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荣的故事我们就讲到这里,刘荣本身没有犯错,错只错在他出生年在了皇家。他不符合身为太子的能力,最终落了个被逼自杀的结局。

弹幕“毕竟是薄情寡义的老刘家”“这么说来,刘病已算不算老刘家最重情义的人了,毕竟说出乱我家者太子也这句话之后居然也没有废太子”\\\"他还不如废了。\\\"】

秦朝

嬴政“看来这汉朝的故事很多啊!”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乱我家者太子也!你这都不废,你留着干嘛呢?”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刘病已又是哪个子孙?”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如今刘荣之事天幕已经结束了,不知下一位是谁?”

【是不是以为就这么这么结束了?

弹幕“我是个会看进度条的人,Up主骗不了我”“有谁被黑屏吓到了,哈哈哈!”】

众人“进度条是什么?难不成天幕还要像上次一样,继续讲?那真是相当不错的一件事。”

【接下来要讲的这位Up主也为他感到难受,但是又与刘荣有很大的区别。刘荣本身就没有得到他父皇多少的爱意,也没有做什么过分、荒唐的事情。而这一位,可以说是在爱意中长大,但是自身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极大,最后心态崩溃。之后选择造反,却被发现,被贬为庶人。

对比一下李瑛,人还没干什么,就直接被杀了,这位倒好,造反了,皇帝都得保他一命。

弹幕“Up主不应该用李瑛举例,应该用李佑,死得多直接。”“也是啊,毕竟李瑛是被冤枉。”】

秦朝

嬴政“不会又是唐朝的太子吧。”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造反了都还得护着,这是哪个离谱的皇帝?”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李佑,他造反了?”

长孙无忌:“燕王竟然有如此野心!”

李世民:“等等,怎么该用他举例了,用那位李瑛怎么就不合适了?”李世民看向李承乾,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长孙无忌等人也反应过来,天幕这句话所暗含的意思,暗自祈祷千万不要是他们想的那样。

【想必大家都知道Up主要说得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李承乾。同时天幕也出现了字幕《那些年的悲惨太子》刘六名——李承乾 。】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观音婢,天幕说什么?承乾他......”

长孙皇后:“二郎”

李世民:“这是有什么误会,承乾怎么会.......”。这是李世民完全没有想到的一幕,他对自家承乾那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承乾怎么还会......还会造反呢?

而长孙无忌等大臣听到之后,也是难以相信,太子居然真的造反了!

而李承乾则直接懵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第六民居然是自己,而且自己居然还造反了。

“阿耶,儿臣竟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请阿耶责罚。”

“没事,没事,这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咱们看看再说,看看再说.......”。李世民依然处于震惊之中,而且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发生,先看看天幕是如何说的。

【不过,李承乾最终走向造反这一步,李二也要承担部分的责任,毕竟他实在是太不会教育儿子了。

弹幕“李二在教儿子这方面实在不行”“李承乾真的有一半是被逼的”“李承乾自己就很荒唐好吗?”“就是心理扭曲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自己怎么就不会教儿子?承乾现在不是挺好的吗?而且心理扭曲,现在的承乾多懂事,怎么就扭曲了。”李世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话是用来说他心爱的太子的,可是天幕说出来的又不得不行,他实在想知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现在开始说一说李承乾,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

李承乾是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出生,当时的李世民还是秦王。因为他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并且这两个字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所以这个名字是李渊亲赐,并且对这个孙子也是寄予厚望的。

第二年,还在襁褓中的李承乾便被封为了恒山王,等到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渊退位让贤,李世民即位,李承乾也被册封为皇太子。而李承乾自小便非常聪慧、机敏,唐太宗李世民也非常喜欢他。当然了,李世民也不只是喜欢他一个人,而这也是他走上不归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弹幕“唉!”“太子还是要不一样才行”“二凤这爹当的确实让李承乾发疯”】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哦?看来这位唐太宗还有更喜欢的儿子,莫非他想重立太子?”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朕喜欢谁?青雀吗?青雀这样,朕疼爱他难道不对吗?”

【早年的李承乾是“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在12岁的时候,唐太宗就让李承乾\\\"宜令听讼\\\",已经在锻炼李承乾的能力了。后来更是多次在唐太宗外出巡幸时留京监国,而李承乾也确实不负他父皇的期待,也是一位有能力的储君。

而唐太宗对于李承乾的喜爱还表现在生活当中,李承乾身体不太好,唐太宗便请天竺高僧祈福。并且为了让他不要太辛苦,还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

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同时也因为承乾多病,唐太宗为了不让他太辛苦,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在李承乾加冠时大赦天下,可见唐太宗对他的喜爱。

然而李承乾是太子,唐太宗对他的期望也高。他自己能够从谏如流,便希望太子也是如此。但是他也不想想他自己平时都能被魏征气死,他怎么就能要求李承乾和他一样呢?而且魏征虽然直言进谏,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但是他也会夸啊!魏征进谏那也是有技巧的。而他给李承乾的那些人呢?说话简直不要太难听,那些大臣说话一个比一个狠,话语一句比一句锋利。

李承乾不过是盖个房子,便被批评是过于奢华,和宦官玩乐,便被比作秦二世。而且李承乾稍微有点不对,就直接开怼,完全不顾李承乾的颜面,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李承乾怎么可能受的了。

这种情况就连太子的乳母都发现不对,知道太子年岁渐长,不应该当面斥责,结果孔颖达却表示“死无所恨”。当然了,也不止他一人这样,张玄素、于志宁等等,那一一个比一个夸张。就这样还想让人听你们的,那个人得是圣人吧。

Up主严重怀疑这些人,就是踩着太子上位,用太子来成全他们的美名,他们就是故意的。毕竟一个乳母都知道的时期,你们作为大臣的都不知道,那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你们的能力以及心思了。

然而,他们的这些行为,唐太宗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无处发泄的李承乾心理压力自然就越来越来,行事越来越猖狂。

而对比太子李承乾的情况,唐太宗李世民的二儿子李泰的待遇那怎是一个好字了得,也不怪李承乾多想。】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握着长子的手,难受不已:“承乾,你......阿耶不该不考虑你的感受”

李承乾还是第一次听他阿耶说这种话,高兴不已。

“可朕疼爱青雀错了吗?”

长孙皇后:“......”此时他已经和二郎说过好几次了,不该过度疼爱青雀,可二郎依然如此。太疼爱青雀了对他们兄弟两都不好。