲜数量也日益增加。

渔场内的海鲜渐渐有些跟不上了,必须得进行扩张了。

有随身渔场持续不断的培育海鲜,即使渔场面积再扩大一倍,也有足够的鱼蟹填补。

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得知林染的来意高兴极了。

这一年来林染可是没少给县里做贡献。

之前承包蛇岛建渔场就给县里带来了上亿的收入。

其他各种产业缴纳的税款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税收。

根据他们的了解,林染俨然已经成为一位新星企业家。

这次又要承包海域,很明显是要扩大渔场。

林染渔场出产的海鲜别说在县里,在整个海滨市都颇有名声。

他们也乐于帮助林染扩大海鲜养殖。

再有海湾村越发红火的旅游事业,县里都跟着沾光。

今年十一假期县里的客流量远超同期,营收额大幅增长。

相关领导握住林染的手,“林先生真是我们县的楷模,为县里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染谦虚道:“领导太客气了,都是县里对我们的支持。”

“作为县里的一份子,理应为县里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几位领导被拍的飘飘欲仙,笑容更加灿烂了。

“承包海域好说,林先生这次还是要承包蛇岛周围的海域?”

林染点点头,“之前承包的面积有些小了,我准备再扩大一些。”

领导当即拍板,“没有问题,我让秘书全程跟着林先生负责这件事情。”

“承包价钱也按照最低标准,林先生的渔场建设的这么好,县里全力支持。”

林染感谢道:“多谢领导支持,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为县里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领导高兴大笑,“县里就是需要林先生这样的企业家。”

有县里的支持,接下来承包海域就比较顺利了。

价格比之前还要便宜一些,林染付出了接近一个亿再度承包了上千平方公里的海域。

渔场面积直接翻了一倍,当然林染手里的钱也彻底花完了。

办理完承包手续,林染迫不及待的返回渔场。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帮着林染把新承包的海域圈起来便返回市里。

林染用渔场防护栏把扩大后的渔场拦起来,继续建设渔场。

首先还是清理海洋垃圾,这次他没有再找船员帮忙。

海里垃圾有定期清理,并不是很多。

林染一人在海里转了一圈便把沉积在海底的垃圾清理干净。

接下来开始投放各种鱼类。

随身渔场内鱼群种类很多,规模也不小,林染直接从随身渔场内转移就足够了。

规模庞大的带鱼群,数量繁多的马鲛鱼群,大小不一的虾蟹群,其他普通鱼群逐个转移到新渔场内。

除此之外,什么海参鲍鱼龙虾,大黄鱼小黄鱼多宝鱼等等,全都一股脑的转移过来。

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等金枪鱼群也转移了一些。

它们的个头都不小了,再养养就可以出产了。

等到渔场蓝鳍金枪鱼出产,他都不敢想象将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其他诸如象拔蚌、石斑鱼、石头鱼等珍稀海鲜同样转移了不少。

渔场内的鱼蟹数量直接翻倍,变得更加富饶。

得知林染扩张渔场,刘宇最是高兴。

他刚从岛国考察完市场,甚至还谈了几个大单。

现在就是大批量需要海鲜的时候。

得知林染扩张了渔场,当即便来到渔场询问情况。

“小染,渔场扩张的太及时了,我在岛国以及考察好市场。”

“只要有充足的海鲜供应,我有把握让海鲜专卖店成为岛国海鲜市场的活招牌。”

林染称赞道:“宇哥的能力我当然清楚,所以我特意扩张了渔场。”

“等到渔场内海鲜继续繁衍,海鲜出产量能够翻一倍。”

刘宇高兴道:“那就太完美了,增加的产量正好可以供应岛国市场。”

“我要用渔场的珍稀海鲜,彻底在岛国市场站稳脚步。”

岛国对海鲜的需求很高,再加上岛国核废水的排放,使得它们本地海鲜品质大减。

他们海鲜专卖店提供的珍稀海鲜无疑更加受欢迎。

还有东京海鲜株式会社作为合作伙伴,刘宇现在意气风发。

只要给他时间和足够的海鲜,他有信心占据岛国珍稀海鲜的半壁江上。

有林染提供的高质量海鲜,岛国那些海鲜会社完全不是对手。

和林染畅想完未来,刘宇离开渔场,他要制定更为全面的销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